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游戏的“三国演义”中,最先出局的是顶级打工人 | 游戏干线

 电竞世界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5月6日晚,游戏圈技术大佬吴云洋(网名:云风)在个人博客上宣布,自己将要从阿里离职。至于离职的原因,云风表示在他看来,是因为“公司关停了 Ant Engine 这个项目。我感觉公司不再想发展自己的游戏客户端引擎,至少是不赞同我对于 Ant Engine 的发展规划。”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从开发自研引擎进入网易还拯救了《大话西游OL》,到今天因为对引擎开发存在分歧而离开阿里,目前为止云风的职业生涯概括起来就是“追求自由的技术宅“。

从英雄登场到黯然落幕

云风20岁时,在很多大学生还在混日子的年龄,就开发出了二维游戏引擎风魂系列。后来这个引擎被很多公司作为开发平台使用。

2001年入职网易之后,云风成为了《梦幻西游》《大话西游》这些网易的常青树网游的主力开发者。在《大话西游》的时代,云风的贡献有很多:他是《大话西游OL》客户端组最早的三位成员之一;也是他在《大话西游OL2》的开发中力推使用Lua4.0,从而规避了一代客户端不稳定+外挂门槛低的问题,将《大话西游OL2》推上了那时国产网游的巅峰。

自然,云风受到了丁老板的器重。在广州出差时,云风可以拿到丁磊的工牌,拥有网易大楼里最高的出入权限。在后来离开网易的时候,丁磊也曾两次亲自挽留。

第一次,云风接受了挽留和其他人一起孵化了网易在杭州的研发中心;第二次,因为不想“做管理超过搞技术”,云风最终选择了回绝丁老板离开网易。

不过,云风和网易的缘分不算完全结束了。因为在广州简悦成立的时候,他们创业的班底就是一群离职的网易中高层员工。

在推出了几个“良作有余,爆款不足”的产品之后,2017年广州简悦被阿里收购。阿里随后成立了灵犀互娱,正式染指游戏业务。

也正是在被阿里收购之后,云风再一次发挥了自己“技术猛钻,管理不干”的极客特质。主动退出管理层,退居二线,专门从事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

不用微信不用QQ,喜欢写blog的技术大佬

云风的技术深耕,最终在《三国志战略版》上开花结果。这款帮助阿里游戏在竞争中开阔天地的爆款能够取得成功,3D战场体验的流畅和多平台适配是重要的因素,其中云风主导的自研引擎代码功不可没。

现在,随着云风的离职,当年简悦创业时期的“三驾马车“(“叮当”詹钟辉、“老陈”陈伟安以及“云风”吴云洋)目前已经全部离开阿里/灵犀互娱。

到这里,似乎能够轻松拼凑出一个“阴谋论”的故事:

“资本家阿里卸磨杀驴,空降派在办公室政治中大获全胜,元老派拖着血光败下阵来,创业团队成果被资本大鳄鲸吞“。这是吃瓜群众很喜欢的那一型,但是现实毕竟不是戏剧,不是《三国演义》。当我们放下情绪和娱乐心态,用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云风的离职,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守城的资方与善战的极客

众所周知,游戏行业目前已经是一片红海。作为失去了先发优势的后来者,目前的阿里和灵犀互娱能够靠着一两个爆款在市场中扎下根基已经十分不易。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呢?腾讯有近乎垄断地位的移动社交触达,网易有老而弥坚的自研经典IP,其他头部厂商则占据了平台、圈层、出海等等不同的运营优势。对于阿里和灵犀互娱而言,目前他们还没有找到弯道超车的法宝,想要更进一步实际有些勉强。

于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内卷大环境当中,阿里和灵犀互娱选择守成的运营策略并无不妥:以《三国志战略版》为核心,做好现有产品的运营。

换句话说就是:不开新项目不梭哈,不懂怎么折腾就不折腾。对于阿里游戏短中期的盈利来说,绝对是不会错的选择。

那么,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云风的离职。云风离职的直接原因,是与公司理念不合,自己的项目 Ant Engine被关停。

实际上云风离职的本质是个人发展目标和公司大战略的激烈冲突。我们不妨认真想一想,一款自研引擎对一个游戏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研引擎主要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简要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保下限、提上限。

保下限,就是在拥有自研引擎的情况下,厂商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引擎授权费并规避一些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减少正在运营和研发的游戏的一部分成本。

而提上限,对于很多游戏公司来说,自研引擎一方面是开发技术积累,另一方面也是为日后的产品矩阵扩张去打地基。

在国内,很多厂商就算使用商用引擎,也会自己进行大量的“定制”。云风本人在博文中也提到:“最流行的游戏,《王者荣耀》《原神》等都声称对Unity做了极大的改造,几乎全部更换了其核心组件。”

而引擎自研门槛更高,难度更大,但一旦取得技术突破,获得的效果也将更加震撼。EA旗下的《战地》系列在大战场和结构破坏上打出特色,自家的寒霜引擎就是自信与底气。

从云风的博客里毫不吝啬对于诸如Unity、虚幻等商用引擎的称赞,以及各种对于尖端技术的热情分析,可以看出他对Ant Engine的规划是直指引擎技术上限的。

不过,对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引擎自研意味着什么,云风也有清醒的认识:“自研开发是个缓慢的过程,初期一定看不到回报,很可能失败,但一旦成功,收益巨大。”

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或许阿里游戏现在有更急迫的事情要做,无法再等到三五年后它带来的收益。”

在云风宣布离职之后,灵犀内部有消息人士透露,Ant Engine与主业务的关联并不是特别密切,公司依旧在继续引擎开发,不过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另一款引擎上。这款引擎的定位大概就是刚刚所说的“保下限“。阿里和灵犀互娱内部对它的期望,或许会围绕着“工期短”“成本低”这样的关键词。

无论对于人还是对于公司都是一样:失去了梦想还能活下去,但是失去了面包就不可以。所以云风离职事件当中的核心矛盾其实是,资方不愿放弃到手的利益,希求稳定的投资汇报,这是资本的基因;云风作为顶级技术宅,想要贯彻自己的理念,攀登下一个技术高峰也是人之常情。

双方都有自己无法退让的底线。既然注定背道而驰,不如互相给对方一点体面。双方走到和平分手这一步也是不易。

顺带说一点题外话,叮当在临走前,帮助“老同志”云风最后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公司层面推进了 Ant Engine 的开源,甚至为 Ant Engine 争取了一个包含美术资源的开发中项目,作为 Ant Engine 继续成长的土壤。可以见就算是资本为大的生意场,其中也并不乏温暖的人情。

打工人的天花板在哪?

本次事件当中的阿里与灵犀互娱兼具了“资本大厂”和“游戏新锐”两个身份,所以他们面对的困境也很有代表性。

一方面,作为大厂,他们的态度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或许正是目前很多大厂对待游戏业务线的某种看法:包括自研引擎在内的各种技术研发项目,不能直接带来收益,回报周期相比于推出新产品来说也太长了。比起虚无缥缈的未来,把握当下,保护既得利益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厂更加关心的。

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行业的“萌新”,在取得第一波成功之后,团队同样面临着”接下来,我们该往何处去”这个终极论题。面对未知的未来、内卷的环境、团队成员的分歧,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这是只能由实践带来经验抑或教训的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游戏行业,类似的分手戏码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上演。

裁员之后发现砍到大动脉这种情节,还是更加适合职场爽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也永远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天选的唯一。

更多时候打工人们会发现,就算自己挂着诸如“首席”“资深”这样看着眼花缭乱的头衔和职位,在资方眼中,大家都是一般路过打工人罢了。

强如云风这种财富自由到随时可以提桶跑路享受人生的江湖大佬,一旦离开了管理层,在资方面前依旧显得是那么孱弱无力,牵头的项目说没也就没了。

某种意义上这也给各位打工人提了个醒:交出管理权约等于失去话语权,在关键时刻往往会陷入被动。至于“上不了桌”的弊端和“安心做技术”的优势,就需要各位(尤其是吃技术饭)打工人们自己衡量了。

有人获得自由 有人前路漫漫

离开阿里之后,云风的新目标是在PC平台上开发独立游戏。以世俗的角度来看他多少是亏了。但是对于追求自由,热爱钻研技术的云风来说,这未尝又不是一条最好的路?当年从网易跑路的时候,云风就这么说过:

“当我发现我无法在网易做出更多想做的东西时,能自己去主导做事,是莫大的诱惑。”

现在云风过上了自己十多年前就期望的“写写代码攀攀岩”的生活。笔者丝毫不怀疑云风本人对游戏的热爱和游戏开发的水平,能够在独立游戏领域取得怎样的成就,云风是很令人期待的。

倒是阿里和灵犀互娱这边,接下来的走向会进入一个扑朔迷离的阶段。云风的离职会激起怎样的余波?

笔者觉得,至少中短期来说,这个影响可能没有那么大。

在云风的博客里,他有这么几个表态:

其一是自己在离开前没有留下什么技术债。也就是说目前灵犀互娱旗下,所有云风参与的项目,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技术问题。这一点云风值得信任。

其二,博客原文中表示“实际上,阿里游戏目前以三国志战略版为首的诸多游戏底层依然基于自己研发的代码,也没有迁移到 Unity 等商业引擎上的计划。它依然有一支不小的技术团队持续维护中。希望他们接下来能做得更好。”

从中可以看出,有很多游戏都运用了阿里自己研发的引擎代码。如果以《三国志战略版》公开的消息来说,这里指的大概率是EJoy引擎,云风在其中肯定出力良多。而且为了维护自研引擎,有一个技术团队专门进行保障工作。

毕竟有了专门的团队对一个稳定运行数年的引擎进行维护,短时间内暴雷的可能性不高。

其三是认为年轻人们经过了历练,已经成长起来可以扛起大旗了。这一点某种程度上也能从灵犀互娱内部的人员更替当中得到证实。

在“三驾马车”相继离开之后,接过大旗的是《三国志战略版》制作人“饼叔”周炳枢。作为“三驾马车”的嫡传弟子之一,《三国志战略版》的成功足以证明其人的能力。

《三国志战棋版》也是饼叔牵头研发的产品

既然短期无虞,那么长期要面对的问题自然是后续的技术开发。选择了把握当下,同时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失去了一部分关键少数的阿里游戏,在技术的累积上无可避免会放缓脚步。当然或许,现阶段的阿里游戏暂时也没有什么技术开拓的欲望和必要。

但是在内卷的国内游戏大环境里,不前进本身就是一种倒退。游戏开发本身是一个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等到未来某一天阿里游戏想要再度上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手里的技术只能当做一张过期的旧车票留作纪念。

数十年后,或许我们有足够的谈资来嘲笑阿里和灵犀互娱的短视,但现在“云风离开,以运营维护现有项目为重”这个决定在当下,是一个对资方来说满意的解法。


内容合作及转载开白Vx:tsunamikm

商务合作Vx:zhizuen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