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711:关于张雕的教训,思考三点

 花言大帅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学习内容:

【原文】

癸未,沈君理卒。

壬辰晦,前鄱阳内史鲁天念克黄城。

甲午,郭默城降。

己亥,以特进领国子祭酒周弘正为尚书右仆射。

齐国子祭酒张雕,以经授齐主为侍读,帝甚重之。雕与宠胡何洪珍相结,穆提婆、韩长鸾等恶之。

洪珍荐雕为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奏度支事,大为帝所委信,常呼“博士”。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欲立效以报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省宫掖不急之费,禁约左右骄纵之臣,数讥切宠要,献替帷幄,帝亦深倚仗之。雕遂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贵幸皆侧目。

尚书左丞封孝琰,隆之之弟子,与侍中崔季舒,皆为祖珽所厚。孝琰尝谓珽曰:“公是衣冠宰相,异于余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

会齐主将如晋阳,季舒与张雕议,以为:“寿阳被围,大军出拒之,信使往还,须禀节度。且道路小人,或相惊恐,以为大驾向并州,畏避南寇。若不启谏,恐人情骇动。”遂与从驾文官连名进谏。

时贵臣赵彦深、唐邕、段孝言等,意有异同,季舒与争,未决。长鸾遽言于帝曰:“诸汉官连名总署,声云谏幸并州,其实未必不反,宜加诛戮。”

辛丑,齐主悉召已署名者集含章殿,斩季舒、雕、孝琰及散骑常侍刘逖、黄门侍郎裴泽、郭遵于殿庭,家属皆徙北边,妇女配奚官,幼男下蚕室,没入赀产。

癸卯,遂如晋阳。

【原文华译】

1 九月二十日,陈国尚书右仆射沈君理去世。

2 九月二十九日傍晚,陈国前鄱阳内史鲁天念攻克北齐黄城。

冬,十月二日,郭默城投降。

3 十月七日,陈国任命特进、国子祭酒周弘正为尚书右仆射。

4 北齐国子祭酒张雕,曾任北齐主高纬侍读官,教授皇帝儒经,皇帝非常敬重他。张雕与皇帝宠爱的胡人何洪珍相结,穆提婆、韩长鸾等对他们非常厌恶。

何洪珍举荐张雕为侍中,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主管财政事务,大为皇帝所委信,常呼他为“博士”。

张雕认为自己出身微贱,而能致位大臣,想要立功以报恩,议论时政,臧否人物,都无所回避:削减宫中不急需的费用;约束皇帝左右骄纵之臣,多次讥刺当权宠臣;在皇帝御座前,进献可行的方案。皇帝也深深地倚仗他。张雕于是更以澄清朝堂为己任,意气甚高,权贵幸臣都对他侧目而视,阴谋陷害他。

尚书左丞封孝琰,是封隆之弟弟的儿子,与侍中崔季舒都为祖珽所亲厚。封孝琰曾经对祖珽说:“公是衣冠宰相,跟其他人不一样。”皇帝近习听闻此话,大以为恨。

正巧北齐主高纬将要前往晋阳,崔季舒与张雕商议,认为:“寿阳被围,大军出动拒战,信使往来,事事都要禀告皇上裁决。况且道路小人,可能互相惊恐,以为大驾前往并州,是畏避南寇。如果不启奏谏止,恐怕人情骇动。”于是与从驾文官联名进谏。

当时贵臣赵彦深、唐邕、段孝言等,意见不同,崔季舒与他们争论,没有结果。韩长鸾于是对皇帝说:“诸汉官联名总署,声称是劝谏陛下不要去并州,其实未必不是要造反,应该加以诛戮。”

十月九日,北齐主高纬召集已署名的全部官员,集中在含章殿,斩崔季舒、张雕、封孝琰及散骑常侍刘逖、黄门侍郎裴泽、郭遵于殿庭。家属都流放北部边境,妇女配给奚官(宫廷官署),幼男下蚕室阉割,没收全部资产。

十月十一日,北齐主高纬前往晋阳。


【学以致用】

关于张雕事件的思考:

01,自古以来,安身立命与治学方略的学问,很难合一

就像现在的北齐,在“否”的环境下,越努力越报废

老大的信任与承诺根本就成为不了“护身符”

你费尽心思为他的公司考虑,而他却要把公司带入死亡深渊,你能怎么办?

02,报恩的心思是没得问题,但是报恩的方式值得思考

一定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阶级结构的组成,其次是从长期的角度去制定方案,慢慢来,得以对方适合的方式,去干多赢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提早出局了。

03,联名这种行为,就有点成党成派了,性质大不一样。老大一定会多想,并且往坏的方面想。


大家好 我是大帅

应上上个月一位读者朋友的提议,我建立了一个通鉴研习群,由于笔记第一轮主要是从企业治理的角度看问题,角度有限,那么,研习群以人性密码为主,更能看清本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