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①」《崇祀祠故事》发刊词 第一篇 崇祀祠沿革‖张远谋

 zsw77792 2024-05-14 发布于陕西

《崇祀祠故事》

发 刊 词

---

沧桑蝶变,世幻浮沉,翰墨遗香,音容宛在。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挥公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地名姓氏学会挥公文化理事会副理事长张远谋先生编写的《崇祀祠故事》正式开讲。故事以同治十二年(1873)、民国十九年(1930)《张崇祀祠族谱》为蓝本,收录一部分族内传闻,讲述一支由闽西“移民实川”的客家张氏族群为生存繁衍、拓业进取而奋斗的艰辛历程。故事内容设置沿革、族业、家风、人物四个篇章若干细目,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厚重的家风底蕴,对于弘扬优秀的中华道德文化、树立爱国睦族精神具有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

本媒从2024年5月12日起,采取每周一文的连载形式与广大读者分享《崇祀祠故事》。

《清河张氏》编辑部

2024年5月12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

第一篇

崇祀祠沿革

---

四川南部富顺古县城中心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客家张氏宗祠,曾经代表一个显赫家族的社会存在,残留遗址由政府挂牌保护。宗祠最早冠名“清河祠”,取张氏祖清河之意,堂号“崇祀堂”,寓意祭祀先祖为家族头等大事,以后又以堂号定名“崇祀祠”,沿用至今。

附:谱图及复原效果

一一一

一一一

祠堂毗邻古县衙,与城中文庙、西湖呈品字形,与沱江彼岸的西禅山佛寺和直插云霄的回澜宝塔相辉映,总占地二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万平米,主体建筑约五千平米,仿照四门三进的城府布局,内设寝庙、祭堂、会厅、花厅、戏楼、书阁、厢房和膳所。结构上庭院相间、回廊相连、高低错落、铺陈有序,外观上门庭阔壮、楹柱高闲、飞檐翅角、宝象庄严,建筑风格追求古朴厚重,工艺上体现精巧细腻。座向乾巽,南北呼应,远观盛况:

直视滚滚沱江,背靠锦绣西湖,大气儒雅兼收;

朝闻西禅钟声,暮看回澜塔影,风光韵致无限。

根据《族谱》记载,崇祀祠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落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元年(1796)完成划界入产,入产清单标明的四周界址为:前至大街街心,面沱江;后至汪姓宅基地,临西湖;左抵万寿寺街心,有宅楼、店铺;右至三清殿皂荚树街心,有宅楼、菜园。对比当时的县城建筑规模,崇祀祠建筑应该是文庙之外城内最大的建筑,而长达六十八年的建设周期又为史上罕见。

崇祀祠什么来历呢?为何建在川南富顺?又为何耗时冗长不竣?祠堂碑记作出了诠释。

附:原文照

一一一

这就是嘉庆年间镌刻在祠堂的碑铭全文(碑体已毁),民国谱定名《崇祀祠碑记》,未必与原名相同,碑文以第一人称笔法撰写,不见署名落款,但风格上看可能出自当时还健在的族内文魁和瑛公(字维岳)手笔,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在川南富顺县城的中心有一所祠堂建筑,大门牌匾上写着“崇祀”二字,这是张氏家族的宗祠,家族祖籍在福建省,详址在族内称吴基地(注:指汀州府上杭县的小吴地村),明朝时(注:此处笔误,实际从元朝中叶开始)因族群壮大分离出这支族系,现龙崖州管辖的厥里、前村、新田、山头、塘边等村落就是当年的族居旧址。到了康熙时期,家族出现了齿繁少耕的生存危机,听说四川人烟稀少、耕地广阔,于是分批入川寻找耕居之地,当族群进入富顺地界后,看见沱江蜿蜒,草木丰茂,就果断作出定居的决定,这时就有族内前辈私下议论,说人生苦短,追远报本是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就是营建祠堂,因此,族群刚刚来到异域他乡,连安居置业等要务都未完成就急于兴建祠堂,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建祠的地点。到了雍正六年(1728),终于买下一户姓杨的故宅,这里遭受过明末清初的战乱破坏,看起来一片萧条,只留下破烂的房屋和坍塌的墙垣,到处是瓦砾碎片和荆棘杂草,如何在这里建祠呢?既无以往的营造实例可供借鉴,也无节余下来的族内祭祀公积金作保障,在这种情势下想要开工建设真是太难了。但我族先辈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各家各户纷纷捐献出钱财和劳力,采运沙石木材、组建工匠队伍、卜测开工吉日等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到了乾隆丙辰年(1736),祠堂的寝庙建成了,又经过乾隆丙申(1776)、丁酉(1777)两年,祠堂的祭祀大堂建成了,再经过乾隆甲寅(1794)、乙卯(1795)两年,祠堂三厅的大门也建成了,整个建祠工程经历了三建两停(注:1728-1736、1776-1777、1794-1795为三建,1737-1775、1778-1793为两停)的营造曲折,算起来从开建到建成的时间有六十八年之久,过程中间为扩大祠堂规模数次增买土地,数次调整建祠经费的户丁分摊标准,为办这些事情,族内经常出现财力紧张、磕磕碰碰的现象,造成工程长期中断,可见我族祠堂的建设何其艰难!因此特将前辈们最初倡建祠堂的契约、留下的文字条款和建祠的背景、原因、过程都刻在碑上,让子孙后代牢记前人功德。

这篇《崇祀祠碑记》简明介绍了祠堂营建的背景、时间和过程,更为翔实的信息散载于同治十二年(1873)、民国十九年(1930)的《张崇祀祠族谱》中,包括《创始原约》《创始输派建造制尝源流记》《崇祀堂总记》《建祠首人记》《宗祠烝尝序》等篇章。概述这段历史,就是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开始到雍正时期,一支发源于上杭小吴地的闽西客家张氏族群为生存繁衍,分批加入到清政府号召的“移民实川”行列(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朝廷发布《召民填川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川南富顺县域定居。族群由共祖太七郎公(讳义兴,号甲二郎)的六大房系构成,分别来自龙岩江山的山头、富溪、塘边和新田四个自然村落,总规模约500人,分别落户在富顺县管辖的十数个乡村、集镇,少数落户在县城。数年之后,经族人永坎(字为水)、兆椒(字盈芳)、士礼(字恺恭)、端佳(字海仕)、兆杰(字位标)、嘉炵(字品辉)、嘉㷬(字荣齐)、永埈(字文堦)、永圻(字民止)、永垣(字栋擎)发起,入川六房于雍正六年(1728)三月十一日,以徳廷、德瑞两宗名义签署合约,谱称《创始原约》,内容包括在合买的杨姓故宅上卜日兴建祠堂、进安列祖列宗神位、按户丁和神主分摊建造银两等等,并于当年如期开工,而由于两个主要原因,致使工程三建两停,耗时长达六十八年之久。一个主要原因是数次扩大祠堂规模,自然就需要修改祠堂设计。由于族群定居富顺不久就迎来康乾盛世,耕者乐其田,商者乐其利,业态稳定,财力日增,在这种条件下大家认为杨姓故宅太小,不足以彰显族势、光大门庭,因此在祠堂建设过程中又先后增买了王家的铺房、罗姓的临街店面、陈姓的一分田地、汪姓的宅基地、何姓的店面、刘杨氏的店房、关姓的宅基地等,最后连成一片。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原定建造银两的分摊方案也需要调整。由于族群定居富顺的消息传回闽西后,留居祖地的族人也纷纷投亲而来,其中大部分选择入籍富顺并参与建祠,原葬于闽西的祖墓也在这个时期大量移葬富顺,进安神位迅速增多,因此就出现建造银两如何分摊和祠产的执掌问题,最后议定按乾隆二年(1737)划分老户和新户,此后支出的建造银两仍按户丁和神主分摊,但老户按棹簿(一种特殊格式的账本)、丁簿执掌祠产,日后享受更多的祠堂放租生息收益,新户不执掌祠产。嘉庆元年(1796)祠堂终于全面告竣,同年四月完成划界立碑,归入族产。

崇祀祠的建成,标志着这支客家张氏族群已经在川南富顺落地生根,为饱经战乱而消失殆尽的地域文明注入了永不泯灭的客家之魂,也由此拉开了《崇祀祠故事》的序幕。

(待续)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热心海浪19”


撰稿:张远谋

编辑:张英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