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腹中寒——喜欠善嚏

 谷山居士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腹满三: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阳清而阴浊,清则通而浊则塞,中气痞塞,是以满也。腹满时减,复如故者,阳有时而复,故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易胜而阳难复,是以减不逾时而旋即如故。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也。

1   脾胃土虚,不能升降,则腹中胀满。腹满时减,是阳气时通,又复如故,此为虚寒之满,当与温药,以遂虚寒也。

2   虚寒之腹满,是有时减,宿食之腹满,是满而不减,还痛而拒按。

论:本条提纲,腹中胀满,不用开破泄胀之法,反用补法。就是后世医家所论的“塞因塞用”之法。(通则用塞,塞则用通,反之塞因塞用法,与通因通用,已在时方医案中已整理总结)

腹满四: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

1 本条提纲是讲,中寒者,喜打哈欠,又流清涕水,色和者,又善打喷嚏。

“中”寒家,此“中”读四声,非中气的中。寒为少阴之主气,中寒者,就是下焦阳虚寒盛也。

2 喜欠者,频打呵欠之义,阳位于上,而阴位于下,阴阳相引,气升气陷,则人见呵欠连连。气为阳,相引而上,阴盛于下,则虚而又陷,气上下不定,一升又陷,是为阴阳相引,则呵欠连连。类如,早上起床的呵欠,是阳气升卫气出;夜晚睡前的呵欠,是阳气降卫气藏。气升气降,则有呵欠。本条之喜欠是中寒虚证,气引而上,因虚又陷,反复升降,则呵欠连连。缘其阴盛阳虚,升气不足,阴常司权故也。

3 清涕出者,肺气之熏冲也。中气虚寒,肺无降路也。从肾论,肾主五液,入肺为涕也。4 色和者,未见五色,土黄木青水黑也。阳稍盛,只是虚寒,当与温药。

论:阳明五十六,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此即是“四”声,对比“中风”则知。寒有内外之别,本篇腹满,皆是中内寒,中少阴寒水之气,就是肾阳虚。不是太阳外感之伤寒,而是中少阴里虚之内寒。本卷更能体现先师《伤寒杂病论》之义。

腹满五: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以其里阳之虚也。若欲嚏不能,此人肚中阳虚而寒盛也。《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嚏。嚏者,肺气逆行,蓄极而通,而泄路迫狭,故激而为响。至于欲嚏不能,则气虚寒盛,较上之善嚏者,又不如也。

1 中寒,也是读四声,非中气之中。中寒,中少阴内寒,下焦阳虚也,非太阳外寒。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阳之虚也。欲打嘻嘻而不能,此人肚中寒也。

论:喷嚏与呵欠者,皆为阳虚中寒之象也;而欲喷不能者,中气更虚,寒气更盛。

腹满六: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发黄,咽喉干燥而实不觉渴,是湿旺而土郁也。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木气不达,则入土化黄(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木郁风动,则咽喉干燥。水胜土湿则不渴,若胸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火凘金冷,土败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

1   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火败而金冷,膈上有寒饮,是为胸中实也。火败而金冷,土败而木贼,则火土败,必主死也。

2   胸中寒实者,火败金冷,寒饮结胸也。利不止者,土败而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心肺之阳上败,土败而下利不止者,死。

太阳四十三: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也可。

少阴十六:胸中实,不可下也。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论: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脾胃病虚者,皆有此证,就是全身疲乏无力,特别劳累感,痿弱乏力的感觉。

腹满七: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阳气衰乏,绕脐痛楚,腹中必有风冷之邪壅遏,谷气不得运行。寒水风木,合而贼土,冲突击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败其微阳,阴邪无制,其气必冲。若不冲于膈上,必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之证,于是作也。

1   腹中有虚寒风冷,则谷气不得运行,而反下之,则中虚伤败,故水寒与风木,合而贼土,必发冲气,以是痛作。若不冲者,土败胃逆,浊阴上填,心下痞塞发硬也。

2   腹中虚寒,则谷气不得运行者,此是温补行谷气?还是下其停滞?后面自有温行之法(附子粳米汤)还有温下之法(大黄附子汤等)。本有腹中寒痛,而反下之,其气必冲,(如大建中汤,心胸中大寒痛)。下伤中气,脾陷胃逆,则心下痞也。此是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与桂枝人参汤之病理。

3 本条为虚寒之腹痛,虚寒则温之,而腹痛者,有实痛与虚痛。虚痛则温之,虚痛而谷气不行之痛者,又有温下之法。

下条为虚寒之宿食,当泻宿实,此二条提纲,虚则温之,实则泻之,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实其实虚其虚,俱是误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