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院教授对王羲之书法说了这个观点,书法爱好者为啥不认可?

 书法古今 2024-05-14 发布于陕西

中央美院教授王镛认为,我们都很迷信王羲之的书法,这是很长时期以来大家的看法。但是,王羲之书法也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只能写小字和手札一类的作品,如果想要用王羲之的笔法来写大字作品,那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王羲之的笔法中那些牵丝、藏锋、露锋等,都是可以的,但大字中却不可能有这些笔法。因此,一个人在用王羲之的笔法来写大字作品时,这些笔法就不够用了。

了解王羲之书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以前遗留下来的作品,都是手札小字类的,这是历史原因,这些小字作品中,那些细腻的笔法,会给小字作品带来很多美感,在一个尺牍作品中,我们会一眼就把整幅作品一览无余地看到底,作品中许多笔势、字势以及诸多笔法,也都尽收眼底,就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其中虽有涂抹之笔,但这也恰好给书法带来整体观感。

而作为大字作品,一方面它也需要一定的笔法来书写,另一方面,大字作品往往讲究大气象,而这个大气象的源泉则在用笔上,但如果用王羲之的那些小字笔法来书写创作大字作品时,这些笔法也自然就不够用了。另外,作为大字作品来说,它的根源就在于篆隶书法,这也是大字作品的根本,大字作品在书写时,往往会把笔锋发挥到了极致,篆隶书法恰恰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前,王镛也曾多次告诫书法爱好者,书法的基础是篆隶,他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学习书法,就要从篆隶书法学起,并在这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个根基打好了,后面学习其它书体时,就要容易得多了。但他的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很多书法爱好者的认同,一些人却说,书法的基础并不是篆隶,而是楷书,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至今仍在持续讨论着。

北宋书法家米芾以前认为自己写字时是“刷字”,并且还提出了“八面出锋”的观点,不管是刷字也好,还是“八面出锋”也好,其实,米芾在他的思想里,讲的就是关于用笔写字的问题,但仔细琢磨,用笔写字说到底也就说的是大字如何去写的问题。这可能就是作芾对大字作品的理解。同时,米芾还把笔锋精致到了“锋势”之上,这个意思就是说,要让笔毫的每一个毫毛都要刷出它的锋势来。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一座丰碑,除了他作品本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唐代李世民的推崇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王羲之书法,李世民认为,王羲之书法是“尽善尽美”的,是集大成者,从此以后,王羲之书法便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学习。

王镛教授所说的王羲之书法的致命缺点的观点,并没有得到书法爱好者的赞同,一些人认为,古人写字是为了实用,而当代人写字是为了表演,结果能一样吗?说得再好能比得过古人吗?还有人说,谁说王羲之写不了大字?有史书记载,他当年也在墙面上写过大字。当然,还有人觉得,我不反对人们探讨书法,但讨论书法形成一个思想理论时,一定要有证据才是对的,免得影响他人对王羲之书法的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