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踝关节韧带解剖及损伤的MR诊断!

 蜗牛01925736 2024-05-14 发布于四川

图片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

病例信息

男,32岁,因“右踝疼痛1月余”入院

MR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踝关节韧带解剖及其损伤MR诊断的简要介绍:

一、踝关节韧带解剖

踝关节是一个复杂的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踝关节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周围的韧带结构,这些韧带主要包括:

  1. 内侧三角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起自内踝,止于距骨、舟骨和跟骨。它是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

  2. 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位于踝关节外侧,主要限制距骨向外脱位。

  3. 胫腓联合韧带:位于踝关节后方,连接胫骨和腓骨,主要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

二、踝关节韧带损伤的MR诊断

MR(磁共振)检查是评估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由于韧带是由纤维组织构成,因此在MR图像上通常呈现为低信号强度。当韧带发生损伤时,其MR表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1. 直接征象

    •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如韧带走行异常、宽厚度异常、边缘不光整或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在T1WI和T2WI上,韧带损伤部位可能表现为信号增高,尤其是在T2WI上更为明显。

  2. 辅助征象

    • 韧带周围结构改变:如脂肪间隙及关节腔的异常变化,可能表现为水肿、出血或积液。

    • 其他邻近组织或结构的异常改变:如骨折、骨挫伤或关节脱位等。

在诊断踝关节韧带损伤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MR图像上的表现。同时,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关节积液、滑膜炎、骨折等。

MR检查是评估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因为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清晰显示韧带的形态和信号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及其MR表现:

  1. 内侧三角韧带损伤:在MR图像上,内侧三角韧带可能出现肿胀、信号增高或连续性中断等征象。

  2. 外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在MR图像上表现为韧带肿胀、信号增高或连续性中断。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常见,表现为韧带纤维部分或完全撕裂。

  3. 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MR图像上可能表现为韧带肿胀、信号增高或连续性中断,同时可能伴有胫骨和腓骨之间的间隙增宽。

图片



版权申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