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坪坝老街,儿时的回忆

 鄂中京山 2024-05-13 发布于湖北

坪坝老街

王慧玉

每次回老家都要抽空去老街转悠一圈。哪怕它已断壁残垣,哪怕它已风雨飘摇,哪怕它已寂寥无人,哪怕它已面目全非!但依然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惦念,就跟惦念陪伴经年的故人一样,还是要去走走看看,只为重温儿时的回忆。
潜意识里知道他在原地静默的等着,等着那熟悉的脚步那惆怅的身影悄然走近,又黯然走远。
生怕某一天历经沧海桑田的故地故人就那样悄无声息的湮灭在时光的尘埃里,再也不见。
我只能在午夜梦回里努力拼凑残存的记忆。

附一:
1980年代京山市坪坝老街照片

1980年代京山市坪坝老街(照片由查加山先生提供)

1980年代京山市坪坝老街(照片由查加山先生提供

1980年代京山市坪坝老街(照片由查加山先生提供

附二:

穿过坪坝老街的残破与飘忽


易治

去过坪坝老街一回,感觉在浑然的历史隧道中飘忽了许久,在古人意志的时空中徘徊难出,感觉老街残破的美在虚构的繁华中如梦如幻。洗把脸,看看太阳,才能感觉自己呼吸的空气有着现实的转换。

我情不自禁地推荐自己再次穿过老街。

因为塞翁失马的闭塞,保存了这里处女般的宁静与雅致;因为风烛残年的遗迹,使人想象昔日的繁荣与喧嚣;因为西周的青铜器和孔子的晒书台,使人追溯文明的悠久与空前;因为回味无穷的老酒,传承一方浓缩的历史与文化;因为脍炙人口的歌谣,预示独特的人文与共性。

老街是宁静的老街。人和物悠然地享受着冬日暖和的阳光,偶尔能遇到步履蹒跚、神态定然的老者,铁匠铺子传来的叮当声敲打着叮当的节奏,蜿蜒的街道上颜色纷乱的鹅卵石被岁月打磨得铮亮,夹杂其间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图案静静地数着古往今来的贫穷与富贵,令人偷笑的算命先生悬挂的是信息预测研究所的招牌,古老理发铺子里的师傅忙着大半闪亮的光头,透过幽深的小巷可以远远地看见树尖摇曳的残叶,被新城遗弃的孤独使得这里更显得偏安寡静,被迫留守的老人使得老街显得更加苍老孤寂。

老街是雅致的老街。这里的建筑风格和气质透着明清时期的韵味与雅致。沿着街道高低错落,用石条和木板砌成的两层房子被年代刮去了暗红,鳞次栉比的青瓦灰墙显得朴实与庄重;残剩的飞檐阁楼、雕梁花窗和大型石条暗示着曾经的典雅与辉煌;下安寺豪华壮观的外形和大气精致的内设写照的是儒雅与兴盛;书写遒劲、字体繁华的楹联门匾,遗传的是文雅与素养;晾晒的油面、硕大的酒缸和特别的口音延续着古老的品牌与淳朴。

老街如同卧龙曲躺在漳河的北岸,由东往西逐渐升高的地势把老街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龙头由西向南守望着远去迷漫的盆地和青黛尽染的山梁,就风水而论,你依稀可以推定“坪坝”的由来和这里古代曾国都城取名“西阳”的地理雅意。

老街是残破的老街。老街真的很老了,她已不堪岁月的颠簸与跌宕。她的残破无处不在,她已经是满目的残照与没落:残垣断壁、班驳脱离、锈蚀的门窗、风蚀的泥墙、欲坠的牌坊、凹凸的瓦垄和老朽的脊梁。“拥护蒋主席,巩固大后方”的标语口号让人想起了蒋家王朝的败落,水星城门的遗址让人感叹潮落的人气。老街就如同被书虫子肯吃过的老典籍——昏黄而残缺!老街就如同被敲破的古董——贬值而扫兴!老街因残破而美,因残破而更加珍稀!

老街有过曾经的昌盛:十里的桃花,如林的客栈,鼎沸的码头,云集的商贾。大河往来帆船号子不绝,风雨兼程马蹄驼铃入夜。晨钟晚唱,香火袅袅;晓风残月,杨柳依依。豪族显贵,下里巴人漫步街头的是油纸伞与丁香花的柔情;酩酊洒落的银子,方言不同的鼾声给人以许多的遐想与恍惚!老街极有可能因水而兴,因水而落!
老街是文汇的老街。历史的文化,沉积融合在这里。陪伴老街的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孔子文化、绿林文化和老酒文化散发着千年的气息,曾侯壶、云雷纹觚和曾太师鼎只是青铜器重见天日的冰山一角,翻车潭、晒书台和夫子庙是饥饿的孔子醉倒在漳水河畔的一段假设,也是这里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原始民风。
坪坝老街酒有茅台之味、五酿之醇、稻花之香和黄鹤之烈。坪坝人接客待友以三钱之杯,有端杯三盏酒、事事如意、五子登科和六六大顺之说。我可以这样理解这里的小酒文化:积小酒可以成大醉,积小礼可以成大礼,积小德可以成大德,积小富可以成大富,积小雅可以成大雅,积小步可以成千里。
这里有段或褒或贬的顺口溜:“奸黄皮,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三个汉川佬抵不上一个天门佬,十个天门佬抵不上一个坪坝憨,买张膏药择大小,买合药丸数多少,买个棺材搭个小。”坪坝人获此评价不简单!

我走过老街仿佛在历史中飘忽了一回。浮躁的心情在宁静中散落,思考的冲动在雅致中崛起,联想的脚步在残破中起伏,我似乎又有了许多的收获!

我走过老街仿佛把乡情又朗读了一遍,时光的逆转浸染的是骨髓,生硬的文字封存的是记忆,平仄的酒味迷醉的是夜晚,我又有了一次假日的流浪!
再见坪坝!晚安老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