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附定位图】孙氏腹针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新用户32494518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引用格式:祝鹏宇,李博镭,陶然,等. 孙氏腹针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J]. 中国针灸, 2024, 44 (2): 123-128.

图片

孙氏腹针

图片
图片

急性脑梗死(AIS)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AIS发生后,患者体内会释放炎性介质,加重缺血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西医目前常用溶栓、降纤、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法,但对减轻体内急性炎性反应的干预措施有限。研究表明,针灸具有改善AIS患者脑缺血、重塑神经元、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等作用。腹部肠神经系统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均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嵴,有着同样的神经递质,腹部神经元也与脑部神经元一样有调节神经活动的作用,因此腹部被称为“第二大脑”。两者还可通过迷走神经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机体行为及其他功能。孙氏腹针是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根据“腹脑学说”提出的一种全新针灸疗法,“腹四区”是大脑额叶运动区在腹部的投影,功能相当于大脑中央前回的运动区,针刺此区可治疗脑梗死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在临床实践中疗效显著。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控脑梗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失衡,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持续受损,起到脑保护作用。

目的:比较孙氏腹针联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0的影响。

方法:将8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头针、体针治疗,穴取患侧顶颞前斜线、合谷、尺泽、手三里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孙氏腹针中“腹四区”行电针刺激,予连续波,频率5Hz。两组均留针40min,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周治疗6d,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血清IL-1β、IL-10含量,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图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孙氏腹针联合常规针刺可以改善AIS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梗死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孙氏腹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在改善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更佳,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梗死后炎性反应、减轻脑损害有关。

根据AIS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脑为精明之府,总司全身一切生理功能和脏腑运转。顶颞前斜线是大脑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中枢在头皮的映射区域,针刺顶颞前斜线可以改善AIS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降低炎性反应。本研究表明,在针刺头部顶颞前斜线的基础上,辅以针刺孙氏腹针中“腹四区”,可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与以“神阙布气假说”和“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的薄氏腹针疗法不同,孙氏腹针是孙申田教授根据“腹脑学说”,参考《神经定位诊断学》中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在腹部选取穴位的针刺疗法。孙申田教授认为“脑腹同调”是干预AIS的一个重要临床治疗思路,通过针刺腹部穴区,调节、促进和改善大脑相应部位的功能,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本研究中,“腹四区”的功能对应大脑额叶运动区,是中央沟前方皮质运动区在腹部的投影,针刺该区可以促进受损大脑皮质功能重塑,改善患者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IL-1β和 IL-10之间的“平衡”调节是研究脑损伤、修复以及损伤后组织重构的理想靶点。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腹四区”后,观察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血清IL-10含量升高,提示腹针联合常规针刺可以调控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利于中枢神经功能恢复和重塑。本疗法可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使“失平衡”再平衡,这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极为相似。

炎性反应是AIS病理生理学重要组成部分,AIS发生后,坏死组织会引发脑梗死区域的继发性炎性反应,加剧急性期脑损伤,并且其反应程度与脑梗死体积直接相关。研究显示,抗炎疗法可以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炎因子IL-1β与抗炎因子IL-10是活跃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域的两种重要免疫细胞因子,研究表明AIS的发生及预后与二者的失衡密切相关。脑梗死病理过程中,IL-1β可诱导氧自由基形成,加快神经毒素释放,减缓脑血流灌注,上调促凝物质的表达,最终加重患者中枢神经损伤程度。IL-10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炎性反应消退,修复病变脑组织,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对抑制脑梗死后的炎性反应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对小鼠腹部腧穴进行电针,可激活小鼠腹部神经元产生抗炎作用;针刺腹部腧穴可以通过迷走神经激发胆碱能免疫反应,促进锥体外系运动调节中枢及部分感觉皮层灰质重塑。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FMA、BBS、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MA评分一定程度提示皮质脊髓束纤维白质损伤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可靠的衡量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其评分越低说明脑梗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越严重。下肢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在脑梗死的治疗中也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对“腹四区”施以电针刺激,能够调节AIS患者脑缺血后炎性因子水平,加快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的修复,恢复患者运动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