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行草书法作品集第六十三期:本乎晋,解脱“二王”的艺术境界

 鸿墨轩3dec 2024-05-14 发布于内蒙古
首发2024-03-14 09:02·逸之书法·胶州

文◎赵磊

王铎虽然多次表明“独宗羲献”,不过他的艺术实践却并非局限于“二王”,也泛及多方,对于如魏晋、唐宋等时期的其他名家,如宋儋、王筠、王操之等人的作品,王铎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临摹。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这些古人书法的学习,并非止步于表面的模仿,而是对其技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转化。对王铎而言,书法的学习不可以亦步亦趋,而是对传统书法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临摹。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王铎曾经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念,如果书法不以古人为师,那么作品便会沦落成庸俗之作,如无根之萍,缺乏内在美感。王铎同时清晰地指出,师法古人并非意味着完全模仿古代的样式,而是基于基本法则获得启发,然后通过独创性的解读与实践,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

从传世作品来看,王铎临摹之作占了他整个人生当中作品的极大一部分。并且临摹之作大多都是“意临”,甚至一些字在原帖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和修改。虽然很多作品被王铎临摹的“面目全非”,不过王铎并没有脱离传统,始终强调对古人的学习和研究,直至晚年仍然坚守这一点。

王铎的书法之路显现对“师古”的深刻且独到的理解,既能够根植传统,又不会被传统形式束缚。他突破了单纯临摹古人“形似”的框架,追求米芾曾提出的“本乎晋”但又“解脱二王”的艺术境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米芾对王铎也是影响很深的,二者同属于二王流派,米芾的许多书学观念,以及书法实践,都对王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作品六

作品七

作品八

作品九

作品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