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一味活血化瘀!中老年血小板增多症中医治疗思路是怎样的?

 分享血液病知识 2024-05-13 发布于福建

在中医大夫的眼中,年轻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与老年患者在证候特点上有很大不同。老年患者多正气不足,精气渐衰,肾、肝、脾三脏亏虚。

站在医者角度上,血小板增多症除了个体病情的差异,也存在年龄之间的不同证候特点。根据病例统计此病多见中老年年龄阶段,围绕正气不足,精气渐衰,肾、肝、脾三脏亏虚为治疗切入点。

不能一味活血化瘀!中老年血小板增多症中医治疗思路是怎样的?

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好发于50~7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60岁,老年血小板增多症的病机以肾虚血瘀为主,或兼有脾虚,或肝弱,总属虚中夹实之证,与年轻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病机以标实为主有较大区别。

在临证方面,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或有脾肾气虚的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腹胀纳呆,大便溏薄,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之证。或伴有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肢体麻木,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皮肤干枯,舌红少苔,甚者光红无苔,脉弦涩或细数等证。

了解治疗思路——中医如何治疗中老年血小板增多症?

治疗宜攻补兼施,标本兼顾,补益肾、肝,脾三脏,兼以活血化瘀。或补益脾肾,温阳益气。或滋补肝肾,清热降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以及加减药方,不能一味应用活血化瘀药,或破血逐瘀药。

由于脾肾亏虚,易于合并水湿、痰浊内阻者,又当辅以温阳利水、祛湿化痰之品。再者,在中老年患者,不宜过多应用破血逐瘀和燥血之品,以免伤正。

综上,中医治疗中老年血小板增多时要结合病人的体质特点,在化瘀的同时兼顾益肾,健脾,补肝,以标本兼顾,扶正化瘀,使正胜则邪消,但无瘀滞之理,方能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原文转自病友交流公众号:MPD病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