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鸟”为线索的精妙之处)史铁生《女孩和老人》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5-13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女孩和老人

史铁生

十四岁的女孩,独自在街上逛了很久很久:吃了十二根冰棍,踢遍了路边所有的邮筒,在马路牙子走了有两站地……最后来到一片空场上看别人驯鸟。驯鸟的人走了,围观的人群也都散了——她还在空场上坐着不想回家。

这时候,一个老人提着鸟笼向她走来。他们认识了,一老一少谈得挺投机。

“蜡嘴雀可真不错。可我没钱买。”女孩说。

“你要是想买本正经书什么的,你妈大概多少钱都给。”

“唉!您怎么知道的?”女孩子惊奇地看着老人。老人笑笑,觉得她这神气可真熟悉。

“我妈是个老朽。”她开始用脚后跟磕那树根。“我妈是个老朽,连我给同学写封信都不行。”

“给男同学写还是给女同学写呀?”

“男同学,怎么了?我们光是谈学习上的事。您不信?”

“我干嘛不信呀?我信。这没什么,依我看这没什么。”老人对女孩子说,“我十岁时就喜欢上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因为她会唱一支歌。”

“什么歌?您唱一个,我看我会不会。”

老人咳嗽一下,想了想,“①当我幼年的时候,母亲教我歌唱,在她慈爱的眼里,隐约闪着泪光。”老人唱得很轻,嗓子稍稍沙哑。

老人说:“你得让我好好想想,好些年不唱了。”

“这歌挺好听。”她说。“当我幼年的时候,母亲教我歌唱。在她慈爱的眼里,隐约……是隐约吗?在她慈爱的眼里,隐约闪着泪光。”

“唉,你唱得可真像,”老人看着她,终于明白她像谁了,“还是你行。”女孩子又唱了几遍,发觉自己原来能唱得这么好听,一时也感到惊讶。

“我想送给你一只鸟。”老人说。“我家里有只鹦鹉新近孵了几只小鹦鹉,等再长大点儿,我给你带来。那些小家伙儿准保你更喜欢。”

推婴儿车的老人走过一棵小树,车里并没有孩子,而是五六只鸟笼。笼子上罩着粗针大线缝成的笼套,画眉都不叫。老人身着黑色秋装,给女孩子带来一对白色的鹦鹉。女孩子穿了一身红。

“两只哪,都给我?”女孩子喜出望外,把插在婴儿车上的两根木棍摘下来,每根木棍上站着一只白鹦鹉,脖子上都挂着金属链。

“您家也有这样的婴儿车呀?”

“我的孙子自小跟着我,这会儿都大了,这车没用了,冬天出来遛鸟我用它当拐棍儿。”“我们家也有跟这一模一样的婴儿车,是我小时候坐的,现在也没用了。”

“你妈一个人把你带大可不容易。”老人说。

“可不吗?上班下班她推着我,有一回下雪天,她摔了一大跤,把嘴都摔流血了。那会儿我光会哭。”

“可你还说你妈是个老朽。”

“我什么时候说了?”

“没说就好。带大一个孩子你以为容易吗?夏天怕热着,怕中暑。中了暑就拉稀,得吃藿香正气水,孩子懂什么?不喝。不喝就得狠狠心往下灌。”

“最怕得肺炎,喘气儿又急又不吃东西,身子缩成一团儿就像个绒球儿,没精打采的。得用葡萄糖水把土霉素化开,掰着嘴一滴一滴往里喂,弄不好能要了命。”

“我得过肺炎,我还住过院呢。我妈说我差点儿死了。”

“经常也得吃点儿荤腥儿,喇喇蛄、知了、油葫芦、蜘蛛什么的都行。有种叫三道纹儿的蜘蛛,脊背上有三条纹儿,最好了。”

“吃蜘蛛哇?”

“冬天没这些东西了,就养点儿黄粉虫,就是粮食里长的小虫。放在瓦罐里养,温度在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间就行。”

“您是说鸟呢吧?”

“是呀?你这老半天听什么呢?”

女孩子大笑起来:“我还当是说您孙子呢!我说的呢,怎么给人吃蜘蛛吃喇喇蛄呀。”她又笑得跪在地上,两只白鹦鹉有些惊慌。

老人的脸腾地红了,呆愣着说不出话来光咽唾沫。他才想起来,原来是要说自己的孙子来着,怎么就说到喇喇蛄去了呢?一瞬间他真感到自己是老了,说着说着就弄不清在说什么了。近来他常常把人和鸟弄混,把年月弄混,把天和地都能弄混。

女孩子一直在笑,和那两只鹦鹉玩得开心极了。“我得走了。一会儿我得练嗓子,我决定学唱歌了。”

看着女孩子端着白鹦鹉走远,老人心里空空落落。这时他忽然记起那支歌后半部分的歌词来。他想喊住女孩子,喊她回来告诉她往下怎么唱,可是,那红色的身影和那两个小白点已经走得看不见了。那支歌的后半部是这么唱:②如今我教我的孩子们,唱这首难忘的歌曲,我辛酸的眼泪,滴滴流在我这憔悴的脸上。

(选自史铁生小说《礼拜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女孩一开始称妈妈“老朽”,后又否认说过,说明经过老人的启发,她慢慢开始理解母亲对她管教中蕴含的爱意。

B.老人在教女孩唱歌的过程中,“终于明白她像谁了”,赞叹女孩歌唱得好,隐含着他对美好的年少时代的怀念。

C.老人从婴儿车,谈到了养育孙子的艰辛,却把自己孙子和鸟弄混了,可见他真的老了、糊涂了。

D.女孩和母亲在生活中互不理解,产生隔阂,但是却能和陌生人倾心交谈,展示着少女阶段人生的另一种孤独的困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和环境烘托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两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凸显了老人与女孩不同的形象特点。

B.本文使用了象征和隐喻手法,女孩和老人有着符号意义,分别代表了人对人生理解的早期懵懂和透彻领悟两个阶段。

C.作者刻画人物笔法成熟老练,小说中女孩母亲并没有正面出场,但她的保守和对女儿细致入微的关心,从女孩的话语中可以感知。

D.作者善于借助具体的物象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老人由婴儿车引发出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不易的感慨。

8.本文构思精巧,请结合全文谈谈以“鸟”为线索的精妙之处。(5分)

9.选文以老人回忆起女孩没听到的歌词作结,请简要谈谈这样安排的合理性。并分别写出①②处画横线的歌词含义。(6分)



6.C(本题难度小,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与辨析常见设误点的能力,属于基础性考查。C选项,“可见他真的老了、糊涂了”错误,表面上是老人老了、糊涂了,其实是老人以前精心抚养孙子,孙子长大后,他则转为养鸟,将孙子和鸟弄混主要是因为内心的孤独寂寞。从歌词内容,也可以看出。)

7.A(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基础性考查。A选项,“主要通过环境烘托”错误,本文最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塑造形象,其次运用了动作描写,也就是说,主要通过言行来塑造女孩和老人的形象。)

8.本题难度中等,本题考查分析线索的能力,属于基础性考查。

①全文围绕“鸟”来组织展开情节,女孩因鸟和老人结识,谈论鸟而展开情节,由养鸟而谈论长辈抚育晚辈;②“鸟”是核心意象,由鸟及人,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③女孩在谈论鸟的过程中完成转变,逐步理解了母爱的含蓄与可贵,对母亲有了重新认识与理解;④揭示主题,长辈养育孩子的艰辛,长辈年迈却缺少晚辈关爱的孤寂。

(可从情节、结构、意向特点、人物、主题等角度答题。以上答案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答对3点给满分5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本题难度较大,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以及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兼具基础性与综合性考查。

(1)这样使情节更完整,照应前文老人说要想想下面的歌词;结尾弥漫在歌声中,余音袅袅,使得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2分)

(2)①处歌词,“教我”“慈爱”“泪光”等表现出母亲对年幼孩子深深的爱,借由歌词引导女孩开始重新认识与理解母爱;(2分)②处歌词,“辛酸的眼泪”“滴滴流在我这憔悴的脸上”表现了年迈父母的辛酸、憔悴和孤独,凸显出小说的主旨。(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备注:该歌曲名为《母亲教我的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