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是生痰源,肺是储痰之器,肾是生痰之根,一个中成药断痰根,散结节

 中医张大明 2024-05-14 发布于河南

文/张大明

医者仁心,心仁者医

我是中医人,张大明。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中医内部的研讨会,很多小辈来向我请教,结节到底怎么治?说白了,散结本质就是化痰。搞清楚痰在哪,散结就好办了。

说痰还要从"津液”聊起,津液是人体正常的水分的存在状态,是气化的状态,当它停滞聚集的时候就成了湿邪,就像潮湿的空气;湿邪再聚集就成了,就像出现了雾;水继续积聚就变成了,就像出现了雨;而饮再凝滞才会生成,就仿佛是冰雹。

也就是说人体是不会无缘无故的长结节的,是至少经历了4次的凝聚,才称为痰,而大量的痰才会称为结节如果我们能阻断其中的任何一步,这个结节就无法生成。

那如何逆转呢?

补阳气,不管到哪一步,只要补阳气就不会让水湿继续凝聚,只要阳气够多,就有机会重新气化成蒸汽,重新恢复津液。

从哪里补,怎么补?

先辩证,找痰的位置就知道补阳的办法了。


肺结节的患者占比多,我就拿肺结节进行举例讲解:

一个肺结节的患者,平日里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是老在秋冬季节会咳嗽吐白痰,且痰量较大,诊断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很多年了,但是近两年发现长了肺结节。

刻诊,舌苔薄白有齿痕,下身比较胖,腿有浮肿。

她说自己平时食欲不好,吃的不多,体重却不减轻。经常感觉乏力,困倦,导致总觉得自己心情也低落,经常唉声叹气的。

开方:党参、炒白术、干姜、陈皮、制半夏、茯苓、白芥子、炒苏子、炙甘草各10克,炒莱菔子30克,车前子(包)15克。

7剂,浮肿消了,精神逐渐恢复,咳痰情况尽消,复诊加上桃红,浙贝母,牡蛎,3个月后复查,肺结节消了。

我们来分析这个医案,患者明显是痰在肺里,不管是咳嗽还是结节,都说明了此痰的位置。肺是储痰之器,病理产物意义下的痰,总喜欢跑到肺里,影响气机宣降,所以发生肺结节的人,比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的更多


肺只是一个储痰的地方,说白了就是一个替罪羊,真正生痰的是脾,脾为生痰之源,虚,运化失常,所以有痰湿。

怎么确定的脾虚呢?

便溏、畏寒怕冷、食欲不振、四肢困乏无力,痰白,脉细弱,苔薄白,舌淡胖,这些都是脾阳虚的特征。脾阳不足,无力运化水液,所以痰湿下趋,导致患者下肢浮肿。

所以清肺痰其实是在补脾阳。

上方的方子:参、白术、干姜、甘草其实是中成药理中丸。而我又进行了加减得来的。

那什么时候到肾呢?

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吃过很多痰湿的方子都没有好,而且越来越重了,就是已经伤到了肾。肾为生痰之根,就是说肾对身体的代谢啊、水液的运化啊也有影响。如果说体内有痰湿,痰湿越来越重,影响到代谢,那么它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肾的功能,久而久之呢,就会肾虚了。

那补肾阳就行了吗?来不及了,肾阳也要补,痰也要赶紧化。湿不除,就像地里长了虫子,你不管怎么浇水施肥,得益的都是虫子,庄稼总也长不好。

另一个判断肾虚型痰湿的办法,就是吐出来的痰是咸的。痰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味道的,如果痰有咸味,说明肾不能封藏五味中的咸味,因为咸入肾,所以是肾虚,当补肾才能治好。

这就又说回来了,那你自己抓药,或者吃一些中成药,一旦发现没效果,就别继续吃了,说明痰在肾了去找专业的中医辩证开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