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63孙至霄:教学评一体化有何表现——见习所感

 高教课堂研讨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见习过程中,在A校每天的“一人一课”公开教研课中,不管是在示范班级的课堂上,还是在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环节,我都注意到,“教学评一体化”始终贯穿前后,并且被各个老师所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采用以及教学成果的反馈评价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为了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教、学、评三个方面都需要提高质量。

教:教学目标匹配与教学氛围营造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老师使用 “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牢牢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并且严格按照预设组织教学活动。但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容易导致教学活动的僵化,实际的教学结果也表明,这样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力受到抑制。而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教与学不一致。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但学生却并没有明确所授课程的目标。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目标之间的脱节。

      为了改进教学,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有趣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行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有趣味的方法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提升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中,作文的主题是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并没有直接展现出有哪些传统节日,而是利用了学校外教的一段视频,表明外教想要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和外教之间互动起来,从而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提升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设计更加丰富的教学策略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

学:学生掌握主动权接受引导点拨

      在“学习”的层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和点拨。比如,在见习周的“一人一课”都是选择了作文课进行展示教研。在每节公开课的上课过程中,老师们在细致的解读作文要求并讲授作文写作方法后,都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进行练习写作,并且在课堂的最后对同学们的课堂习作做出评价和指导。因此可以看出,相较于之前,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做出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当中,不再是以老师的讲解传授为主,而是逐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并通过对课堂练习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活动的主动权,老师可以采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学习实效。不仅仅是在公开课当中,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中我也发现,老师经常会组织同学之间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同时在三年级b班中,我也发现老师按照班级座位将同学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评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多元评价主体开展多样化评价

      在“评价”的层面,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体现在学习活动中,还要融入教学全过程中。尤其是在评价环节,评价方式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由教师进行单向评价,而是要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所以通过相互评价,可以扩大学生的认识,从而站在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几节公开教研课中,在点评学生课堂习作的环节,几位老师并没有急于给予学生作业的反馈和评价,而是邀请其他同学对示范习作做出点评,这样不仅仅可以使被点评的同学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可以让点评的同学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习作中有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巩固课程要求和课程目标。

      同时,教学评价除了要融入教学全过程之外,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避免过于关注学生的学工结果,而是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合作学习的态度、问题探究中的思维发散性等。除了关注某节课的质量之外,还要用发展性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在如今“双减”背景下,评判的标准应该“去分数化”,评价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订中。评价不单单是为了彰显学习的成果,还包括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方向,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的评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反思、改进、提升自我。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