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花小鼠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1649年(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刚刚继位不久的朝鲜王国第十七任国王,孝宗李淏就召见群臣,提出了自己雄心勃勃的“反清复明”计划。孝宗国王说:“吾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清朝)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

要知道此时大明崇祯皇帝已经自挂东南枝五年了,而朝鲜更是早就正式宣布臣服大清十几年了,何以这位年轻气盛的新国王一上来就想要光复大明呢?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孝宗李淏画像

这就要从明清两代对待属国朝鲜的不同态度来说说了。

虽然有明一代,朝鲜也是大明藩属,但是由于高度的文化认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共同价值观),即使朝鲜王国自己的史家也说朝鲜与明朝,名分两国,实似一体。除了按照定例的常规朝贡外,大明充分展现了自己泱泱大国的气度,基本上没有对朝鲜提出过什么额外的索求。更不消说,还在朝鲜几乎全境沦丧于日本之手时,毅然发兵,经过艰苦血战帮朝鲜复国。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使者在大明朝廷。朝鲜应该是和明朝关系最为密切的属国了,双方互动频繁

因此,朝鲜上至国王,下至普通读书人,无不高度认可大明的宗主地位,各种场合反复说大明犹如吾父,是真心实意地感激拥戴大明。这种共同价值观(儒家伦理)加血盟(援朝抗倭战争)构筑的大明和朝鲜邦交友谊,无疑是极为牢固的——比今天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还要可靠!这从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后,朝鲜国王光海君因为恐惧而决定联络投降后金,结果被视大明如父母的臣子群起而废掉一事就可以看出来。朝鲜的大臣们给出的废黜国王的理由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阴怀贰心,输款奴夷(后金)”,可见对大明的忠诚已经灌输到了每一个朝鲜人的意识里,哪怕国王想违背都不成!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倭军。万历抗倭战争使朝鲜上下无不对大明感恩戴德

因此尽管当满洲女真人的后金崛起后,随着后金(后来改名大清)对明朝作战的不断胜利,直到彻底截断了明朝与朝鲜的陆上联系通道,并把目光转向朝鲜,于天启七年(1627年)出动八旗劲旅越过鸭绿江扫荡后,朝鲜国王只好屈膝投降,宣布不再认明朝为老大,改认大清为新的带头大哥。但是这不过是在女真人武力压迫下的无奈之举,于朝鲜人心中何尝认可过女真这种蛮夷!

而以皇太极为首的大清贵族们,脱离奴隶制部落生活未久,想当然地把朝鲜的降顺视为愿意给大清为奴为仆,可以必须而且应当是心甘情愿满怀欣喜地满足大清的予取予求,表现出十二万分的诚意才行!因此,双方难免在关于贡物等一系列问题上来回扯皮,打起了文书往来官司。朝鲜方面固然是摆困难讲道理顺便表达自己虚伪的忠心,而大清皇帝的书信则没有一点大明那样的天朝气度,动辄气急败坏,威胁耍横,让人瞠目结舌!简直难以想象这是两国皇帝国王间的通信,而不是一个黑社会老大给小弟的书信!这样的皇帝,又如何能让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朝鲜君臣们心服呢?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曾任朝鲜国王的光海君因为企图投降后金而被臣下废黜并流放老死济州岛。图为光海君的坟墓

不信?我们且来看几封这种书信!

1,皇太极天聪二年(1628年)。上一年大清刚刚出兵朝鲜饱掠而归,转过年来就以主人的身份理所当然地要求朝鲜速速进贡大批稻米。为此,朝鲜国王李悰(正是开篇所说孝宗国王的父亲)遣使者致书皇太极,毫不客气地指出“(上一年)兵兴之后,八道骚动,仓库一空”,由于清军的残酷烧杀抢掠,致使朝鲜西部地区“余民无多”、“清川(江)以西,鞠为茂草”。所以,“我国(指朝鲜)于贵国之事,非不欲竭力,而计无所出”,“第创残之余,喘息未定...焉得复有粜卖之谷耶?”总之,我朝鲜被你祸祸了,元气未复,你怎么好意思还找我要粮食?

对此,皇太极勃然大怒,奴隶还敢跟主人讨价还价?而且你真的没有米吗?圣明如皇太极,怎么会不知道朝鲜虚实!他当即回书,直接指出:“你说你国刚遭受兵祸,平安、黄海二道,残破已极。但是这都过了一年了,还没恢复吗?再说,你朝鲜又不是只有这两道,其余六道不是还完好吗?怎么敢跟我说没有粮食!”

呵呵,只能说这贼人把客户家里情况真是摸得门清啊,想不拿出来都不成!朝鲜国王接到这书信也无奈了,只好拼凑了三千石粮食送来——没办法,这贼人门清啊!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皇太极:老子又没把你八道领土全霍霍了,叫什么穷!

2,天聪五年(1631年)。这年因为朝鲜送来的贡品数量不足,引得满清大为不满。在皇太极的朝堂上,满洲贵族英俄尔岱公开指着朝鲜使臣的鼻子大骂:“当年因为你们帮助明朝,所以我国出兵打你,你们的大小官员都被我大军抓获,城池土地皆为我有!后来我们想想,还是宽大为怀吧,就把俘虏官员和城池土地都还给了你们国王。这是多大的恩情啊!比山高比海深不过分吧?你们就这样报答我们的大恩吗?你们享受了我大清让你们保住性命、保全领土的大恩,还敢减少贡物?”

皇太极也是毫不客气地亲自写书一封叫使者带回给朝鲜国王,让其“反省”。其中竟然赤裸裸地说道:“我知道你心里还想着前任(大明),暗通情谊。呵呵!你如果还想跟大明过,那就别怪我把新近投顺我的十万蒙古流氓无赖派到你家里去(皇太极的原书就是写的“蒙古无赖者”,可不是我杜撰奥),他们可是饿得两眼发绿呢,且看你如何应付!”

十万蒙古壮汉啊,估计朝鲜国王看到这书子都得菊花一紧。还能怎么办?赶紧再送一批贡品给大清呗!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王国时期百姓生活场景

3,天聪七年(1633年),因为大清要对朝鲜强卖人参,又引起了清国和朝鲜之间的一场外交风波。原来当时大清要求朝鲜开放互市,以利清国获取所需物资。但是朝鲜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衣食用度基本自给自足,而大清尚未入关,还只不过是僻处东北一隅,并没有什么朝鲜需要的东西。特产嘛,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长白山的人参了!于是大清不管三七二十一,强令朝鲜在市场上包销大清的人参,而且指定了价格,要十六两银子一斤!

这让朝鲜叫苦不迭,16两银子一斤,简直是天价,这不抢钱吗?于是朝鲜方面委婉地表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人参,看在您是老大的份上,让我买也就买了吧,但只能最多9两银子一斤,再贵我可买不起了!

为了钱,皇太极也真是不要脸面了,直接指出:“休说你国人参无用。你不会卖给前任(大明)吗?要不是老子和明国为敌,何用经过你转手!明国士大夫们可都爱喝参汤,所以这种生意我们两国都能大大获利!如果你们真的跟前任断了往来,我只卖你1两银子也行啊!现在我们一起赚大明的钱,你还跟我计较什么价钱!”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人意识中的满清,始终是图中这种蛮夷形象

但朝鲜此后数年,仍然一再对被迫包销东北老山参一事叫苦不迭。朝鲜方面多次称因为明朝不要人参,导致大量滞销,损失惨重,因此苦求减免包销满清人参的数量。对此,皇太极也来了牛脾气。明朝不要你的人参是吧?那明朝士大夫们喝的参汤是哪里来的!孤证明给你看!

说干就干,他询问俘虏的汉人,得知“(朝鲜)王船50艘,每年春秋二次.(前来贸易)...(朝鲜出售的)人参一斤,售价二十两”。皇太极洋洋得意的把俘虏的原话全部写在了给朝鲜国王的书子中,以示自己的洞烛之明。末了,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告诉朝鲜国王,这包销东北人参的差事,非你莫属!别BB,再BB就卖你20两银子一斤!

估计朝鲜国王要看着满地的人参哭晕在厕所里了!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大清在沈阳简陋的故宫(可能还没有朝鲜王宫壮观吧)

4,皇太极天聪七年(1633年),大清再次要求朝鲜进贡大量金银犀牛角等物品。朝鲜自然是再次叫苦,表示无法缴纳。皇太极气不过,心说好你个朝鲜,有你这么当奴才的吗?一点奴才的觉悟都没有!他亲自写信,用的是他一贯的直白风格:“至金、银、牛角,贵国以不产为言。非不产也,吝也!”直说了吧,你哪里是没有这些东西,不过是吝惜小气不肯给寡人献出来呗!

随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诚意衰矣,王其熟筹之。”小弟啊,你的诚意不足了,好好想想,不要惹大哥我生气奥!

同时还不忘挖苦讽刺一下朝鲜国王,以显示自己的洞明一切,不可欺瞒:“你们近来进贡的绸缎布匹可是粗恶不堪啊!我只是顾及两国情谊份上没有说而已。你自己看着办!”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王国时期的八道区划图。今天半岛南北双方仍然大体沿袭了这种划分

总之,史料中这段时间清朝和朝鲜之间类似这样的龃龉还有很多起。一方面固然是满清的贪得无厌大大增加了朝鲜的负担,另一方面则显示出此时朝鲜仍然心不忘明(如皇太极曾带试探意味地命令朝鲜给清军提供数十艘战船以备攻明之用,对此朝鲜坚决拒绝了)。即使清朝方面也知道私底下朝鲜依然与明朝有信使往来。凡此种种,终于导致了1637年皇太极再次起兵侵略朝鲜(朝鲜方面称为丙子胡乱)。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韩国人拍摄的反映丙子胡乱的影视剧照

八旗劲旅一路烧杀,所向披靡。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直打下了朝鲜王国的都城汉城,逼着朝鲜国王李悰跪在皇太极面前,行了奴隶一样的三跪九叩大礼(朝鲜国王心里那个恨可想而知),这才洋洋得意的带着掳掠来的无数子女玉帛撤兵回国——说句题外话,几百年后韩国人拍了部电影《南汉山城》来表现当时朝鲜军民的坚决抵抗清军。其实哪有什么坚决有力的抵抗?朝鲜军队完全不是风头正劲清军的对手!史书记载,曾经,一队八旗兵在平壤城外和一队朝鲜军队作战,战斗的结果是朝鲜军队被杀200余人,清军仅阵亡两人(和清军屡战屡败的明军是不是突然就感觉腰杆直了?有种委员长在岛上看美军被志愿军暴揍的爽感?)!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韩国人绘制的反映南汉山城坚决抵抗的画作。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

在迷信武力的皇太极等清朝贵族一边,自大的以为连续两次遭受重大打击后,朝鲜必不敢再有任何异心,必然彻底臣服大清了。于是此后对朝鲜的各种索求更加贪得无厌了,从粮食布匹到美女乐队,无所不求。以至于当洪承畴被俘降清后,亲见盛京的满清贵族们几乎家家都有朝鲜使女或妾侍,皇太极自己宫中就有一队极为貌美的朝鲜舞女,此时还不产大米的关外,八旗兵将的家里也都吃上朝鲜大米饭了——天知道大清要求朝鲜王国进贡了多少女子和粮食!

“朕的人参就得十六两银子一斤!”看朝鲜给大清当小弟有多憋屈!

朝鲜王国女子不知被满清掠去多少!

可是仅靠武力只能表面上压制住对方,其实恰恰足以增加朝鲜方面心底深处对满清的仇恨。毕竟,有谁会心甘情愿的年年把无数子女玉帛送给异族之人享用呢?一向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虽然力不能抗而被迫从此臣服于大清,但在心底深处始终耻于给清朝做奴才,从来就没有过皇太极所要求的奴才的自觉性!虽然打不过你有些憋屈,但我要表达不满也有的是办法!

此后朝鲜方面一改明朝时期沿用大明各朝皇帝年号纪年的做法,直到朝鲜王国覆灭为止,纪年一直只使用干支纪年,绝口不提清朝历代帝王的年号。而在朝鲜民间,甚至一直沿用崇祯年号,直到崇祯265年!据说在朝鲜王宫中,每逢明太祖、万历皇帝和崇祯皇帝的忌日,国王都会悄悄祭祀——真是心不忘明啊!所以朝鲜孝宗国王才会公然对群臣说出要起兵复明的话,而民间更是到处都有纪念崇祯皇帝的香火。唉,要是崇祯当国破之时从天津卫登船前往朝鲜避难,没准朝鲜国王都会自动让位,举国奉崇祯继续抵抗清朝呢!那时,从朝鲜和江南两面发兵,又会是怎样一番天下格局呢?为之一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