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浅岁墨余 徒弟:“师傅,如果有人指着你骂你会怎么处理?” 师傅:“我就静静地看着他骂,看他暴跳如雷口不择言,看他愤怒的火焰在燃烧。” 我觉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很妙。 一个人如果向你输送负能量的话,说明他身体里面已经负能量满满了,炽热的负能量在燃烧他。 如果你不回复他,你可怜他,默默地祝福他,你就不会和他一样。 但如果你回应他,你就和他产生了连接,你就会被他拖到他的能量磁场。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不要回复负能量。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当然不会,这样的做法也太傻了。” 可我们每个人或许在某个时刻都曾是那个追蛇的人。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23岁被人陷害入狱,9年后,沉冤昭雪。 出狱后,他逢人就诉:“我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遭受冤屈,在监狱里度过人生最好的时光。真不明白,老天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啊。” 73岁那年,他病倒了,弥留之际,牧师和他说: “可怜的人啊,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 但他依旧恶狠狠地骂:“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的,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导致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你因冤入狱了几年?” 他回:“长达9年啊。” 牧师叹了一口气:“他人囚禁了你9年,但你囚禁了自己41年。出狱后,你本该重获自由,但你却用心底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一辈子。”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那段话: “一个人骂了你一句,你记了两天他就骂了你两天;你若是记了一年,那么他就等于骂了你一年;你若是到死都还记得,那这个人就骂了你一辈子。” 是啊,有人故意滋事,你就立即回应;有人故意挑衅,你就立即对抗。 到最后,你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会将自己弄得满身戾气,脾气暴躁。 那些负能量的人,会否定你、批判你、攻击你,让你变得不自信。 你就会陷入精神内耗中,让你身上的能量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远离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人,就是避免让自己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些不值得的人身上。 读过一段话,印象深刻: “凡是负能量的事情都不要去回应,凡是回应则会与之纠缠,纠缠则会受其损耗。只要内心不介意,所有的恶念都会原路返回。 聚集正能量,少在烂事上纠缠,少为不值得的人生气。守护好自己的能量场,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顺。” ![]()
“当你理解所有人的时候,注定你是无法被理解的,因为你太会共情了,你站在无数个角度思考问题,到最后你都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立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看到影视剧里的感人片段,很容易入戏,结束后好长时间走不出来。 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块情感海绵,不断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 你会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 其实,这些都是“过度共情”的一种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你过度投入到他人的情绪和需求中,以至于牺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好友怜儿就是一个“过度共情”的人。 怜儿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共情能力强的人,这样的善解人意的性格使她成了很多人的倾诉对象。 怜儿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对方的情绪点,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给出最为切实的建议。 今天小张和她絮叨公司的领导,明天李姐在休息间隙和她吐槽家里的一地鸡毛,再或者小王小李在下班后时不时给她发微信倾诉…… 可想而知,长此以往,怜儿吸收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多,工作时工作状态受到影响,生活上也不能放松自己。 是啊,当一个人的能量被过度消耗时,便难以集中精力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 就如同《读者》上的这句话所言: 过度共情,可能会出现“共情疲劳”。就像长期超负荷运动会造成肌肉损伤一样,过度使用你的共情能力,很可能会给你的身体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变得颓废,并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被身边负能量的人传染的。 就像跟着蝴蝶走下去的人,看到的是芬芳的鲜花;跟着苍蝇走下去的人,只能到达肮脏的沟渠。 植物向阳而生,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 人也一样,远离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圈子,从源头遏制住所有影响你的坏情绪,才能还自己一片净土。 ![]()
“为了自己,我们必须饶恕一些人,因为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是啊,学会原谅,不是懦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和善待。 还有一个轻松的小段子,也分享给你: 子女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 爱人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我选的我选的我选的,活该活该活该; 工作惹你生气时,请静下心来默念:给钱的给钱的给钱的,忍着忍着忍着。 要知道,真正能伤害你的,不是别人,是你内心的执念。 每天告诉自己:人生最要紧的事,是过好当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