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阳宝藏|“宫当”“县印”见证汝阴沧桑史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编者按]:每一座地方博物馆,都无声诉说着当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记忆。阜阳市及所辖县市博物馆也不例外。其中,近日拟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阜阳市博物馆,现藏文物12.6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4件、二级文物296件、三级文物2303件,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珍贵古籍13部。

  为充分挖掘、展示阜阳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助力阜阳文旅事业发展,本报开设“阜阳宝藏”栏目,介绍阜阳市及所辖县市博物馆珍贵文物,传递文物知识,讲述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阜阳历史长河中,“汝阴”与“颍州”一样,曾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行政区名。汝阴得名于古汝水。今阜阳城北的泉河,东汉以前称“汝水”,东汉以后称“汝水枝津”“小汝水”。因城在汝水之南,遵循古代地理位置划分“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之说,故称“汝阴”。

  作为行政区名,“汝阴”始于秦代止于元代,除了曾是县名之外,三国时期魏国以及隋朝还曾设置汝阴郡,蕴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现藏于阜阳市博物馆的“女(汝)阴宫当”,揭开了西汉汝阴侯国宫殿的神秘面纱;金代“汝阴县印”,则是研究金代末期历史和阜阳地方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位于城南新区的阜阳博物馆 

汉代“宫当”揭开西汉汝阴侯国宫殿神秘面纱

  1990年3月,阜阳市老城区小校场(今文昌阁周围)建筑工地开挖楼基时,在距离地表2—3米处发现了大量筒瓦、板瓦、瓦当、地砖残片等建筑构件。文物专家从西汉“女(汝,古代女同汝)阴宫当”“安乐富贵”铭文瓦当等建筑构件考量,结合古代文献典籍记载,以及阜阳汝阴侯墓出土文物,确认这是西汉汝阴侯国宫殿遗址的一部分。

  “女(汝)阴宫当”瓦当为圆形,陶质,口径16.5厘米,边廓沿宽1.1厘米。当心半球形,周饰18颗乳钉,圈外以复线作界格四分当面,每格一字,计4字阳文,按顺时针方向旋读为“女(汝)阴宫当”,字体为篆书。瓦当是汉朝时贵族建筑广泛采用的构件,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后经文物专家鉴定,“女(汝)阴宫当”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阜阳市博物馆。

“女(汝)阴宫当”,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阜阳市博物馆。

  汉承秦制。《汉书·地理志》记载:“女(汝)阴,故胡国。都尉治。”阜阳文博专家、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认为,从文昌阁建筑工地考古发掘出的“女(汝)阴宫当”等大量砖瓦建筑构件实物,印证了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开国功臣夏侯婴为汝阴侯的史实。汝阴侯国宫殿位于今阜阳老城北城(子城),北枕泉河、南至今鼓楼,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450米,其大小符合西汉高后二年《律令》记载的宅之大,方卅步,彻侯一百零五宅分封规制。当时汝阴侯国宫殿和住宅区,约占北城(子城)面积的70%左右,官府衙门(都尉治、侯令治)、少量的居民住宅、手工作坊、市井交易场地等占北城(子城)的30%左右。而汝阴的南城(罗城)规模应大于北城许多,主要是百姓生活区、商业贸易区、寺庙群落区等。

  “女(汝)阴宫当”的出土,揭开了西汉汝阴侯国宫殿的神秘面纱,也说明现在的阜阳老北城即为汉代的汝阴城,2000多年来阜阳城址总体没有太大变化。

 金代“县印”见证金朝灭亡历史

  1974年12月,阜阳博物馆从当时属于阜阳地区的凤台县征集到一枚金代官印——“汝阴县印”。“汝阴县印”出土于凤台县粮食局院内楼基处,同时出土的还有其他金代军队官印5件。

  “汝阴县印”为铜质方形,长方形柄,印面边长6厘米、厚1.4厘米、通高4.5厘米、柄高3厘米,重480克。印柄上部较窄,其端阴刻一个字。印为阳文篆书汝阴县印”4字,印左侧阴刻汝阴县印,右侧阴刻铸造日期壬辰年三月日造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把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割让给金朝,当时的顺昌府(阜阳)属金,改为颍州府,辖汝阴、泰和、沈丘、颍上4县。

  “汝阴县印”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金朝崩溃时作鸟兽散的情景。“壬辰年”即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金哀宗开兴元年。历史上将此次蒙古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哀宗出逃到靠近南宋边界的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的事件称为“壬辰之乱”。“壬辰之乱”宣告了金朝灭亡已成定局,此后的金朝政权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1234年,宋蒙联军攻蔡州,金朝灭亡。

“汝阴县印”,一级藏品,现收藏于阜阳市博物馆。

  当时,金朝廷的行宫礼部或派出临时机构或地方官府,还能给汝阴县铸造官印,说明当时汝阴县局势还是相对稳定的。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和战局发展,战火延烧到汝阴县,汝阴官员可能是在蒙古军追击下,在南逃途中将官印埋藏于地下。因此,这枚“汝阴县印”堪称珍贵,被定为一级藏品,是研究金代末期历史和阜阳地方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阜阳市博物馆东门外影壁的外形,吸收了古代官印印面设计的艺术元素,由多枚官印依次呈阶梯形组成,其中一枚即是金代“汝阴县印”造型。原载2024年5月13日《阜阳日报》“美好阜阳”专版“阜阳宝藏”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