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阿勒泰:女主为何名叫“李文秀”?名字来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第一滴露珠 2024-05-13 发布于山东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已经大结局了,但是这部剧值得反复观看欣赏,别的不说,单单是剧中的阿勒泰风光,看着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篇文,单来说一说《我的阿勒泰》中出现的武侠元素。

剧中许多细节,都充分“暴露”出导演滕丛丛对武侠的喜欢与迷恋。

细节一:李文秀母女的名字
看到李文秀这个名字,熟悉金庸小说的人,一定会立刻想到她是哪一部金庸小说的女主角。

大家都知道,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可以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的“白”字,就是指金庸的中篇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而李文秀这个名字,就出自《白马啸西风》。

李文秀是《白马啸西风》的女主角,在她年少时,她的父母就被吕梁三杰所杀,李文秀幸得计老人收养长大。

李文秀在童年时代,认识了一名哈萨克族少年苏普。但是因为苏普的妈妈和哥哥当初都是被汉人强盗所杀,所以苏普父亲恨透了汉人,坚决不让苏普和李文秀这个汉人女孩来往。

于是,李文秀和苏普青梅竹马的爱情就这样夭折了。

而《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同时也是该剧的编剧之一),之所以给该剧的女二号起名“李文秀”,一是因为原著作者李娟姓李,二也是借用了金庸武侠中的这个名字,借此来隐喻剧中李文秀和巴太的爱情。

但幸运的是,时代发展了,进步了,《我的阿勒泰》中的李文秀,再也不用像金庸武侠中那个同名女主那样,不能跟异族小伙谈恋爱了。

还有马伊琍饰演的女一号张凤侠这个名字,一个“侠”字足以体现张凤侠为人的豪爽狭义之风,也足以体现出导演对武侠的热爱。

其实说起这个名字,看过介绍,原本女主名叫“张凤霞”,还是马伊琍跟导演提议,改为“侠”字的。

可见,演员马伊琍心中也有一个武侠梦。

马伊琍是70后,导演滕丛丛是80后,7080后的人,哪个不是读着金庸小说、看着金庸武侠剧长大的呢!

细节二:奶奶的武侠梦

剧中的奶奶,别看脑子有点老年痴呆,但是奶奶年轻时,也曾经做过闯荡江湖的侠女梦。

在娘仨一起赶集时,奶奶和孙女聊天,她对李文秀说起当年的往事。说她当年在沈阳收垃圾,到了晚上,就睡到大桥下面,累得想哭。

她就想象自己就是那武侠片里的人,正在闯荡江湖、浪迹天涯呢,想着想着,也就不觉得苦了。

当时看这一段时,我还停下来思索了一下。心想像奶奶这个年纪的人,又没什么文化,她也会做大侠梦吗?

但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毕竟,侠义精神早就灌注进了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唐代就有侠客传奇,像《聂隐娘》《风尘三侠》《昆仑奴》等等,后期又有《七侠五义》等,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武侠小说也都一直在流行。

所以,无论哪个年代的中国人,不论男女,心中都曾有过一个浪迹天涯、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武侠梦吧。

细节三:巴太的马儿踏雪

“踏雪”这个名字,很符合巴太那匹小马的形象,红棕色的马儿,四只蹄子却是雪白的,马额上也有一道雪白。

“踏雪”这个名字,更是具有武侠意境。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轻功的极高境界就是“踏雪无痕”。

而对于大侠来说,一匹骏马,一匹良驹,也是标配,所以,我隐约记得,武侠小说中的马儿,也有叫踏雪这名的,只是记不清是哪本小说里的了。

女作家写的原著散文,女导演拍的剧,因此,《我的阿勒泰》中的女性角色,都很闪亮。

她们都是自己人生江湖里的大侠。

无论是为了生活开着流动小卖部、生活艰苦但仍然乐观幽默豪爽的张凤侠,还是“我每次拿起笔的时候,都觉得我是江湖大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的文学青年李文秀,还是那位在大家庭中掌权、支持孩子们出去闯、并劝说苏力坦让儿媳托肯带走两个孩子照顾的朝戈奶奶,她们都是人生的大侠。

朝戈奶奶还说了一句令我难忘的名言:“哪怕再颠簸,日子也要闪亮地过”,这位蒙古族奶奶,也是位女中豪杰。

还有巴太的嫂子托肯,之前被不争气的丈夫拖累,丈夫酒醉死后,她也开始憧憬自己的新生活,即使不和朝戈结婚,她说,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去县城开个小饭馆,也挺好,也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很喜欢《我的阿勒泰》中描绘的各种女性,她们都有自己闪亮的一面,内心都是“侠”。

(文/第一滴露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