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在银行存定期存款,该存1年期还是3年期?答案来了

 至臻海购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得到了提升,不过对一些人来说,晚年却可能面对老病相催的局面,此时需要有足够多的金钱作为底气和后盾。有些人就未雨绸缪,在年轻的时候攒下了不少钱好进行应对。

为了确保这些钱的安全性,很多人晚年的时候会选择在银行存保本的定期存款。不过在选择期限的时候,究竟是该存1年期还是3年期呢?答案来了。

  

如果缺乏其余资金来源

对老年人来说,收益性倒在其次,在遇到急事的时候,能不能把资金拿出来用于应急,且尽量降低因为提前支取导致的利息损失是很重要的。相比之下,3年期比1年期多锁定了2年的时间,更不容易持有到期,在3年时间内也可能面对更多的紧急支取资金的情况。

如果老人除了要存定期存款的这笔钱之外,缺乏其余的资金来源,此时还是存入1年期定存比较好。这样更容易持有到期,享受满期利率。另外,即使因为急事或者疾病等原因而提前支取,损失的利息也没那么多。

  

如果有其余资金可以用于日常开支和应急

不过如果老人的资金比较多,除了要存定期存款的这笔钱之外,还有其余的资金来源可以应对平时的日常开销或者是应急。比如平时有固定的足以覆盖每月开销的养老金或者子女的赡养费可领,如果急用钱也有其余钱可用,或者是可以从子女那里获得足够多经济支持的话,此时可以将长期不用的闲钱存在3年期定期存款中,可以到手更多的利息。

另外,当下的存款利率整体比较低,相比之下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是略高一些的,可以更好地帮忙应对通胀的侵袭,帮老人尽量保住资金购买力。

且对老人来说,由于晚年的主动收入可能下降,如果能将钱存在3年期定期存款中,到期后能一次性到手3年的总利息,这对老人的经济情况也能起到比较大的支持效果,可以帮忙减轻经济压力。

  

结合两者以及其余期限进行打理

当然,银行存款并不只有1年期和3年期,也没有人规定老人只能在这二者中选择其一。其实,对于老人来说,选择期限时是可以很灵活的,既可以结合3年期和1年期,做到有长有短。

还可以在这两者之外引入一些其余的期限,就比如当资金闲置时间短于1年期时也可借助3月期或6月期定期存款来打理,当闲置时间比5年还长时也可以借助5年期定存来打理。此外,还可以引入一切其余稳健方式来补充,比如储蓄国债、基金定投、以及一些政策支持下的新兴模式如外贸经济代销,10万每月1000元等方式稳稳增值。

综上,老年人在银行存定期存款时,在选择期限时,如果看重流动性,可以选择1年期或更短的期限,若看重收益性且资金闲置时间也比较久,也可以选择3年期或更长的5年期。此外,适当引入一些其余方式补充增值也是可行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