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代明的全貌

 dongchang 2022-07-26 发布于河北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满清占据的主要地盘只有一个辽东。

当时满清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南有大明,这三股势力从综合实力而言都比满清强大。

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征服辽东的主要是以暴力手段实现,所以许多辽人走向了他的对立面,给毛文龙为代表的游击力量制造了广阔基础。

因此,皇太极初期的满清真可以称得上四面受制。

只要不能走出这种战略困境,无论有没有宁锦防线,满清也无法占据辽西的宁锦地区。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早期努尔哈赤多次有机会占领锦州,却都无一例外主动放弃了。

熊廷弼、高第面对清军进攻时都曾直接退回山海关,但努尔哈赤并没有趁势占据辽西锦州等城池并派兵驻守。

到崇祯初年,皇太极依然采用了类似努尔哈赤时期的战术,经常跑到宁锦防线来溜一圈,并未摆出一副攻城略地的架势。

从这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去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当时满清根本没有夺占锦州及锦州以南地区的想法。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只要满清无法走出这种地缘战略困境(东边受制于朝鲜、西边受制于蒙古、海上受制于以毛文龙为代表的游击力量),不管有没有宁锦防线,满清也无法威胁大明帝国。

反之,只要满清走出了这种战略困境,明帝国死守着所谓的宁锦防线,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从理论上讲,明朝战略上之所以把边防线延伸到山海关以北400里的锦州,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满清走出这种战略困境。

即屯兵锦州的明军主力可以对满清构成巨大的威慑力,在这种威慑力之下,皇太极不敢肆意进攻朝鲜和蒙古。

但是很不幸,高举“城墙配大炮”战术的明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与八旗骑兵一较高下的野战能力。

虽然明军将重兵驻扎在了锦州-宁远一线,但并未起到制约皇太极对蒙古、朝鲜用兵的效果。

天启七年,满清对朝鲜展开了为期半年的大规模战争。

面对满清凌厉的攻势,朝鲜自然紧急向大明帝国申请救援;于是执掌朝政的魏忠贤就让袁崇焕从锦州率军,给满清玩个围魏救赵。

基于魏忠贤的战略构想,只要明军从锦州大举进攻满清的老巢,满清肯定没有心思继续进攻朝鲜了,至少会撤军。

甚至好一点预期,如果满清后方十分空虚,那么明军从锦州出发直取其老巢,定能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九千岁老人家的战略构想,以空对空的说,应该没有问题。

问题是,他太高估明军的战斗力了。

当时坐镇辽东的袁崇焕上书朝廷称:

满清总共有20万大军,目前派出10万军队进攻朝鲜,老巢还留守10万军队。我们锦州一线的兵力根本不占据优势,所以您说的战略构想,无法执行。

(“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

最后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袁崇焕无奈之下派出九千军队,到锦州城不远处转了一圈然后就回来了,类似《西线无战事》中法国人的操作。

(会朝鲜及毛文龙同告急,朝命崇焕发兵援,崇焕以水师援文龙,又遣左辅、赵率教、硃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到此为止,满清的战略困境得到基本缓解,因为朝鲜向满清臣服了。

朝鲜向满清臣服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以毛文龙为代表的海上游击力量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效果大减。

辽东明军成也大炮,败也大炮

崇祯元年,皇太极故技重施。

满清抓住蒙古内讧的机会,一举将蒙古最大实力派林丹汗(察合尔部首领)击败,紧接着与邻近的几个蒙古部族建立起盟友关系。

到此为止,满清的战略困境就算基本解除了。

因为收服蒙古之后,清军便可以肆无忌惮的绕过宁锦防线,不断深入大明帝国的腹地。

而明帝国虽然一直控制着宁锦防线,但既不能改变满清对朝鲜、蒙古成功渗透的事实,又不能对清朝辽东大本营构成一定的军事压力(让满清顾忌宁锦军队的存在,不敢率军事主力远征),只能眼睁睁看着满清逐步走出战略困境。
这种背景下,宁锦防线战略上的作用开始大大降低。

回顾历史,明末这段围绕宁锦防线战略用途的争论实际上被所谓的宁远、宁锦大捷给遮盖了,使得大家通常不愿意去合理的看待明清战争的全景。

其实从崇祯初年开始,清军之所以敢于一再深入大明帝国腹地,主要即由于朝鲜、蒙古、毛文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在满清没有重创蒙古林丹汗前,长城防线的安全很容易得到保证,清军无法轻易接近西部的长城关口;此时宁锦防线的存在的确可以保证大明帝国腹地的安全。

事实上,即便没有宁锦防线、只拿出山海关来据敌,明朝腹地大概率同样安全。

可当满清重创蒙古林丹汗后,相当于将势力范围向西又开拓了上千里;这种背景下,整个长城防线自然成了一个破烂的篱笆。

因为被动的防守长城防线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再多兵力分散于上千里的防线上也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

整个蓟门一线关口有近百个,这得需要多少军队驻守呢?

概括一下。

对于大清而言,得天下的步骤大致为“辽东之战(努尔哈赤打下基本盘)→征朝鲜之战→征蒙古之战→松锦大战”。

与朝鲜和蒙古的意义相比,史书中浓墨重彩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并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


夫用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

按道理讲,当清朝统一长城以北地区后,明帝国应该重新思考北部边防问题。

不过崇祯年间腐朽的官僚政治,已经让明帝国不再具备这种思考与变通的能力。

多年下来,牵扯甚广的辽东军事集团在朝中有了巨大的政策影响力,他们一边无限神话宁锦防线,一边日复一日消耗朝廷宝贵的饷银。

对于庞大的帝国而言,政策都是拥有惯性的。

太平盛世到也罢,无非是从上到下受点损失;可一旦到了关键节点,往往容易酿成大祸。

于是大家看到,面对满清战略上的突围和崭新的进攻方式,明帝国永远都是这种鸵鸟战略——坚守几座有限的城池,任由敌人肆意蹂躏城外的地方,等待清军抢够了自然会撤军。

不过相对于明朝的保守,意识到形势变化的皇太极很快制定出了2.0版的对明作战方案。

他重新将目光放到了锦州身上——围点打援。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仗。

此番彻底解除后顾之忧的皇太极没有采用明军熟悉的“机动打法”,而是深沟高垒,将祖大寿驻守的锦州城团团包围。

清军的战法转向围点打援后,宁锦防线积攒多年的问题立即暴露——明军主力救锦州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不救锦州,锦州肯定会被困而亡的。

而救锦州的话,意味着明帝国军事主力需要跑到关四400里的地方与满清打野战,多么让人感到绝望。

实际上,满清没有经营好长城以北的时候,是不可能对锦州志在必得的。

因此之前明军拖一拖、耗一耗,便能确保锦州的安全——宁锦大捷时皇太极围攻锦州仅20多天就率军撤离了。

可到了松锦大战时,皇太极一围一年多,丝毫没有撤军的意思。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皇太极在围攻锦州几个月后灰头土脸撤去,锦州城里的明军再象征性追击一下,这对明帝国而言肯定是一场比宁锦大捷更辉煌的胜利。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皇太极铁了心打持久战,明朝该怎么办呢?



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明朝决定由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八镇总兵、步骑十三万精锐,“刻期出关”,会兵宁远,以解锦州之围。

难以想象,明朝竟然在帝国灭亡前夕倾国力跑去关外400里的地方与清军打了一场艰苦的“客场作战”。

最终,明朝最强大的一支野战部队被清军团灭在了锦州一线。

从此,松锦大战与《明朝末年的疫情》一起,成为后世经久不衰的谈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