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理·芒格说: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足够了!

 激流一舟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一起感受匀速进步的美好~
 
这是蓝澜日更写作的第132天

本文2350字,预计阅读时间:4.5分钟 文/蓝澜 
图片

今天本来想写周复盘,但上午临时决定去拍孕妇照,一天都在外面,回来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回来后,有点累,躺了一会儿,基本没睡着,脑子里全部是今天没有完成的学习。

于是,起来开始学习。

做完阅读和饮食知识分享,就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吃完晚饭,收拾一下就21:00了。

按照往常周复盘的惯用时长(2-4小时),做完周复盘,今晚一定又会晚睡。

最近,阅读写作分享和日更写作这两件事又出现了时间不固定的情况。

关于“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反思,我已经多次在写作和复盘中提到。

我翻了一下公众号,已经有5篇文章和复盘提到:

时间管理上遗漏的重要一条:人果真是要撞南墙,才能真正悟到!

2024年10周复盘:不用害怕,因为你不可能失败!

2024年4月继往开来(2):梯子搭错了,爬得再快也没用!

2024年5月计划(2):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拒绝慢慢改变!

407天后,再度升级日复盘模板:好看又好用!

这种重蹈覆辙的情况,过去让我经常会有挫败感。

我会羞于再在复盘中提及,我会对自己失去耐心,乃至于放弃进步,蒙混过关。



图片

人的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

过去我总认为,人的进步是一蹴而就的,没有波折,没有进一步退两步,即便有,如果太多,也是不正常的。

因此,当我学习一件事或者养成一个习惯,出现旧有模式的反复时,我就会产生挫败感与自我批判,失去修正和前进的耐心。

比如,我一直在寻求科研和业余写作的平衡,至今仍然在摸索和迷茫中。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虽早早发现这个问题,但尝试解决却难以短期解决时,我就渐渐放弃了。

又比如,2个月前,我就意识到自己难以“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导致效率低下。

但,我没有足够重视,反而想要在旧有模式的反复中,淡忘和忽略这件事。

还比如,我发现自己拖延做事,没有提前做事的习惯,经常赶在Deadline之前完成。

每次都会痛定思痛和悔过,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

这种认知和引发的行为,会让我在很多事情上浅尝辄止,短期内做不到,就得出“此路不通”或者“自己不行”的结论。



图片

然而,今天我却似乎意外平静了。

我是在整理分享知识星球能量图片时,发现答案的。

图片

这张图片我其实很早就看到了,但是当初我并没有什么感觉。

而今天,因为阅读写作分享、日更写作再度拖延,我脑子里过电影一样,想起自己最近几个月高频复盘出现的问题。

高频复盘,让我意识到,过去几个月我想做到的任何事情,没有一件事是一蹴而就的。

无论是最终做到的事情,还是至今还没做到的事情,它们都有一个曲折反复的达成过程。

比如,早起这件事。

我从春节期间就开始挣扎了,但直到最近一个月,我才实现无痛早起(丢掉闹钟自然醒)。

对于早起,我一直没有放弃,一边阅读前辈经验找方法(比如,《早起的奇迹》《认知觉醒》《4点起床》等),一边实践和改进。

比如,日更写作这件事。

过去一年,断更好多次,今年我仍然想要学到这件事。

目前,虽然连续做到了4个多月,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仍然不断觉察到自己的痛苦和不稳定。

我还处在一个形成稳定日更写作的习惯养成中。

还比如,上面说到的“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习惯,我还处于一个屡战屡败的情况。

但是,已有的成功经验让我更加有信心持续去努力,去优化,乃至做到这件事。

有段话这么说:

人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他们拒绝慢慢改变。

时至今日,我发现这其中的“慢慢”不仅是缓慢,其实还会一波三折。

它让人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再多一点耐心,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图片

我曾经就是一个急功近利,希望一蹴而就的人。

因此,我的微信签名长期设置为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久天长的积累。


保持耐心,日积月累,是我的目标状态。

如今,我发觉自己在靠近这个状态。

因此,我在越来越多地做到一些事情。

查理·芒格老先生说: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变得厉害,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只需要细水长流,保持一点点聪明即可。

我的一点点聪明,可能就是那一点点耐心——

保持复盘,持续觉知,不断直面自己的问题,不给自己蒙混过关的计划,不断提醒自己去解决。

亲身实践的好处是产生一手经验,因为人都倾向于相信自己。

任何道理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自己亲自实践和验证的经验和道理,才会让我们笃定行动。



图片祝,
多给自己一点耐心,
长时间里,
保持一点点聪明!
图片


图片

END

作者简介:我是终身成长的蓝澜,985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专注自我提升,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融洽、专业与爱好的和谐共生。每日运动,每日复盘,每日阅读写作,希望通过持续输出提升自己,也希望能够给有缘的你提供价值。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