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州味道|石斗山摩崖题刻小记

 栎阳钓晚 2024-05-13 发布于贵州

图片



图片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4059,阅读约17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姚震宇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以一篇《吴兴赋》歌咏湖州家乡形胜物产等,开篇写到:“猗与休哉,吴兴之为郡也,苍峰北峙,群山西迤,龙腾兽舞,云蒸霞起......”此中北峙之苍峰,即为弁山,亦作卞山。

图片

赵孟頫书《吴兴赋》(局部),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关于弁山,宗源翰《湖州府志》载:“卞山,在府城西北十八里,为府治主山,《胡志》亦名弁山。《明一统志》卞弁古通用。《劳志》高六千尺,广百里。《张志》在乌程县西北接长兴界。《大清一统志》张玄之《山墟名》卞山峻极,非清秋爽月不见其顶。《谈志》又夏有积雪,多蝮蛇兔鹿怪兽。《罗愫县志》有法华寺、金井、玉涧、乳窦、石膏、温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石柱记》其东有沈家避洞,其巅有黄龙洞,其北有碧岩有瀑布泉(属长兴),其下有玲珑岩,其石皆空洞嶻嶪。《张志》山广百里,虽四散,各表其名,其实皆卞也。”

图片
《弁山图》选自宗源翰《湖州府志》(卷一)

弁山的众多山头中有一山名曰“石斗”,位于弁山东麓,即今法华山,因山中有法华寺,故名。山名石斗,寺曰法华,小园起于赵氏。《卞山志》记载法华山有十景,曰“五灵泉”“九曲池”“画壁”“松径”“望湖亭”“洗钵池”“青莲塔”“龙井”“虎溪”“苏碑”。

图片

法华山山景

图片
弁山景区入口

昔年上巳,应好友邀,登石斗山。漫步法华,殿宇高耸,香云袅袅,古木掩映,“八百里湖山第一人间”之誉名不虚传。白雀听经,萧梁古刹。绕过祖堂往下,穿梭大寮沿东,一溪碧泉潺潺而下,泉水清澈见底,群鱼竞翔其中,溪西一丘,连法华主峰,丘侧有巨石嵌于陡壁,又有古木爪根于土石之间,溪边小道蜿蜒,空气清新,此等美景,却少有人知。

图片
法华寺后九曲池

宋时此地为一园林,名赵氏小隐园。宋倪文杰《经锄堂杂志》载:“自西门出十八里,法华寺侧即赵氏小隐园。庭宇洁雅,其漱玉森翠,临巨涧,荫乔松,水清见底,游鱼数十若行空中,坐石上片时,真所谓坐茂树濯清泉者,独恨城关之阻函返归棹,不能终日尔。”又有宋周密《吴兴园林记》载:“赵氏小隐园,在北山法华寺后,有流杯亭,引涧泉为之,有古意,梅竹殊胜。”当年园中可谓是一步一景,有流杯亭、九曲池、虎溪......现如今山林中苍翠葱茏,听小溪潺潺、泉水叮咚、树叶沙沙,阳光下溪水静静地流淌,周遭崖壁更有历代文人题壁,旁侧立有一碑,观知此为湖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山摩崖题刻”,因不知“观音山”名出处,以下且以“小隐园五拓”代之。粗粗看来,此地摩崖共有五处,分别为“九曲池 子昂”“流觞屿 真卿临右军书”“青峰 年三月”“念声佛 中兰”“小虎溪 藻生”。字迹不同,凿刻工艺亦不同。这些题刻皆为何人何时所做?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书籍。

图片

左:观音山摩崖入口处

右: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图片

“九曲池 子昂”题刻

吴兴自古以来民康物阜、人杰地灵。自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置县,一直是闻名遐迩的东南望郡、历史名邑。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偏安于江南的南宋建都于临安,北方大批官宦、巨商、富户以及一些颇有资产的农民、手工业者与商贩纷纷南迁,涌入杭州、湖州、越州等地。湖州因临近都城,不仅大批人员前来定居,赵氏皇室诸王也多被封赐湖州。

南宋时,在湖州的赵氏家族大抵有两支,一支为秦王赵德芳之后,另一支为燕王赵德昭之后。赵氏在湖宅邸园圃众多,基本遍布湖城南北,有相关文字记载的就有莲花庄、菊坡园、南园、清华园、瑶阜园、绣谷园、兰泽园、苏湾园、蜃洞园、小隐园等。

通过整理发现,湖州有记载的赵氏园子大多为燕王赵德昭后人所有。如瑶阜园、兰泽园为赵与懃所有,蜃洞园、绣谷园则为赵与筹所建,南园是赵与芮的私人园圃,苏湾园、菊坡园则为赵与訔所有。其中赵与訔即为元代湖州籍书画大家赵孟頫生父,虽说其名义上为秦王赵德芳九世孙,但实际也是燕王赵德昭之后,与訔为赵希瓌之子,后过继给赵希永为子。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载:“赵与膺,兰溪人,宋湖州府通判,其弟与訔侍在湖,遂继希永,后任浙西安抚使,生子孟,字子昂。”据上述,那么“小隐园五拓”之“九曲池 子昂”中的“子昂”极有可能为赵孟頫。

图片
禹之鼎摹《赵魏公小像》

翻阅宋程公许所撰《沧洲尘缶编》,其中有一诗: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玉乳浓。蜀客相逢天万里,不妨暖酌小玲珑。

程公许还将此游历题于黄龙洞摩崖:云台散吏眉山程公许,自武林过吴兴,访郡太守东平刘长翁,命其子儒珍偕馆客南郑苏垓、汉嘉赵庭、眉山王橚载酒,拉浚仪赵钥夫,从碧澜堂放船,登弁山顶,观太湖,谒祥应宫,窥金井洞,徘徊文节倪公云岩,走赵氏玉林,饭九曲池,取法华院陟上方,晚饮沈氏小玲珑,金井磨崖、上方刻柱,皆□东坡先生宝墨,嘉熙二年龙集戊戌维夏六日。

图片

程公许黄龙洞题刻

据上述可知,“九曲池”一名,至少北宋时期可能就已存在,那么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上巳日游览本家园子,曲水流觞,兴到浓时拈笔题壁也极有可能。

图片
“九曲池 子昂”拓本
图片

“流觞屿 真卿临右军书”题刻

清陆心源《吴兴金石记》载:“流觞屿 真卿临右军书。右摩崖高二尺,广三寸,正书,字径五寸,署款两行,在右方下,字径二寸余,在乌程县北法华山白雀寺后。法华寺建于梁普通二年,后有偃松、流杯亭、九曲池、望湖亭。颜鲁公于大历七年迁湖州刺史,均见谈钥《吴兴志》。鲁公在郡累年刻石甚多,项王庙碑阴述立于大历七年四月,千禄字书书于大历九年正月,射堂记立于大历十二年四月,放生池碑立于大历九年正月,皆见《集古录目》。是鲁公之刺湖州史虽不箸其年,当在十二年以前,七年以后。此题字虽不署年月,亦必刺湖州时书也。今诸刻皆不可见,惟此以摩崖仅存。两浙金石志及郡县志皆未收。”

图片
流觞屿拓本

陆心源认为此摩崖为唐代颜真卿上巳日游九曲池流觞所留之妙笔。全因此摩崖笔意、刻法与其他同时期的颜碑雷同,但近代有学者认为其为伪刻,述有:“考订此石唐代款式,殊为可疑。”

图片
“青峰 年三月”题刻

五处摩崖,“青峰 年三月”题刻最高。据陆心源《吴兴金石记》载,摩崖内容为“青莲峰东坡居士元祐六年三月三日。此摩崖高二尺,广一尺五寸,正书字径六寸,款字径二寸五分,在法华山白雀寺”。

图片
“青峰 年三月”拓本

“青莲”为法华圣迹,按《法华持验》载:“吴兴尼道迹,号总持,得法于菩提达磨。遁居湖州弁岭峰。昼夜诵《法华经》诵满万部,不出山者凡二十年。后归寂塔全身于结庐之所。大同元年,塔内忽有青莲华一朵。道俗异之,启视,见华从舌根生。州郡录奏,敕建法华寺。”法华寺现今仍有青莲塔、青莲古涧,史书亦有记载苏轼有书“青莲道场”,故其再书“青莲峰”不无可能,且字迹与东坡传世楷书基本一致,陆心源考察时,尚有“青莲峰,元佑六年三月三日”多字,可惜随年代迁移、环境恶化石头逐渐风化碎裂,只剩下“青峰 年三月”。

王宗稷《东坡年谱》:元佑四年三月东坡上表累章请郡,除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元祐六年三月被旨赴阙。该摩崖应为其离任杭州之际所题。

图片
赵孟頫绘《东坡小像》

苏轼曾作《半月泉》诗记游,留有碑刻现藏于德清县博物馆,上有款为: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坚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书仲殊琴梦》:元祐六年三月十八日五鼓,船舶吴江。《破琴诗引》:元祐六年三月十九,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参寥泉铭》云:而余以寒食去郡。

以上述推之,东坡去郡当有法华之游,其特地在三月三上巳日赶往法华山九曲池禊饮,提笔落墨留下“青莲峰东坡居士元祐六年三月三日”十五字。东坡去湖回杭后,三月九日启程入汴,十一日至德清,十八日夜泊吴江,十九日宿吴淞江,当时可见其走水路回朝,游历苕霅间,泛舟太湖里。

另据东坡作《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元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前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近蒙恩诏,召赴阙庭,窃以浙西二年水灾,苏湖为甚。虽访闻已详,而百闻不如一见。故自下塘路由湖入苏,目睹积水未退,下田固已没于深水,今岁必恐无望……”原来苏轼应是沿运河一路北上视察浙西水患,整个宋王朝由于恰好横跨了两个气候温暖期,中间还夹着一个寒冷期,气候变化频繁,导致自然灾害偏多。两宋300余年,单就史有记录的水灾便有600多次,其中浙江一带发生了130多次,是水患最厉害的地方。

图片
左:“念声佛 中兰”题刻
右:“小虎溪 藻生”题刻

“念声佛 中兰”和“小虎溪 藻生”题刻皆未被陆心源《吴兴金石记》收录。对此,起初笔者很好奇,观音山五摩崖之间相距最近不过三尺,最远不过五丈。此二刻位置明显,字口清晰可辨,不存在陆漏记之可能。《吴兴金石记》例言中提到,“凡吴兴金石,肇自三代,断手宋元,注明存佚,以备参考”。其中就讲该书记载金石年代皆为元以前,所以此二刻必是明清所刻故潜园未记之。

“念声佛 中兰”题刻,楷书,有唐楷味,但绝非唐代所刻,中兰是何许人以待后考,题壁底子铲得很是平整,随着风雨锈蚀,亦有斑驳,细细看来,底子处隐约有行书的笔画,字距不宽,排列得好像很密,但要识别,却是难事,想来这是中兰有意为之。按宋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载:“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贤圣。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佛。曰实相念佛。”念声佛当为持名念佛之意,中兰亦可能为净土高僧之法名,其在某年游历途经法华,观小隐园九曲流觞之景兴起而题“念声佛 中兰”。此为笔者主观推断。

图片
“念声佛 中兰”拓本

“小虎溪 藻生”,此摩崖颇具宋人意,小虎溪三字有苏黄笔意。署款藻生,起初以为此为宋人所题,后闲来翻阅《浙江通志》,按《归安县志》载,潘振,字藻生,归安县人,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当时法华有十景,“小虎溪”便是其中之一,当是取“虎溪三笑”之典故,寺里僧人请当地举人老爷前来为寺景题壁,也不无可能。

图片
“小虎溪 藻生”拓本

宋人葛胜仲撰《丹阳集》中有诗:小样洪河分九曲,飞泉环绕粼粼。青莲往事已成尘。羽觞浮碧甃,宝剑捧金人。绿绮且依流水调,逢逢挝鼓催巡。玉堂词客是嘉宾。茂林修竹地,大胜永和春。

图片
钱榖绘《兰亭修禊图》(局部)

诚如此说,青莲往事已成尘。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琐碎的历史逐步消散淹没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还原本真,却史证欠足,恨不能穿越时空,往返唐宋元明与鲁公松雪共流觞。

来源:湖州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