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发现厉害的人,做事都会深挖细节。

 昵称53000553 2024-05-13 发布于湖北

在日企有过12年工作经验,对日企追求精益求精的做事法则,深有体会。

这些年回到县城,流于形式的工作,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肤浅的应对,深挖细节,不但自己受累,别人也会觉得麻烦。久而久之,每件事都是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有价值的留下。感觉每件事都没有做透,总有种未完成的心理在作祟。

做事深挖细节,是做一件事追求做到最优化。

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次性集中突破,集中搜索足够多的案例,把见识拉满。

前段时间,组织公司的一场盛大年会。虽然内心对年会有框架,也有筹备年会的经验,为了呈现更完美的效果,筹备期间,我几乎满脑都是年会,搜索主持稿,年会节目细节,背景和音乐,无一不考虑。刷了很多视频,见识了优秀的年会现场,自己执行时,尽量对标优秀的案列。

二、临时抱佛脚,经常感觉需要的东西看到过,却怎么也找不着了。

这就要平时多积累,多记录。见过一个知识博主,他分享日常积累素材的案例。当看到优秀的文案,他会截图下来,用印象笔记等工具保存。并且分析别人怎么写的,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悟;搜集的素材较多后,合并同类项。

我理科生,工作日常,会写公众号推文,最开始,写一篇文章要杀死很多脑细胞。痛苦不堪。

买了相关写公文写作书籍,需要的时候,随手翻阅。

行业的推文,关注了行业若干个公众号,平时有意积累,看到优秀的文章,就打印出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措辞。自己做一些批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对行业的术语,推文的结构形式熟练了,工作上得心应手。

三、积累太多,选择困难,建立自己的模型库。

卒练精华,为自己所用。建立自己用起来顺手的模型库。

我平常的习惯,喜欢总结、复盘,每一个活动后,优化成一套流程,在每个活动中再补断优化。

流程:有意识-找对标-大量案例提炼-归纳-建模。

四、运用模型,复盘优化。

模型是骨架,用起来后,根据不同案例不断修改,丰满血肉。事后复盘优化。复盘一定要有流程、框架、模板和范式。要有组织,有机制,有沉淀。

复盘不是流于形式的,有相关负责人,严肃对待复盘会议。

外企对精细化的管理做得很细致。

做事流程:对标优秀-挖细节-归纳-学习-执行-考核-企业文化支撑。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