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学基础-影像学检查(下)

 第七颗星 2024-05-13 发布于湖南

(中医学专业-执医综合笔试)

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消化系统的检查方法

普通X线检查

  >>腹部平片

  >>透视

  ◆常用于急腹症的诊断

            图片

  图片

肝、胆、胰的影像检查方法

CT平扫

CT增强

MRI

造影

肝脏

胆道系统

胰腺检查

口服胆囊造影 、 静脉胆道造影以及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RCP)

  图片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食管静脉曲张

  X线钡剂造影可见: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蜓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

  图片

食管癌

  皱襞消失、中断、破坏

  图片

消化道管壁改变

  管壁增厚、僵硬、管腔狭窄

  图片

  图片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

  龛影口周围有一圈黏膜水肿造成的透明带,这种黏膜水肿带是良性溃疡的特征性表现

  图片

  十二指肠溃疡:

  球部龛影或球部变形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有:

  ①激惹征。

  ②幽门痉挛,开放延迟。

  ③胃分泌增多和胃张力及蠕动方面的改变。

  ④球部固定压痛。

  图片

  图片

胃癌

  分型

  蕈伞型、浸润型、溃疡型

  胃癌(蕈伞型)

  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图片

  胃癌(溃疡型)

  龛影

  图片

  胃癌(浸润型)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

  图片

  胃癌

  >>黏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

  >>肿瘤区蠕动消失。

  >>CT或MRI检查:直接观察肿瘤侵犯胃壁、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

  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病变肠管结肠袋变浅、消失,黏膜皱襞多紊乱,粗细不一,其中可见溃疡龛影。

  图片

  图片

胃肠道穿孔(重点)

  多见于胃或十二指肠穿孔

  立位X线透视或腹部平片:膈下有弧形或半月形透亮气体影

  图片

肠梗阻

  典型的X线表现为:梗阻上段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立位或侧卧位水平位摄片可见肠管扩张,呈阶梯状气液平

  近端扩大胀气,阶梯状液平

  图片

小肠梗阻(立位)

  半圆形及倒“U”字形胀气肠管及液平面示意图

  站立位:阶梯状液平

  图片

  考点汇集

疾病

X线特点

消化性溃疡

龛影

消化道穿孔

膈下游离气体

急性肠梗阻

阶梯状液平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是

  A.球部充盈缺损

  B.球部激惹征

  C.球部龛影或变形

  D.幽门痉挛,开放延迟

  E.黏膜皱襞粗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绝大部分发生在球部,溃疡易造成球部变形;球部龛影或球部变形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征象。

  下列疾病,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影的是

  A.急性胃穿孔

  B.肠梗阻

  C.肠套叠

  D.肝破裂

  E.结肠肿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肠道穿孔最多见于胃或十二指肠穿孔,立位X线透视或腹部平片可见:两侧膈下有弧形或半月形透亮气体影。

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泌尿系结石

  ①肾结石

  ②输尿管结石

  ③膀胱结石

泌尿系结石:首选腹部平片检查

  肾结石:X线平片可见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匀或浓淡不等或呈分层状。

  图片

  图片

输尿管结石:平片或CT:输尿管走行区域内米粒大小的高密度影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造影剂中止在结石处,其上方尿路扩张

  图片

膀胱结石:X线平片可见耻骨联合上方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结石可随体位而改变位置。

  图片

肾癌

  尿路造影:可见肾盏伸长、狭窄、受压变形,或肾盏封闭、扩张。

  CT:肾实质内肿块。

  图片

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长骨骨折

  X线检查:诊断骨折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CT:不是诊断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

  解剖结构比较复杂部位(如骨盆、髋关节、 肩关节、脊柱、面部等)骨折的诊断、诊断骨折 碎片的数目等较普通X线有优势。

  MRI显示骨折不如CT。

  可清晰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骨折断端出血 、 水肿等

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断裂和歪曲

  图片

  可见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断裂和歪曲,有边缘光滑锐利的线状透亮阴影,即骨折线。  

右腓骨骨折

  图片

脊柱骨折

  主要发生在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以单个椎体损伤多见。

  多为高处坠落,足或臀先着地时。

  高处跌落伤,腰1压缩骨折,可见椎体楔形变,脊柱后凸畸形,椎间隙不窄。

  图片

  CT对脊椎骨折的定位、骨折类型、骨折片移位程度以及椎管有无变形、狭窄等的诊断优于普通平片。

  MRI对脊椎骨折及有无椎间盘突出、韧带撕裂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椎体单纯压缩骨折CT二维矢状位重建三维重建,骨皮质断裂和椎体压缩明确可见,脊柱后凸畸形明显,椎管不狭窄。

  图片

椎间盘突出

  青壮年多发,下段腰椎最容易发生。

  X线平片可见:

  椎间隙变窄

  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骨桥形成或游离骨块。

  Schmorl结节:椎体的软骨板破裂,髓核可经裂隙突入椎体内,造成椎体内出现半圆形缺损阴影。

  图片

  CT检查:

  根据椎间盘变形的程度,分为椎间盘变性、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3种,以椎间盘突出最为严重。

  CT直接征象是:椎间盘后缘变形,有局限性突出。

  图片

  MRI检查: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最好方法

  在矢状面可见突出的椎间盘向后方或侧后方伸出;横断面上突出的椎间盘局限突出于椎体后缘。

  图片

  考点汇集

长骨骨折

脊柱骨折

椎间盘突出

X线平片

常规检查

CT检查

常规检查

MRI检查

常规检查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表现骨质疏松、破坏为主

  ·两周内可无阳性X线表现。

  发病2周后X线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CT表现:能较清楚地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以及骨破坏和死骨,尤其有助于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的破坏区和死骨。

  MRI检查:对显示骨髓腔内改变和软组织感染优于平片和CT。

  图片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

  慢性病程,脓腔及死骨长期存在

  ·病理

  死骨积存细菌,抗菌素不易进入

  炎症呈长期慢性的过程

  图片

  ※X线表现

  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

  图片

  图片

骨关节结核

  图片

  长骨

  好发于骺和干骺端

  图片

  关节结核

  ·骨型关节结核

  ·滑膜型关节结核

  骨型关节结核

  ·以骨骺、干骺端结核为基础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

  ·关节骨质的破坏

  图片

滑膜型关节结核

  ·早期 肿胀,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

  ·进展期 骨质疏松

  虫蚀状,对称性关节边缘破坏

  ·晚期 关节强直

  ·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缺少蛋白溶解酶)

  图片

  骨质疏松

  图片

  虫蚀状,对称性关节边缘破坏

  图片

  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图片

  脊椎结核

  ·好发部位顺次为:腰、胸、颈、骶尾

  X线表现

  ·椎体楔形变(骨松质破坏和脊柱承重)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早期病变累及椎体上下缘)

  ·冷脓肿形成

  ·脊椎后突畸形

  图片

  ·冷脓肿形成

  图片

  图片

骨肿瘤

  影像学在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

  ·显示(定位) 肿瘤瘤体

  临近组织

  ·判断(定性) 良性、恶性

     原发性、转移性

  ·确诊 临床、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

  病理检查

  影像学评价

  ·发病部位

  ·年龄   各种肿瘤有一定的年龄分布规律

  ·病变数目  单发(原发),多发(转移)

  ·骨质变化  良(边薄、膨胀) 恶(破坏)

  ·骨膜增生  良(无)     恶(有)

  ·软组织变化 良(推移)    恶(浸润)

  图片

骨巨细胞瘤

  ·良性多见

  ·临床与病理

  ·年龄    20~40岁

  ·部位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以及桡骨远端

  ·病理分型 非侵袭性、侵袭性

  X线表现

  ·特点    偏侧性、膨胀性生长

  ·X线表现    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

  ·典型性    皂泡样,膨胀性生长

  ·非典型性 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吸收,破坏)

  ·肿瘤内无钙化

  偏侧性的膨胀性骨质破坏透亮区

  图片

  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

  图片

  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吸收,破坏)

  CT:

  1.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

  2.骨壳基本完整

  3.骨破坏与正常骨小梁的交界处多没有骨增生硬化带

  4.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

  图片

骨肉瘤

  临床与病理

  ·年龄 11~20岁的男性

  ·部位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的干骺端

  ·临床表现 痛、肿、早期远处转移

  ·病理学特点 肿瘤性骨组织

  分型

  ·成骨型 肿瘤性骨样组织和骨组织成分为主

  ·溶骨型 破骨成分为主

  ·混合型 上述成分混合

  影像学表现

  ·骨髓腔内不规则的骨破坏和骨增生

  ·骨皮质的破坏

  ·骨膜增生—葱皮样、放射状、Codman三角(袖口征)

  ·软组织肿块: 云絮状、斑块状

  ·肿瘤骨—诊断骨肉瘤要点

  骨膜增生:葱皮样、放射状、Codman三角(袖口征)

  图片

  不同期的肿瘤造成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型

  骨增生(为主)+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溶骨型

  骨破坏(为主)+骨增生+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混合型-上述成分混合(临床最常见)

转移性骨肿瘤

  ·原发癌依次来自

  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肺、肾、鼻咽、宫颈

  ·好发于脊柱、骨盆、肋骨、颅骨等

  ·长骨见于膝肘部以上,远端少见

  ·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

溶骨型转移

  ·多发性蚕食或鼠咬状骨质破坏

  ·病灶可融合成大片溶骨区

  图片

成骨型转移

  ·斑点状或块状骨质硬化影,边缘不整

  ·骨小梁增厚,间隙变窄

  ·骨外形大多不变

  图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与感染与变态反应有关

  ·多见于中年女性

  ·病理:滑膜炎症、增生、肉芽组织形成、纤维化

  X线表现

  ·早期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中期 关节面骨质破坏、糜烂呈小囊样变

  关节间隙变窄

  ·晚期 骨质疏松显著,软组织萎缩

  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畸形

  关节纤维性强直

  图片

退行性骨关节病

  依靠普通平片就可诊断 。

  ( 1 ) 四肢关节 ( 髋与膝关节 )

  X 线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 , 而使关节间隙变窄 ,

  关节面变平 , 边缘锐利或有骨赘突出

  图片

  ( 2 ) 脊椎关节病 ( 脊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行性变 ) 的 X 线表现

  脊椎小关节改变包括上下关节突变尖 、 关节面骨质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 。

  椎间盘退行性变表现为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 相对之骨赘可连成骨桥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病

  脑出血

  >>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性脑出血

  >>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

  >>根据血肿演变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和囊变期

  >>CT、MRI可以确诊

  高血压出血CT表现及演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脑梗死

  常见的原因: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低血压和凝血状态等。

  病理上分为: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

  CT表现:

  缺血性脑梗死:

  12~24小时之内:CT无异常所见;

  2~3周后:病变处的密度越来越低;

  1~2个月后:可见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腔。

  图片

  图片

  图片

  突发口角歪斜5个小时及48小时对比

  CT表现:

  出血性脑梗死:

  在密度减低的脑梗死灶内,见到不规则斑点状或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影;

  由于占位,中线轻度移位;

  2~3周后,病变处密度逐渐变低。

  图片

  CT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

  ·发病12~24小时之内,CT无异常所见;

  ·典型者可见:小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缘模糊,无占位效应

  图片

  MRI检查:MRI对脑梗死灶发现早、敏感性高,发病后1小时即可见局部脑回肿胀,脑沟变浅。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表现为:脑沟、脑池、脑裂内密度增高影,脑沟、脑裂、脑池增大。

  出血一般7天左右吸收,此时CT检查无异常发现,但MRI仍可见高信号出血灶痕迹。

  图片

颅脑外伤

  1.脑挫裂伤 CT: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有的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2 .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 硬膜下、 脑内、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CT 可见相应部位的高密度影

  图片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图片

放射性核素诊断

  甲状腺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TT3、TT4:甲状腺功能判定。

  ◆FT3、FT4:准确和敏感,其诊断价值依次是FT3>FT4>TT3>TT4。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的临床意义

  ◆TSH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TSH降低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胰岛素测定

  原理:

  血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其生理功能就是与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一起调控血糖的浓度。 因此,测定血清胰岛素有助于了解血糖升高与降低的原因,帮助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

  C 肽测定

  原理:

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同时,还分泌等分子的C肽。 也就是说,分泌几个胰岛素分子, 就同时分泌几个C肽分子。 因此,测定血清C肽可以帮助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间接反映血清胰岛素的浓度

  临床怀疑脑出血时首选做的检查是

  A.头颅CT

  B.头颅MRI

  C.脑电图

  D.肌电图

  E.头颅X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颅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临床怀疑脑梗死时首选做的检查是

  A.头颅CT

  B.头颅MRI

  C.脑电图

  D.肌电图

  E.头颅X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临床怀疑脑梗死时首选做的检查是头颅CT。急诊脑CT平扫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