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54)满清的战略困境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1-10-26


(154)满清的战略困境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满清占据的主要经济区,只有一个辽东。

当时的满清,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南有明帝国。这三股势力,从综合实力而言,都比满清强大。

更主要的是,满清在征服辽东的同时,主要是以暴力手段实现,所以许多辽人走向了他的对立面,于是给毛文龙为代表的游击力量,制造了广阔的基础。

皇太极初期的满清,真可以称得上四面受制。因为东面有朝鲜、西面有蒙古,南面有明帝国;从海上还得面对毛文龙的游击力量骚扰。

只要满清不能走出这种战略困境,不论有没有宁锦防线,满清也无法占据宁锦地区。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曾攻克过锦州,却都主动放弃了。

熊廷弼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直接就退到了山海关。但是,努尔哈赤也没有趁势占据没有明朝驻军的锦州。

高第面对皇太极的进攻,也是直接放弃了锦州。但是,皇太极也没有趁势占据锦州。

崇祯皇帝上位时,明朝再度放弃了锦州。但是,皇太极依然没有趁势占据锦州。

从这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去看,我们自然会发现,当时的满清,根本无夺占据锦州;锦州以南的地区,更不用说了。

只要满清无法走出这种战略困境(东边受制于朝鲜、西边受制于蒙古、海上受制于毛文龙为代表的游击力量),有没有宁锦防线,满清也无法威胁大明帝国。

反之,只要满清走出了这种战略困境,明帝国死守着所谓的宁锦防线,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从理论上,大明帝国之所以把边防线延伸到山海关以北400里的锦州,就是为了阻止满清走出这种战略困境。

从理论上,锦州的明军主力,会对满清构成巨大的战略威慑力;在这种战略威慑力下,满清军队根本不敢肆意进攻朝鲜、蒙古。

只要做到这一点,满清就永远无法走出三面受敌的困境之中;从而给海上的游击力量,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但是很不幸,丧失了野战能力的明军,而且高呼城墙大炮战略的明军,虽然驻扎在了锦州一线,但是已完全丧失了这种战略威慑力。

天启七年,满清对朝鲜展开了为期半年战争。

面对满清的进攻,朝鲜自然不断向大明帝国申请救援;魏忠贤就让袁崇焕从锦州率军,给满清玩个围魏救赵。

基于魏忠贤的战略构想,只要明军从锦州大举进攻满清的老巢;满清肯定就没有心思继续进攻朝鲜了。

甚至,基于魏忠贤的战略构想,满清军事主力现在大举进攻朝鲜,后方肯定非常空虚,只要明军从锦州大举进攻满清的老旭,肯定能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魏忠贤的战略构想,以空对空的说,应该没有问题。问题是,他太高估明军的战斗力了。所以,袁崇焕当时就告诉魏忠贤说,满清总共有20万大军;他派出10万军队进攻朝鲜,老巢还留守10万军队。我们锦州一线的军队,根本不占据兵力上的优势,所以您说的战略构想,根本无法执行。

袁崇焕奏言:“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

最后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袁崇焕就派出九千军队,到锦州城不远处转了一圈,然后就回来。

会朝鲜及毛文龙同告急,朝命崇焕发兵援,崇焕以水师援文龙,又遣左辅、赵率教、硃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到此为止,满清的战略困境,就得到了基本缓解,因为朝鲜向满清臣服了。

朝鲜向满清臣服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毛文龙为代表的海上游击力量,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后勤被养基地。因为臣服满清后的朝鲜,自然不敢再对毛文龙为代表的海上游击力量,提供后勤补养了。

崇祯元年,满清抓住蒙古内讧的机会,一举把蒙古最大实力派林丹汗(察合尔部首领)打得西逃了,并且与邻近的几个蒙古部族,建立了盟友的关系。

到此为止,满清的战略困境,就算基本解除了。

更主要的是,满清取得这种胜利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绕过宁锦防线,不断深入大明帝国的腹地了。

明帝国虽然一直控制着宁锦防线,但是既不能改变满清对朝鲜、蒙古成功渗透的事实;又不能对满清构成一定的军事压力(让满清顾忌宁锦军队的存在,而不敢率军事主力远征),本身意味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清会逐步走出战略困境。

而袁崇焕复出后,又给满清送了一份大礼,那就是把毛文龙杀了。

到目前为止,满清终于从四面受制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因为长城以北的敌人,都被满清基本解除了。现在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大明帝国了。

在这种背景下,宁锦防线终于开始变得形同虚设了。

因为明末的这段历史,被所谓的宁远、宁锦大捷遮盖了。所以我们通常都不愿意去看明清战争的全景。

其实呢,从崇祯初年开始,满清敢一再深入大明帝国腹地,主要是因为朝鲜、蒙古、毛文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在满清没有重创蒙古林丹汗前,长城防线的安全很容易保证,因为满清无法接近西部的长城关口。

在这种背景下,宁锦防线的存在,自然可以保证大明帝国腹地的安全;事实上,没有宁锦防线,也一样可以保证明帝国腹地的安全。对此只要看一下,大明帝国一会修建宁锦防线,一会放弃宁锦防线,长城以南都非常安全可以看出来。

问题是,当满清重创蒙古林丹汗后,就等于向西部地区又开拓了上千里,在这种背景下,整个长城防线,自然成了一个破烂的篱笆。因为被动的防守长城防线,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再多的兵力,分散于上千里的防线上,也会出现兵力不足的事实。

要知道,所谓的蓟门一线,并不是山海关那种狭小的关口,整个蓟门一线,关口就有近百个。袁崇焕率领十五万大军,保证一个关口(山海关)的安全,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级神将,蓟门一线近百个关口,得需要多少军队保证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明帝国本来应该重新思考北部边防问题,但是,腐朽的官僚政治,已让明帝国不具备这种思考能力了。相反,他还会变本加厉的神话宁锦防线。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否定宁锦神话,明帝国应该如何做呢?不论怎么做,也需要明帝国大规模的整顿军队,问题是,明帝国已丧失了这种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满清的进攻,明帝国永远都是这种战略。总而言之,坚守几座有限的城池,任由敌人肆意蹂躏城外的地方,反正敌人抢够了,就会撤军的。

这种麻木不仁的战略,只因宁锦神话的存在,遂变得非常了不起了。

因为按宁锦神话的说法,这一切是敌人无法突破宁锦防线的结果。否则,满清哪会抢够了就走呢?因为如果敌人夺取了宁锦防线,敌人早就想着征服明帝国了。

面对满清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的行为,明帝国采取的是一种漠视的、装聋作哑的战略,那就是什么也不管。

这种战略,只因为宁锦神话存在,遂也变得非常了不起了。

因为按宁锦神话的说法,这一切也是敌人无法攻破宁锦防线的结果。否则?满清哪会一个劲的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呢?因为,如果敌人夺取了宁锦防线,敌人早就大举征服中原地区了。

其实呢,在当时背景下,有没有宁锦防线;满清也会优先征服长城以北的;满清也不会制订大举征服明帝国的计划。

事实上,如果宁锦防线真有传说中那样重要,凭宁锦防线那种纵深四百里的防线,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因为只要满清攻打锦州,明帝国不救锦州自然不对,救锦州其实也不对。不救锦州,锦州肯定会被困而亡的;救锦州的话,意味着明帝国军事主力,需要跑到关四400里的地方与满清打野战,想一想,也会让人感到绝望。

满清没有经营好长城以北的时候,是不可能对锦州志在必得的。在这种背景下,明军拖一拖、耗一耗,自然能确保锦州的安全。

宁锦大捷时,皇太极围攻锦州20多天,就率军撤离了。

而在后来的松锦大战时,皇太极围攻锦州一年之久了,还没有撤军的意思。锦州还能守住吗?肯定是守不住的,因为城里的物资终究是有限的。

如果皇太极在围攻几个月无果后,就撤军走了,对明帝国而言,这肯定是一场比宁锦大捷更辉煌的胜利,问题是,皇太极就是不撤军,你叫明帝国怎么办?

在这种背景下,大明帝国能救援锦州吗?

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救援锦州,就需要明军主力到关外400里的地方,与满清进行大会战了。

最后,明帝国军事主力硬着头皮去救援锦州,结果,大明帝国最强大的一枝野战部队,就被满清团灭在了锦州一线。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毛文龙之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