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后,一村民闲聊时谈起,日军想杀他兄弟,反被其埋在了海陵溪

 青史如烟 2024-05-13 发布于山东

1978年夏,入夜,天气溽热,汤庄镇余东村(现高邮市汤庄镇余富村)村民像往常一样,吃罢饭抱着席卷、竹席来到村边场上,分铺在空地之上打扇、乘凉。

月升之时,村内的老汉们,“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锅,年轻的后生们则围坐在他们的附近,准备倾听老一辈讲述村内昔日的稀罕事儿。

良久之后,余烟袅袅之中,一个被时光磨蚀沙哑的声音响起:

“那一年,有个鬼子兵来咱们村儿,想杀我兄弟,嘿,现在那个鬼子兵还埋在咱们村儿北面的海陵溪边呢......”

故事发生在1940年5月23日,当天,高邮城据点内的日军兵分三路向兴化、盐城一带进行扫荡。

晌午之时,汤庄镇余东村村外了一名背挎长枪的日本士兵兵,这名日本士兵当时很可能是走岔路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个人就悄悄地摸到了余东村附近。

鬼子来了!

这个消息让原本平静的余东村村内,顿时炸开了锅,惊慌失措的人们纷纷扔下手中的饭碗,扶老携幼,慌忙地向着日本兵过来的反方向逃出。

一时间,偌大的村子,变得空荡荡的,没有半点儿声音。

那名日本兵见村民逃走,也不追赶,而是晃悠悠地进入村内,随后挨家挨户地踹门入户,进行搜刮钱财起来。

当时,这名日本兵以为村里面已经没有人了,因此肆无忌惮地入户翻箱倒柜,劫掠民财。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就在距离他不远的东面土房之内,其实还有俩人还没躲走。

这间土房内,当时,住着李恒足、李恒兴两兄弟。

哥哥李恒足前几日下地干活,从田埂高处摔下,崴了脚,这几日一直躺在床上歇着。弟弟李恒兴虽听说村内来了鬼子兵,但放心不下哥哥,便乍着胆子,留在屋内继续照看。

当日,兄弟俩躲在屋内,想着村子这么大,这个日本兵摸够了东西之后,便会离开,应该不会来他们家祸害。

谁曾想,怕什么,来什么,过了会儿,便听见猛烈地砸屋门声音,屋外之人,几下便将屋门给砸开了。

洞开的屋门处,倏然探进了一个耷拉着鬼子帽的脑袋,对方见屋里有人,登时吃了一惊,立马端起了手中的枪,明晃晃的刺刀在映在阳光之下,泛着渗人的寒光。

李恒兴见状,站起身,下意识便将哥哥的床铺遮挡在身后,那名鬼子兵嘴里呜哩哇啦叫了一声,扬起手一刺刀,刺在了李恒兴的左面颊处。

“救命呀!”

李恒兴吃疼,捂着鲜血直流的面颊,顿时呼喊了起来,当时的他只是下意识的呼救,却没想到,身后躺在床上的哥哥,听见弟弟呼救声,哪里还按捺得住。

生死关头,李恒足也顾不上脚痛,一下子从床上爬起,猛地一蹿,将那名鬼子兵懒腰抱住,随后死命地将对方掼在地上。

那名鬼子兵冷不防被李恒足抱住腰身,倒地时,手中长枪没攥紧,一下子跌摔了出去,随后被李恒足死死地压在地上,两人便开始了拼命地挣扎、撕扯。

一旁的李恒兴见状,赶紧抹了把脸上的血,几步走到长枪跟前,将之拾起,随后攥紧枪身,来到哥哥与那名鬼子兵厮打的近前。

“刺啦!”李恒兴高举枪身,猛地刺下,一下子刺中了那名鬼子兵的脖颈,鲜血随之喷涌而出,屋内陆面上瞬时淌了一大滩血。

李恒足和李恒兴喘着粗气,看着没了气的鬼子兵,愣了好一会儿,随后才挣扎着将这个鬼子的尸首,拖到了屋西山河沟内,然后用土石压在了上面。

随后,两人回到屋内,李恒足撑着胀疼脚踝,跪在地上,跟弟弟一起,用锅膛内的草木灰,将屋内的血迹处理干净。

当晚,兄弟俩趁人不注意,悄悄摸出屋子,用邻居沈玉宏家的小船,把鬼子尸首拖到了北面的海陵溪边,悄悄埋掉了。

几日后,附近的日伪特务曾来村内打探过失踪日军的消息,但村儿内其他人都不知道,自然不会泄露风声。

“我那脚后来肿胀得很高,好长时间下不去。当时缴获的那支长枪,我们原先一直藏在红薯窖里面,后来上交给乡里的民兵队了,当时对外说的是从地里面捡的。”李恒足声音沙哑,诉说着那段流逝在风中的往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