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卫·休谟: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laoguor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全文字数丨2172

阅读用时丨大约15分钟
温馨提示|本文为旧文重发,部分修改

大卫·休谟(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休谟的主要作品包括《人性论》《道德与政治论文集》以及《英格兰史》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后世被誉为哲学史上的瑰宝。

休谟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独树一帜,对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


此外,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他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进步。他的生平如同他的思想一样,充满了对真理的探求和对世界的热爱。

图片

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大卫·休谟


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说:“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人们在对比中感受痛苦,也在对比中获得快乐。

比如,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大多数的搞笑视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展示别人的不幸,比如某个人摔了个狗吃屎或者某个人生活得很悲惨,从而让人在对比中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时常能在评论区里看到这样的评论:对不起,这一笑,十年功德都没了。别人的不幸,总能让我们感到庆幸,庆幸受伤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种庆幸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也许这就是人类的神奇之处吧,怕你无又恨你有,嫌你贫又妒你富。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比较,源于人性中的嫉妒。当然,我们能从比较中感受到快乐,也必然会从比较中体验到痛苦。

图片

遇到有承认自己错误的机会,我是最为愿意抓住的,我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

——大卫·休谟

有些人喜欢遮掩错误,而实际上遮掩错误付出的代价往往要比承认错误付出的代价高得多。因为,维持一个谎言,你需要撒无数个谎言。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一句谎话需要无数更大的谎话来遮掩。

事实上,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小朋友有没有撒谎,从表情、眼神、语速就能知道一切。而这些我们轻易就能看出的破绽在小朋友的眼里却是天衣无缝的,至少他们觉得他们的谎言很完美。

同样,我们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谎言,也许在别人看来也是破绽百出呢?也许我们在别人眼里就是小朋友罢了,我们总认为自己的计划完美无缺,而这仅仅是我们认为而已。

我并不喜欢撒谎,因为撒谎就必须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否则就很容易因为前言不搭后语而暴露。而记住自己说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倒不如坦坦荡荡的承认来的痛快。

图片

任何事物本身其实都既不高尚也不卑贱,既不可爱也不可憎,既不美也不丑,事物的这些特征来自人类情感的特性与构造。

——大卫·休谟

黄金与铁屑,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黄金,而事实上,他们只是黄金、只是铁屑罢了。黄金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人类公认了它有价值而已,论用途,黄金也许还不如铁屑呢。

又比如,古时候的人们用贝壳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媒介,那是的贝壳可是相当的值钱。而事实上却是,当人们一致认为贝壳值钱,贝壳就值钱,一致认为贝壳是垃圾,贝壳就是垃圾。

也就是说,从来没有哪件事物是所谓的宝物,它们的价值其实都是人类自己赋予的。比如说钻石,当“一颗永流传”深入人心的时候,它就成了无比珍贵的礼物,而实际上它依然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形态,仅此而已。

任何事物本身没有贵贱、没有美丑,也没有可爱或可憎,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类自身情感的构造罢了。在宇宙眼里,地球跟其他行星一样,都只是行星,只不过因为人类的情感,它才显得如此的特别。

图片

所有的经验归纳其实都是由有限推导无限,由已知推导未知,根本无法保证我们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

——大卫·休谟

从牛顿被苹果砸中,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然后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最后,我们似乎看见了天体运动,看见了宇宙。

但是,我们看见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宇宙,是基于人类已知规律,推导出来的宇宙,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宇宙,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宇宙。

电影《超体》中有一句话让人深思:“我们创造了尺度,却忘记了其实一切变幻莫测。”

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类创造了很多概念,比如时间、空间、维度、速度、质量等等,而事实上,这些尺度只是人类使用的尺度,也只有人类在使用而已。

我们只是习惯了由已知推导未知,也习惯了用有限推导无限。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是局限性的,而人类很难跳出这个局限。
图片

受习惯的影响,一个事件一出现,心灵就期待它通常的伴随,并相信那种伴随将会存在。

——大卫·休谟

这个伴随并不是很准确,但又很难找到一个更准确的词,也许叫伴随事件会更好理解,也就是说,一件事的发生会引发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关联发生的事件就是伴随事件。

比如说,我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我出现在北京就是一个伴随事件。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其实就是基于已发生事件的伴随事件进行的预判。

这种预判,有个更通俗的词,叫预感。就是预感到某些事会发生,而这种预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这就是习惯性思维。

也就是说,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我们会十分坚定的做出自己的判断,即对伴随事件的发生有很大的把握。

但事实上,伴随事件其实也只是概率事件而已,只是人们习惯了把伴随事件当成了必然事件,这就是惯性思维的误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