分享

制造平庸的课堂

 我的教育人生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制造平庸的课堂

作者:李广生

那天我在一所学校观摩一节语文课,下课后在教室滞留一会儿,随机采访几个学生。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跑上讲台,宣布一个通知:“老师说了,下节课上英语。”看来是我们的造访打乱了他们的课表安排。一般情况,这种临时调整会让孩子们做出不同反应,小学生的反应会可能更强烈一些,总之不会无动于衷。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男孩的话就像一片鹅毛落进池塘,孩子们都很漠然。我很奇怪,问他们:“不喜欢上英语课?”孩子们不置可否。“喜欢上英语课?”还是不置可否。“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他们笑了,像是被我说中。

我不知道这位英语老师的课究竟如何,仅凭孩子的含糊其辞来评价也不免武断。但确实存在一种课堂,既无明显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既无期待的理由,也无拒绝的原因,师生像例行公事一样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上课、下课。这样的课堂就像很多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平平淡淡、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校园里这样的课堂并不罕见,但因为被冠以“平淡”之名,又因为人们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并未引起高度重视,甚至任其蔓延。殊不知平淡并不意味平实,反而更容易滑向平庸。

中小学生一天至少上六节课,每节课都“平平淡淡”,对于这些正处于生命勃发时期的孩子而言,岂不是煎熬?难怪下课铃声一响,他们立即换了一幅模样,欢呼雀跃冲出教室,就像小鸟出笼一般,恢复了生命的本真状态。教师也是如此,平庸的课堂会早早地消磨掉他们的职业激情,呈现一幅未老先衰的模样。

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养成了平庸的习惯,适应了平庸的氛围,一切都按部就班有序进行,就像泡在温水里的青蛙,不知危险正悄然降临。所以,我又称这样的课堂为“温水煮青蛙”的课堂,教师也是其中一只青蛙。

事实上很多教师并不甘心泡在“温水”中,他们想摆脱、突围,免于落入平庸的陷阱。于是我们看到,有人在“新奇特”上做文章,不遗余力创新形式,课堂上搞出一系列“新花样”,大有百花齐放之势。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些华而不实的举措并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让自己心力交瘁。热热闹闹的课堂,过于喧嚣的课堂,同样是煎熬。于是他们又回到原点,并开始为自己的“温水课堂”进行辩护。当你一旦听到他们热情的赞美这样的课堂,那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陷入了平庸的陷阱。

还有一种办法应对,那就是采取“两面人”的方式:有人观摩时课堂精彩纷呈,没人观摩时依旧“温水煮青蛙”。记得有一次,听课结束后我采访学生,询问他们我的到来是否打扰了他们的学习。孩子表示,非常欢迎我来,欢迎我天天来,因为我的到来让他们的老师像是换了个人!我回头看了一眼教师,他略显尴尬。

如果说制造恐惧是一种“罪”的话,那么制造平庸则是一种“恶”。这种“恶”可能会带着伪善的面具,或是以善的名义,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把创新和创造扼杀在冷漠之中,让个性化的真知灼见淹没在异口同声之中,让那些年轻的有无限可能和无穷潜力的生命看不到希望而显出暮气沉沉的样子,而成为“乌合之众”……如果获得功利主义的加持,通常它是与功利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则会明目张胆地“作恶”,甚至把对真理的追求踢到一边、踩在脚下,还洋洋得意。课堂上我听到教师对一个学生这样说:“你的想法倒是很新颖,但考试这样答,肯定一分得不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笑声让我悲哀,也让我恐惧。

制造平庸的手段往往源于信念。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发现甚至创造知识;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够像思想家一样提出独到的观点、对世界做出富有洞见的解释;如果教师不相信除了标准答案之外还有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师不相信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创造奇迹;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超过自己……那么他所采取的措施,可能就会指向平庸。

制造平庸的过程往往具有隐蔽性。勤勤恳恳、辛辛苦苦、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可能都会成为平庸的掩体。在这些足以让人敬畏的精神的遮蔽下,师生们心安理得的制造平庸。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辛苦,教师教的很认真,学生学的很认真,但教和学都在平庸的泥潭中挣扎的事实,人们便视而不见了。

制造平庸的结果往往具有诱惑性。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可能并不包容那些特立独行的师生,倒是成为一名平庸者能够获得归属感和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包括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荣誉等。它们诱惑着师生走向平庸。

如果你做好了对抗平庸的准备,致力于创建令人向往的课堂,以下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1.如何理解教学?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学吗、就学不会吗、教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2.如何对待标答?是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找到标准答案,还是允许他们自主探究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以何种态度对待偏离了标答的答案?

3.如何鼓励参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因素有哪些,较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具体的知识还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有吸引力?

4.如何深化学习?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行为固然值得鼓励,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值得鼓励的表现,比如,合作探究、创意表达、勇敢质疑,等等?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