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生命如大梦一场

 蘑菇蘑菇转圈圈 2024-05-13 发布于安徽

512,汶川地震十六年了,这十六年变化很大。看到有人回顾有人悼念,着实让人感慨万千。这几天时常在听的佛学播客,虽然无法解释大灾难,却能让人安定一点,毕竟无常是佛学里早早就给你的预警。学佛学的人似乎比较容易接受现实,也比较容易找到豁达的出口,理论上是这样吧。

可是,是不是宗教在解释这种灾难时都比较难自圆其说呢。记得很久前看《小谢尔顿》里,他虔敬的妈妈在面对一个小女孩遇车祸身亡时就几乎崩溃——为什么上帝会让如此可爱的孩子遭遇厄运?她一度怀疑上帝,信仰动摇。是小谢尔顿安抚了她。他说到几率,说到偶然性,说到宇宙和生命存在的精确性,他说,“这个星球上有50亿人,而你是我最完美的妈妈,这个几率有多大呢”。所有这些偶然性、宇宙的精确性,让世界存在一个创造者是很符合逻辑的。

继续读杨国强的《两头不到岸》,读到关于晚清时科举遇到的麻烦。清末出现“天下有事,功名多途”之说,多途尤以捐纳、军功两途入官者众。但就此前两百多年的清代历史而言,经捐纳而得官职、因军功获保举都属本来自有先例。但在两百多年里,前者因河工、赈济、营田、军需各由事例而起,并不构成连续性;后者因战争中的克敌制胜、攻城略地而起,并不构成普遍性。

但自道光辛丑、壬寅间,海疆用兵,始大开捐例。咸丰初,粤匪继起,蔓延十五六省,军饷浩繁,例遂久开不闭。军功一途,则每克复一州一县,纷纷保举,在营文武员弁之亲戚故旧,皆得列名。也就是捐纳从有限变为没有限度,举保从有规矩变为没有规矩。两头的变化都起于太平天国引发的十多年内战。

这样,在数十年之间,已使一千二百多年来“以试为选”的科举制度一步步腾出空间,不得不与“捐列頻开,流品几不可问”和“近世保举之弊,十倍于捐纳”下的“仕途于是乎杂矣”直面相对,共处于同一个时代的社会之中,并合为同一个官僚群体。这对科举制度和以科举入仕者的冲击相当大。

其实,捐纳目的在于开饷源,保举理由在于酬劳绩。就本意两者都不是为了选官,但两途能够行之有效,则两者都是在科举之外别开一重直入官场的门径中实现的。作者考据资料看到捐纳所占各地之比例,各地为了得到更多买官的银子而报的“减成”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得官太过容易和造官太过放滥。由此又催生出不同于科场面目的人物和情状来。

保举也一样。“军兴以来保举渐滥”,而致“保举打仗之员甚多,而接仗之地人皆不知”的杜撰军功,以及此后发展而来的“使馆随员有保”、“劝捐有保”、“招垦有保”……等等一堆莫名其妙,正成其“一岁保数十百案,一案保数十百人”,刁绅、劣幕、纨绔皆窜名其中,成群结队进入官场。

开始阶段,捐纳和保举虽然进入官场,但多是虚衔而已。但越来越多的这类入场方式就逐渐改变了官场,他们用钱财和人脉重理了官场秩序,使得那些穷书生考科举出身的人失去了竞争力。虽然科举制度也常被诟病,但它是成熟有规则的选官制度,毕竟比起考金钱买卖和人脉疏通而入的模式,还是具有尊严和优越的。

所以作者也列举到,有些人一面批判这些捐纳和保举之人素质低、数量多而乱了秩序,另一面又为在家无业的侄儿买官,求得安稳生活。他以为的“计甚善也”的筹划,也是他之前痛斥的把不配做官的人送进官场里去了。

“多途”当上官之后,也有些官员是遭到唾弃的。书中写了两个例子。一个原来是个看门人,买官当上了县令,但文化水平实在有限。某岁县试的时候,他出题其实是抄写幕宾备好的题目,还是写错了字,“众大哗,几致罢考”。惨。还有一个是米店老板捐了官,当上知县,也是主持县试时遭考生戏弄,“挤在他案桌左右,七张八嘴,胡说白道,甚而至于用一根稻草,做了圈儿,套在他的顶珠上,以为笑谑”。更惨。

还说到一个故事,是个钱庄的伙计唐。唐偷了钱庄的印章,以此作假弄了钱庄的好多钱自己花掉了。事发,钱庄要告他。唐也是怒从心头起, 恶向胆边生,连夜去捐了个道员——捐道之钱也是钱庄的钱,要与钱庄抗衡。后来怎样?双方和解了,代价是钱庄托人情游说,说之前的钱就算欠款吧,另外又奉银三千两,日后再还。想来也是不了了之吧。

就这样,异途淹没正途,从而还导致铨选的矛盾——官多缺少,从前循资按格皆与科举相关联,此时,原本的秩序被很多插队现象打乱。最终社会影响是,读书者甚少,直接造成应童生考试者寥寥无几。时人汇集了各地考生数目至少,慨叹说,“世道之坏于此可见。噫。”。

喜欢半文半白里的叹词,好生动又很能引起共鸣呢。

天热了,虫子太讨厌了。一出门一群小蠓虫围着转,腿露出来一点就被叮,最可怕的是虫子在耳边对嗡嗡声。

小吃店边,出租车在路口停下,花白头发的司机跑着边大声叫着要两个烧卖,一边划拉手机打算买单。进楼道恰有送外卖的骑车也到了楼道口,开门拉住让他先进,却客气地叫我只管进,在身后帮我拉住门,进来后还致谢。如果生命如大梦一场,你该怎么办?看呐,人们还是在努力地好好度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