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浮、沉、迟、数,四种基本脉象辨病的表里与寒热

 图书 馆员 2024-05-14 发布于内蒙古

从浮、沉、迟、数,四种基本脉象辨病的表里与寒热

导读:牢牢掌握浮、沉、迟、数四种基本脉象并以此为提纲,才能在切脉诊病时触类旁通。
从四种基本脉象辨病的表里与寒热
诊脉时,医家要先把自己的呼吸调整好,使自己的呼吸稳定,然后以呼吸次数诊测病人的脉搏数。正常脉象的标准是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四到五下。
如果只搏动三下,就被称为迟脉。病人出现迟脉,就意味着体内有寒邪。如果搏动了六下,就超过了平脉的搏动数,这叫做数脉。病人出现数脉,就表示体内有热邪。而如果脉搏只跳动一下或两下,这比迟脉更迟,表明体内寒邪郁积得很严重。同样的道理,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了七八下,表明热邪郁积得很严重。
弄清了迟脉和数脉的特点及如何用脉搏快慢来诊病,还要弄清浮脉和沉脉的特点及如何用浮脉和沉脉诊病。只有这样才能清楚疾病是因为外邪所致,还是人的七情引起的。
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淫邪之气。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象因素所形成的正常气候变化,人生活在其中,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

不过万事都有一个度,若是这六种因素的变化超过了人体能够适应的范围,那么就会变为邪气,从而致病。

这些邪气都比较盛实,一旦侵入人体,与也很旺盛的正气剧烈交争,就会把脉鼓动得强劲有力而上浮,从而表现为浮脉。浮脉的出现即代表着正邪剧烈交争,病位较浅,病情比较轻。
内因,是指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同样,在正常情况下,这七情是不会伤人的,但是七情一旦过度就会耗伤人体的正气,正气亏耗,无力鼓动脉搏,脉搏动不明显,就会表现为沉脉。
因此,诊病时,通过病人所表现的浮脉或沉脉,首先可以判断致病的因素是内因还是外因,是实证(外因所致的病)还是虚证(内因所致的病)。这一判断方法至今仍被医家广泛沿用。
总之,若见沉脉,则是病邪已经侵入体内,多为七情内郁、气陷于里以致脏腑气机不调等病证,位置比较深的,是里证;若见迟脉,多为元气亏耗,机体失温的虚寒证,又叫做阴证;若见数脉,多为机体感受热邪,邪热炽盛,熏灼阴津的热证,又叫做阳证。
若见浮脉,多因外邪入侵所致,但病位较浅的,为表证,也可见七情所伤致病而出现的浮脉,则多是阴血不病位较浅的,为表证,也可见七情所伤致病而出现的浮脉,则多是阴血不足、筋脉失去肝血的濡养而致的虚风内动。
广义的六淫,不单指太过的六气,还包括传染病或不同于一般气候异常的致病因素。后世医家用“毒”字加以区别,即风毒、火毒、湿毒、燥毒、寒毒、暑秽等。
因此,如以外因而论六淫,其含义包括两点,一是指气候的变化,二是指邪毒秽气。

例如,以寒为例:寒邪一是指气温过冷而冻伤手足,或者气候突然变冷而风寒感冒,或者冬季气候寒冷而咳嗽痰多或关节疼痛,这些都是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伤病;二是指传染病,《素问·热论》中说“一般所说的热病,都是伤寒一类······人伤于寒邪时,就要发热”,可见,寒邪是引起某些传染病和热病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寒邪显然不是指一般的寒冷气温。

然而肺所表现的脉象往往都不是单一不变,而是复杂兼见的。比如,同 样是迟脉,又分浮迟和沉迟。浮迟表示虚寒在表,沉迟则为寒邪陷里。同 样是数脉,又可分为浮数和沉数,浮数表示热邪侵入人体的程度还比较表浅,迟数则说明热邪已侵入经络和脏腑。
所以,对脉象的诊察不是单一的浮或沉,数或迟,而是要仔细诊察,相互参照,对比分析,辨明病邪侵入的程度在表还是在里,是虚还是实,属阴还是属阳,为风还是为气,是冷还是热,是内伤还是外感。
把脉诊病看起来好像非常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浮、沉、迟、数四种基本脉象并以此为提纲,那么在切脉诊病时就能触类旁通了!
疾病有万千,但是脉象也就是那么几种,并且不同的病也许会有相同的脉象,同一种病症会有数种脉象相兼出现,因此我们在诊脉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诊断出一种脉象就可以下定论,要多种脉象相互合参,辨证分析,才能诊断准确。
图片

从脉的快慢与沉浮可知病在部位及身体的寒热
辨识脉象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现代中医中临床应用的脉象有二十八种,主要体现在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是以脉搏的频率、节律,显现的部位、长度与宽度,脉管的充盈度、紧张度,血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等因素来划分的。
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的不同,而洪脉和细脉则是形态和气势的不同。脉象虽有28种,但都可根据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归类。掌握脉象要素,对于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经络穴位歌诀     

太阴手肺经,中府少商十一行,主治胸肺咳喘痰,发热咽喉皮肤病。
中府云下一肋间,云门锁骨下窝现,两穴距中六寸偏,天府肌间腋下三,
侠白府下一寸间,尺泽肘纹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边,列缺腕上一寸半,
食指交叉茎突陷,经渠茎突动脉间,太渊掌纹动脉中,鱼际掌骨正中央,
少商拇指外甲角。 
阳明手大肠,商阳迎香二十畅,可治头面五官,眼鼻口齿热肤肠。
商阳食指桡侧边,二间掌指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岐骨商,
阳溪腕上肌腱陷,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下四寸下廉乡,
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尺泽髁中间,肘髎肱边池上一,
池上三寸乃五里,臂臑肘上七寸量,适当三角肌下缘,肩髃肩端举臂取,
巨骨肩尖骨缝间,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喉旁肌中陷,禾髎鼻外平水沟,
迎香鼻唇沟中上,鼻翼外缘正中间。
S T意为胃足阳,四十五穴记细详,起于目下承泣穴,从头至足厉兑向。
头面神志皮肤病,气血痰热及胃肠,承泣眼球眶缘间,四白眶孔隙中现,
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瞳下平口角,大迎肌前动脉陷,颊车咬肌隆起陷,
下关下颌切迹前,头维四五旁神庭,人迎喉旁动脉动,水突迎舍两穴中,
气舍胸锁两头间,缺盆锁骨上窝显,气户锁下正中行,相去中线四寸平,
库房屋翳膺窗接,相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六穴记分明,
不容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行,外陵大巨水道穴,
归来气冲五穴平,共去中行二寸匀,每穴相隔皆寸一,髀关髂下臀横纹,
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髌底上三寸,梁丘市下一寸记,犊鼻膝膑陷中取,
膝下三寸足三里,再下三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举,条下一寸下巨虚,
条口向外一横指,却是丰隆穴当记,解溪正当足背上,冲阳高骨动脉处,
皆在趾拇肌腱间,陷谷跖骨结合前,内庭次指趾蹼缘,历兑二指甲角外。

S P脾经足太阴,隐白大包廿一尽,遍治五脏更生殖,血舌肠腹及尿频。,
大趾内角隐白注,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肉际并节后,公孙基底前下主,
商丘内踝微前陷,三阴交在踝上三,再上三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
胫踝后下阴陵泉,血海髌底上二寸,适当股肌内侧头,府舍斜上七分看,
腹结横下寸三联,大横正在脐两边,去腹中行四寸行,腹哀横上三寸续,
食窦适在五肋间,天溪胸乡周荣穴,四三二肋肋隙间,外斜腋下六寸许,
大包六肋间隙端。 

H T心经九穴中,极泉始来止少冲,血胸神志舌言眠,痒疮热汗悸心痛。
极泉腋窝动脉动,青灵肘上三寸中,少海纹端踝中间,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上半寸,神门掌后锐骨隆,尺屈肌腱桡侧逢,
少府四五掌骨后,小指内角取少冲。 

S I小肠手太阳,少泽听宫十九详,耳目神热痛痒疮,液病痈肿及头项。
少泽小指桡侧角,前谷掌指关节前,节后横纹取后溪,腕骨掌钩骨间取,
阳谷角骨茎突间,养老小头近桡陷,支正腕上五寸安,小海鹰嘴内髁陷,
肩贞腋后上一寸,膈俞贞上骨下当,天宗冈下窝中央,秉风冈上窝中并,
曲垣冈上窝内端,胛冈二椎正中间,外俞三寸一椎下,中俞七椎二寸夹,
天窗扶后肌后缘,天容平颌肌前缘,颧髎目下直颧骨,听宫屏前陷中间。

B 太阳膀胱经,睛明至阴六七终,脏腑神志皮肤病,表证头腰筋痔凭。
内眦稍上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停,眉冲竹上旁神庭,曲差神庭旁寸五,
五处上一平上星,承光通天络却穴,相距俱是寸五行,玉枕挟脑一寸三,
发上二五隆凸平,天柱筋外发际陷,自此去中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十一脾,二胃三焦十四肾,
十五气海六大肠,七关八小九膀胱,廿中膂廿一白环,以下四穴在其内,
名曰上次中下髎,适对四个骶后孔,会阳尾骨旁半寸,承扶臀下平横纹,
承下六寸是殷门,浮郄委阳上一寸,委阳月国纹肌腱内,委中月国窝横纹中,
旁开三寸二侧线,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五椎神堂六言噫嘻,
七椎膈关九魂门,第十平胆为阳纲,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己分,
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椎下乃胞肓,秩边四寸平白环,合阳委中下二寸,
承筋合阳承山间,承山腿肚分肉陷,飞扬承山外下一,跗阳踝上三寸依,
昆仑外踝跟腱间,仆参跟骨昆仑下,申脉外踝直下方,金门骰骨下缘处,
京骨跖骨粗隆主,束骨跖趾关节后,通谷跖趾关节前,至阴小指外甲角。 

K 1名为肾经属,二七涌泉止俞府,五脏生殖泌尿汗,妇科肠腹咳喘喉。
足心凹陷取涌泉,然谷舟骨之下陷,太溪踝后跟腱间,大钟溪后跟腱前,
水泉溪下一寸现,照海踝尖下凹陷,复溜溪上二寸取,交信复溜胫骨间,
筑宾肌边溪上五,以下诸穴中旁半,横骨大赫并气穴,四满中注与肓俞,
五穴上行俱一寸,肓俞半寸脐边主,商曲脐旁上二寸,石关阴都腹通谷,
幽门中旁刚半寸,四穴亦是一寸殊,步廊神封及灵墟,神藏或中与俞府,
六穴俱在肋间隙,旁开中线二寸稀。 

P C心包手厥阴,九穴天池中冲尽.心胸神志乳咳舌,肺胃吐泻痛痒疮。
天池乳外一寸旁,天泉纹头下二寸.恰在长短肌头间,曲泽横纹肌腱内,
郄门去腕方五寸,间使腕后三寸安.内关去腕方二寸,大陵横纹两筋间,
劳宫握拳中指尖,中冲正在中指端。

S J三焦手少阳,关冲丝竹二三详,侧头眼面尤在耳,水液热病局部恙。
关冲无名外甲角,液门关节指缝讨,中渚关节后凹陷,阳池腕上腱尺凹,
外关腕后二寸陷,支沟三寸两骨间,会宗支沟尺骨缘,腕上四寸三阳络,
四渎肘下五寸着,天井肘尖上一寸,肘上二寸清泠渊,消泺渊臑正中间,
臑会三角肌后缘,肩髎肩峰后凹陷,天髎胛角井垣间,天牖平颌肌后缘,
翳风乳突颌角间,瘈脉角孙翳风线下三分之一交点,上三一处取颅息,
角孙折耳耳尖际,耳门屏上切迹前,和髎耳根动脉后,丝竹空在眉梢端。 

G B胆经足少阳,四十四穴仔细详,起于外眦瞳子髎,止于足部窍阴上,
侧头耳目咽喉病,神志热妇运动恙。外眦五分瞳子髎,耳前陷中听会绕,
上关颧弓上缘取,颌厌悬颅与悬厘,头维曲鬓连线里,三穴弧形等间隙,
曲鬓鬓后平耳际,率谷入发一寸半,天冲率后斜五畔,浮白窍阴等分距,
天冲完骨三分间,完骨乳突后下取,本神神庭三寸去,阳白眉上一寸许,
临泣五分入发际,庭维四五中间取,目窗正营与承灵,相距寸寸寸半程,
脑空池上平脑户,枕外隆凸上外缘,风池枕下有凹陷,恰当斜方肌外缘,
肩井大椎肩峰间,渊腋腋下三寸安,辄筋渊腋前一寸,两穴俱在四肋间,
日月乳下七肋现,京门十二肋骨尖,带脉章下平脐连,五枢髂前上棘前,
前下五分维道见,居髎髂前转子取,环跳髀枢骶管间,风市垂手中指尖,
中渎月国上五寸闲,阳关阳陵上三寸,腓头前下阳陵泉,阳交外丘骨后前,
均在踝上七寸间,光明踝五阳辅四,悬钟三寸腓前缘,明钟贴骨辅稍前,
丘墟外踝前下取,临泣腱外本节后,五会腱内两骨间,侠溪四五趾缝缘,
窍阴四趾甲外端。 

L R厥阴是肝经,十四大敦期门行,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
大敦大趾外甲角,行间两趾缝中讨,太冲关节后凹陷,中封踝前腱内间.
蠡沟胫中踝上五,中都踝上七寸呼,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股骨内髁后,
阴包肌间膝上四,五里气下三寸司,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二五动脉动,
章门十一肋下端,期门乳下二肋全。 

D U二八是督脉,长强起兮龈交埋,分部主治脑神志,急热肛鼻脊柱排。
长强尾骨肛门间,腰俞骶管裂孔陷,阳关十六平髋量,十四命门平肋旁,
十三悬枢脊中央,十一脊中十中枢,九椎筋缩七至阳,六灵五神三身柱,
陶道一椎之下乡,七椎之下大椎取,哑门颈一椎下聚.风府一寸陷中央,
脑户枕骨粗隆上,强间后顶寸半量,百会前五后七乡,前顶囟会亦寸半,
上星前发一寸按,神庭五分正中间,素髎鼻尖准头陷,水沟人中沟上取,
兑端唇上沟下聚,龈交上唇系带底。 

R N二四任脉行,会阴承浆起止停,泌尿生殖肠腹病,宽胸理气强壮能。
会阴两阴之中间,曲骨耻上毛际陷,中极关元及石门,相距一寸中线连,
气海脐下方寸半,阴交一寸脐下联,神阙即为脐中央,脐上六穴差一量,
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历,鸠尾胸剑下一寸,中庭胸剑结合从,

膻中却在两乳中,玉堂紫宫华盖重,适平四三二肋中,璇玑天突下一寸,

天突胸骨上窝中,廉泉舌骨上缘陷,承浆颏唇沟中间。
附录一 常用针灸腧穴歌诀

1.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与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2.十二原穴歌
   太冲原肝丘墟胆,心包大陵胃冲阳,太渊肺而太溪肾,京骨之原本膀胱,
   神门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肠,三焦要从阳池取,十二原穴仔细详,

3.十五络穴歌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胱飞扬,脾络大包胃虚里,任络鸠尾督长强。

4.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窥浅深。

5.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6.十六郄穴歌
   郄即孔隙义,气血深藏聚,病症反映点,救急可赖之。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医;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宜;
   心则取阴郄,小肠寻养老;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附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7.八会穴歌
   脏会章门腑中脘,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在膻中脉太渊。

8.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9.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足三里,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取,腑病用之效必彰。

10.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11.四总穴歌(另附四穴)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胁肋支沟取,心胸内关谋,两臂曲池妙,两足肩井搜。

12.十三鬼穴歌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心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日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杼上,人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日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间使鬼市上,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中医切脉的思辨程序——教你如何切脉1
一、脉诊的基本理论
1、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
②辨别病证的性质: 如迟脉、紧脉主寒,数脉、滑脉主热。
③辨别邪正的盛衰:如虚脉主正气虚,实脉主邪气实。
④辨别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2、中医切脉的特点
①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置、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②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③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3、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这说明脉象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与正气的关系),如:
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邪气不退。
②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脉。
4、三部九候的应用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一般情况下不用九候。
5、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
“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
“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和之象,皆属“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皆是“无神”。
③有根
“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6、脉象的生理变异
①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②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脉象的影响。
二、病理脉象解析
1、28脉的分析(独立脉象)
① 以脉位异常为主的脉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长
“脉位异常”的概念:指脉体位置发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置性质的变化。举例: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证、虚证。
2)濡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不任重按,重按不显。主病虚证、湿证。
濡脉脉象分析:脉居浅位,即轻按即得,重按不足;脉体细小如线;脉管弹性无力。
3)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证。
沉脉脉象分析:脉位居深沉,轻、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脉: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主病气病。
短脉脉象分析:仅在关部搏动明显,寸、尺部模糊或不明显。
5)长脉: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病脉长而强硬有力者为邪气有余。长而柔和者为正常脉象。
长脉脉象分析:脉管前后位置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长且直。
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病失血、伤阴。
芤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即得;脉型为上、下、两旁皆见脉管,而独中空。
7)革脉:脉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病精血大亏,阳气外浮。
革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可得;脉管外皮坚硬但中间空虚而不应指;整个脉管有如按在鼓皮上。
8)伏脉: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脉位较沉脉更深。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伏脉脉象分析:指力要重按致筋骨才能感觉到脉搏,甚至仍然难以感到有脉搏。
9)牢脉:脉象特征——兼具沉、弦、实、大、长五脉之象,坚牢不移。主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牢脉脉象分析:分别见沉脉、弦脉、实脉、长脉的分析。“大脉”之象为:脉体(脉管)宽大,但脉来气
势无汹涌之势。
② 以脉率异常为主的脉象——数、疾、迟、缓
“脉率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在每分钟之内的速率超过正常或低于正常。举例:
10) 数脉:脉象特征——脉率快速,脉率在90-139次/分(一息5至以上),脉律整齐。主病热证。(“一息”指正常人呼吸的“一呼一吸”的时间。)
11)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少于4至,脉律整齐。主病寒证。
12)疾脉: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主病阳抗阴竭,元气将脱。
13)缓脉:脉象特征—— 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或脉形弛纵,缺乏足够的紧张度;脉率稍慢于平脉而快于迟脉,主病湿证;脾胃虚弱;病久获治后,则为正气来复。
③ 以脉律异常为主的脉象——促、结、代。
“脉律异常”的概念:指脉博节律不整齐。举例:
14)促脉:脉象特征——急数而又不规则,间歇性停顿。主病阳热亢盛。
促脉脉象分析:脉率急数,脉搏大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5) 结脉: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宿食内停等。
结脉脉象分析:脉来缓慢而又不规则的停顿,脉率小于或等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6) 代脉:脉象特征——脉来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病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代脉脉象分析:脉率正常,60-90次/分。脉律有规则停顿。
④ 以脉形异常为主的脉象——洪、细、滑、涩、弦、紧
“脉形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动时给人感觉其形态异常,包括搏幅和升降速度、表面光滑度、弹性、体积和指下面积等。举例:
17) 洪脉:脉象特征——脉体阔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主病阳热亢盛,残阳外脱。
洪脉脉象分析:脉体阔大;搏幅大;升降速度极快有如“来时气势盛大汹涌,而去时气势减缓”;脉博动有力不虚。
18) 细脉:脉象特征——脉体细小,状若丝线,应指明显。主病虚证、湿证。
细脉脉象分析:脉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