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测】德国mbl全套器材高贵声

 fjgsd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作者:郭汉丞(中国台湾)】

mbl,从来都是独特的存在,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图片
点击可参观

e 全套开声展示

从360 度Radialstrahler 全指向发声喇叭开始,mbl 的音响梦从讯源、前级、到级,全部齐备,而最高阶的Reference Line 全套系统,已经进驻高雄富豪音响,实地开声,如果想见识全套mbl 独特的美声,尤其是Reference Line,富豪摆出来的阵势可说南台湾之最,值得专程前往取经。

我经常与自家编辑说,写音响评论的人,并不是耳朵特别好的人,而是靠平时不断累积,聆听各种音响器材的声音,比较各种搭配的差异,从中找出聆听的乐趣,借以逐步建立音响器材的鉴别能力,而mbl 独特的360 度Radialstrahler 喇叭,呈现音乐的美感与空间感,音色特质就是与传统动圈式喇叭不同,听过就知道差别,这也是mbl 迷人之处,才能历经三十余年演进,依然经典长青。

就像是音响界的Porsche 911

mbl 就好像是音响界的Porsche 911,您看,911 于1963 年发表,1965 年量产,期间历经多次改款,至今依然是911,可是内中技术不断翻新,让车迷追得乐此不疲。mbl 的Radialstrahler 360 度全指向喇叭也是如此,貌似葫芦的造型,其实是三音路喇叭,底下加上超低音,成为复杂的四音路系统,而其振膜、磁力引擎、弹波,看似与动圈式单体类似,但是机械运动员力却很不一样,一样是活塞运动,但却是将振膜向上下挤压、内外收缩,让单体做360 度发声,就好像乐器在演奏空间中,自然地向四面八方投射声响。

其实,mbl 的Radialstrahler 推出这么多年,基本的设计理论其实并非秘密,可是至今依然没有跟进仿造者,原因很简单,讲理论容易,实际制作困难重重,如果有机会到mbl 工厂走一趟,就知道Radialstrahler 的制作,不仅全部靠手工,还必须制作各式各样专用的制具,只为了生产数量不多的Radialstrahler,而且每经历一个世代的演进,因应材料的更新,各种制具都要重做,生产成本自然高昂,如果没有足够的销售量支撑,根本撑不下去,还好,在全世界众多的mbl 爱好者支持下,让mbl 走过四十余年的历史,且仍然与时俱进。

图片

101E MK II 是目前成熟度最高的Radialstrahler

在mbl 原厂采访时,首席工程师Jurgen Reis 把历代Radialstrahler 喇叭单体摆放出来,介绍历代的演进,从最早铝合金振膜,逐渐进化到现在的碳纤维振膜中音与高音,他说早年受限于材料,最早两个世代的Radialstrahler,其实效率很低,且失真率颇大,但是音色非常独特,让mbl 站稳脚步,可以持续大量投资新材料的研发。大约到第三代产品,失真率已经大幅降低,而最新世代的碳纤维中音与高音,则是大幅度提升性能,尔后可以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101E MK II 世代的Radialstrahler,可说是成熟度最高的产品。

不光是101E MK II 喇叭如此,具备历久常青的特质,其实Reference Line 的所有产品,几乎都是如此,外观变化很小,可是内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从Reference Line 器材的外观,其实很难分变出产品世代,就像在路上看到911,懂的人才知道991 I 与991 II 车款世代的差别,而mbl 也是如此打造音响经典。

图片

可说是Modern Vintage

看看6010D 前级,根本就是“Modern Vintage”,外观看起来与1980 年代的产品相似,但细部处理越做越好,内部线路也完全不同,而当年为了模组化设计,使得6010 前级必须使用超大机箱,延续到6010D,却像是高瞻远瞩的设计,要不是当年用了超乎想像的大尺寸机箱,预留了升级空间,否则6010 怎么可能延续这么久的历史?

图片

至于9008A 单声道后级,则是经典9011 的后续机种,单声道输出8 欧姆440 瓦,4 欧姆提升为840 瓦, 2 欧姆负载则高达1,000 瓦,百分百驱动猛兽。如果您要问mbl 为什么要打造大功率后级,原因还是来自mbl 自家喇叭,因为早年的Radialstrahler 单体效率低,还要搭配大尺寸超低音单体,很难驱动,所以mbl 必须打造猛兽后级,驯服自家喇叭。

在台湾,除非是音响展,否则能够听到全套mbl 的地方不多,Reference Line 大方全套展示更是难得,为了落实体验行销,富豪音响可说是下了重本,毕竟如此昂贵的音响系统,连听都没得听,怎么有办法下决定购买?如果只想听听看mbl 的声音,或许音响展上可以惊鸿一撇,可是若要细细品味,还是要在音响店实际试听,仔细聆赏,也才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梦幻系统。

图片

难得全套Crystal Cable 搭配

富豪音响搭配的线材,用全套荷兰Crystal Cable Artist Monet,这是高阶Artist 系列的入门款,我问富豪赖桑,怎么不用更高的Van Gogh 或Da Vinci,赖桑指着后方收纳柜说,线都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换,但先用Monet 来配,比较不会把客人吓跑,毕竟全套mbl 已经够贵了,还要搭配最顶级的线材,不如先从Monet 开始,有兴趣再来尝试更高阶的线材搭配。

富豪的试听室约莫六坪左右,空间其实不大,音量开得大一点,很容易就让中低频塞满,不容易考验9008A 后级的驱动力,因为我大概发挥不了后级十分之一的功率,音压就已经很大了,不过试听室的隔音做得很好,在安静的空间听音响,很容易听出音响的质感。

图片

图片

音乐的空间感描绘极佳

我从Katja Werker“Contact Myself 2.0”专辑开始听,这是Katja Werker 在德国老虎鱼录音室的“现场录音”,Katja Werker 自弹自唱,另一位吉他手Gert Neumann 合奏,再搭一把无格贝斯,很简单的人声与器乐配置,可是很考验音响的活生感与定位,101E MK II 因为360 度全指向发声,要让喇叭消失在空间当中并不难,可是要调整精确的音场定位,难度可能比传统动圈式喇叭更困难,毕竟动圈式单体具备指向性,可以作为Toe-in 摆位的参考,让单体对准耳朵,可是Radialstrahler 单体长得就像葫芦,没有校正基准点,必须靠喇叭左右间距与侧墙距离的调整,找到喇叭摆位的甜蜜点。

图片

在富豪听Katja Werker,听第一轨“Yes”,吉他前奏略靠左边,Katka Werker 的嗓音居中,贝斯的音符颗粒迭在歌声后面,略靠中央下方,另一把装饰的吉他则位居左方,人声与吉他的位置,就像唱片内页的照片所示,为了减少录音时额外的噪音干扰,Katja Werker 刻意赤脚录音,避免鞋跟踩踏地板出现噪音。

用101E MK II 来听这张专辑,空间感的呈现特别漂亮,音场背景漆黑,衬托吉他与人声的音像更为浮凸,我没有刻意用大音量来听,Katja Werker 的嗓音显得真挚深情,而吉他清脆的声响颗粒,带出乡村民歌风的气氛,小声听,仿佛Katja Werker 在耳边轻声细语,不用大声,音乐细节既清晰又轻松。

音场仿佛穿墙而出

图片

换上“悲惨世界”电影原声带,听Samamtha Barks 唱“On My Own”,这是一张没有录音现场的录音,拍摄现场收录演员的歌声,然后在伦敦花了半年时间配上管弦乐团的伴奏,并加上拍片所需的音效,用全套mbl Reference Line 来听,真是听得入神了。“On My Own”从钢琴独奏开场,背景还有细碎的雨滴声,是Samantha Barks 在雨中独白的场景,歌声背后有钢琴弹奏分解和弦,大提琴装饰,进入副歌,管弦乐团温暖地包围着歌声。

101E MK II 把音乐的层次清晰地呈现,深邃的音场仿佛穿墙而出,感觉试听室的空间似乎扩大了,音场中央凝聚的Smantha Barks 深情的歌声,终曲时啜泣的歌声,伴随着对爱情的憧憬,甜美地结束。唉,这样写,会不会显得情感太复杂了?实际上Samantha Barks 的歌声就是这么多情,而mbl 只不过是把丰富的情感和盘托出罢了。

音场向上延伸的开阔感非常棒

图片

听全套mbl Reference Line,空间感绝对是与众不同的感受,101E MK II 并不是特别高的喇叭,可是音场向上延伸的效果很漂亮,听马友友、Chris Thiel 与Edgar Meyer 合作的“Bach Trio”,在乡下农场谷仓的录音,曼陀铃晶晶亮亮的声响,高音尾韵直向上飘,对应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两把音色相对低沉的乐器,对比很美。

仔细听,可以注意到马友友的大提琴在音场左方流转,低音大提琴则在中央,而曼陀铃在音场右方,叮叮咚咚的声响带出音场的高度,而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宽厚的声响,则带出音场的宽度,我相信这不光是mbl 系统好,富豪事前的调整设定显然功课做足,展现轻松自在的大系统听感。

高贵的音色真是迷人

图片

除了音场空间感营造,360 度全指向发声的101E MK II 有自成一格的宽阔感之外,音色的高贵感更是迷人,像是听“萧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慢板是浪漫至极的音乐,如果您喜欢浪漫到极致的诠释,我推荐齐玛曼独奏、指挥波兰节庆管弦乐团的版本,第二乐章的速度极慢,弦乐的开场在101E MK II 上面听起来简直无边无际,浪漫地延伸,第一个乐句结束之后,因为速度很慢,仿佛音乐中止了,第二句才缓缓跟上,全套mbl Reference Line 的宁静感,让极慢的速度更显浪漫。

在钢琴进来之前,铜管温暖地衬底,其实,如果不是速度这么慢,弦乐收尾与铜管其实是同时浮现的,但就是因为齐玛曼极慢的速度,让铜管仿佛是钢琴的引路人,带出踌躇不前的钢琴,一句句慢慢地诉说着,在乐句衔接之处极为短暂的宁静,把情感起伏刻画得更有戏剧性。

唯美与真实都漂亮

图片

齐玛曼极慢的速度,如果不找个对比,很难体会他的慢如何造就浪漫。换上Andris Nelsons 指挥柏林歌剧院管弦乐团,巴伦波因独奏的版本,一样是慢版,速度比齐玛曼快多了,究竟差多少?管弦乐的导奏,Andris Nelsons 只花30 秒,就让钢琴独奏出来了,可是齐玛曼光是十来个小节的音乐,却花了1 分24 秒,光是导奏的速度差异,就让钢琴的主题表情很不一样,齐玛曼简直浪漫到昏头转向,而巴伦波因则是多了行云流水的优雅,可是,虽然导奏差了三倍时间,齐玛曼整个乐章花了12 分35 秒,而巴伦波因则是8 分59 秒,总长度只多了三分钟,您就知道齐玛曼在慢的导奏之后,如何用钢琴独奏引导速度自由自在地加快。

在富豪用全套mbl Reference Line 来听这两张录音,真美,尤其是齐玛曼,那种无边无际的宽阔,速度自由自在的轻盈,闭上眼睛,仿佛身处录音,弦乐群因为极慢的速度,细部的表情变化更多,甚至还带着些许滑音的变化,既浪漫又美,而听巴伦波因的版本,则多了些现场录音的气氛,钢琴音色更为直接,力度更强,还可听见钢琴踏板的声响,感觉更为真实。其实,无论是齐玛曼的浪漫唯美,或是巴伦波因的真实,都展现了mbl 对音乐抽丝剥茧的重现能力。

听马勒轻骑过关

图片

光是听“萧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两个版本,全套mbl Reference Line 既真实又美的听感,就已经让人心满意足了,可是,我最后还是要听一下马勒,毕竟这是大系统,不听一下马勒怎么会过瘾!听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听热闹的第五乐章,铜管吹奏长音,从音场深处窜出,木管跟上俏皮的旋律,这深邃宽阔的音场,真的很容易让人一听入迷,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就能呈现漂亮的音场,展开管弦乐团的宽松样貌。

随后弦乐群登场,展开一段愉悦的赋格,马勒的弦乐在唯美中带着些许粗犷,仿佛农村节庆的舞曲,101E MK II 把弦乐的质地轻松且漂亮地重现,与木管呼应的层次感,带出管弦乐团交织堆迭的气氛,我要特别强调,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富豪这套mbl Reference Line 系统就能呈现轻松的音乐层次,当然,我在接近终曲的高潮时,刻意操大了音量,让铜管恣意地挥洒,与弦乐群相互争辉,让终曲撑开庞大又震撼的气势,释放音响系统的强大能量,可是我想说,用大型音响系统听马勒,最大的乐趣就是能自由挥洒,小声不失细节,而大声则动态对比强大,这种随心所欲的余裕度,非得要大型音响系统才做得到。

来富豪音响提升音响视野吧

我知道,全套mbl Reference Line 身价不凡,不是寻常人得以拥有的音响系统,可是,如果有机会来富豪音响试听,不仅可以体验顶级音响的音乐诠释能力,更可以增进音响的视野,文章开头已经说了,mbl 从来都是独特的存在,它的音色有多么与众不同,您真的听过了,才知道箇中滋味,南台湾的音响迷就请到富豪音响亲身体验吧!

试听器材
讯源:mbl 1621A 转盘、Roon Nucleus 音乐伺服器(搭配Ferrum Hypsos 线性电源)DAC:mbl 1611F
前级扩大机:mbl 6010D
后级扩大机:mbl 9008A 单声道后级
喇叭:mbl 101E MK II
线材:全套Crystal Cable Artist Monet

图片
点击可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