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5品读庄子:居中取意,权衡利弊

 自主是道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钉钉国学智慧

2024-01-05 06:10河南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

在学习老庄关于道与德的论述中,一直有个迷思困惑着自己,为何老庄甚是反对象征文明进步的技艺;

在现代人眼里,技艺相当于生产力,没有技艺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还能靠什么呢?

直至看了下面的小故事,才明白,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一次,子贡去到楚国游历,返回时正经过汉水南沿,见一老丈在菜园开畦整地,挖了一条地道直通井边,以抱着水瓮在那里浇水灌地;

子贡看着老丈来来往往十分吃力,且收效甚微,十分不解,问:“如今有种机械,用它浇灌田地简便又省力,先生您为何不试试呢?”于是,菜老抬头看看子贡,随便应和了一声,态度表现出十分的轻蔑和随意;

子贡以为老农不知道天下还有这样好的机械,便开始夸夸其谈,说:“这机械名叫桔槔,由木料加工而成,后重前轻,使用起来十分便捷,若用它提水,水流可如同小溪!”这时,只见菜老脸色大变,说话间开始大发脾气;

菜农不无讥嘲地说:“我始终牢记着老师的话,有机械说明存有机巧,有机巧说明存有心机,这就让狡猾的人机变的心思有了源起。”如果人心机变,又怎么得了呢;

从这里,说明菜农未必不曾明白机械所带来的便利,只是他更看重心理变化的底层逻辑,就像现代人从网络中受益,无疑也担忧人们的思想会受到巨大冲击!

试想,将心机留存于心里,岂不就像纯正的人受到世俗沾染,使得心境不再完整齐备

那样,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又如何做到安定专一,当一个人心神不宁时,道又如何充实到他的心田呢?

由此可见,菜农不过遵从了道的根本,更多从精神层面来思考问题,而我们多半像子贡那样仅从现实层面权衡利弊;

这就是我们与菜农区别,我们的浮浅和菜农的深刻,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这样,子贡听了菜农的话,感到十分羞愧;

一个看似学富五车的孔子的高徒,一个看似只知干活的菜农,思想境界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在菜农知道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后,进一步告诫他:学问,有什么好卖弄的呢?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却唯独不能认清自己;

无疑,这是庄子借菜农之口,意在讽刺那些不知,道,为何物,却满世界贩卖自己的主义的人,有什么自以为是好标榜的呢!

以至,听了菜农的话,让子贡怅然若失,不能自已;

子贡的弟子,见他如此暗然神伤,不由得好奇的问:“先生您遇到的是什么样的高人呢?”

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只有老师孔丘一人,可今天遇见菜农,境界之高无人能比。”原来,一次没有预兆的相遇,颠覆了他的认知,可见这种震撼远远超过他的心理预期。

子贡还说:“起初我总以为,用的力气少,获取的功效多,就是圣人之道。”原来真正的圣人,讲的是德行完备;

多么深刻啊,人,不能没有精神的滋养,失掉精神,人心必定枯萎;

所以,人,当少看重一些外在的东西,多看重一些精神和内里;

人,最怕什么?人最怕心存功利;

所以,只有像菜农这样心思专一的人,心境才纯净无比,不论别人如何评价他,他都不予理会;

子贡以为,自己的内心已受到太多污染,又如何能和菜农这样的高人相比。

本想顺着这个思路延伸下去,菜农岂不又成了庄子所要标定的又一个道的化身,哪里哪里,原来却误会了庄子的本意;

最后,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所遇到的情况告诉给老师,且看,庄子借孔子之口又是如何说的呢;

孔子说:“无疑,菜农是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固然他甚是了解自古不移浑沌无别的道理,但却不懂得顺乎时势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不过善于自我修养和精神调理,却不善于与外部的世界相联系。”显然,庄子所追求的道是现实的、生动的、鲜活的、变化的,而绝不等同于菜农因循守旧式的僵化的思维;

菜农只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虽然菜农的思想同样明澈素洁,但他所倡导的不过是原始的朴质和清虚无为;

尽管对于菜农关于真性情的持守,悠游自得地生活无可非厚,但绝不为庄子所推崇,可见庄子对进步的技艺,从来都不曾持有排斥心理!

【作者简介】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品读庄子》参照天地12-13节仿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