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家大院《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4季第14集

 大闫自驾游 2024-05-14 发布于黑龙江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是我的梦想,希望走遍各地,浏览山海风光,体验风土人情,品尝风味美食,记录旅行点滴。

======================
大闫,公众号:大闫自驾房车游山西灵石《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4季第13集

2024年3月13日,星期三。离开临汾,乘坐高铁抵达灵石东站,乘坐公交车抵达王家大院所在地--静升镇。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城东北,灵石东站西北。距离灵石县城10.5公里,灵石东站4公里,居于灵石东站与县城之间。

王家大院坐落于静升镇西北,依山而建,俯视整个静升镇。

王家大院分东西两个宅院,东侧为主院(高家崖建筑群),西侧为辅院(红门堡建筑群)。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4A级旅游景区。

迎面是由3面青砖墙组成的一曲面巨型照壁,中间一面砖雕“王家大院”4个大字,左右两面砖雕动物图案。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王家大院的入口“寅宾”楼。
“寅宾”是以敬宾客的意思,体现了主人的待客之道。寅宾门右边挂着“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国王氏博物馆”两块条匾,彰显了王家大院的重要地位。

“寅宾”楼门楼背面是一条向上的斜坡通道。

门楼背面是一条向上的斜坡通道,两旁的墙壁上挂有“静升王氏家训”,在王家大院取景的电影电视等图文。

从东向西依次是哥哥王汝聪的敦厚宅(乐善堂)、养正书塾;弟弟王汝成的凝瑞居(敬业堂)、桂馨书院、兰芳居花院。都是典型的三进四合院,住宅形式主要以砖砌窑洞为主。传承了我国西周以来形成的前堂后寝的院落风格。

高家崖建筑群,每一院门对应的围墙边都有一面照壁,照壁中间和周边都是精美的石雕图案,而围墙开门处对应的是牌坊。

老大家的宅院入口(乐善堂),山西的宅院,一般都是侧边开门。

乐善堂的正厅是按传统风水“坎宅巽门”修建,有高级客厅和普通客厅,东西配房为管家和账房居住。

乐善堂的后院,是生活区。正面五间窑洞为长辈所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供儿孙栖身。

二层为小姐绣楼,小姐13岁就要上绣楼居住,学习礼仪、女红、文化……所以边上的楼梯是十三级。

窑洞式建筑,冬暖夏凉。

大门、小门,门门都有石头雕刻。门口的“狮子滚绣球”寓意好事连连。

檐前柱础石上下分五层,分别雕以鹿、兔、羊、鹌鹑、大猴背小猴、寓意平安高寿,增福进禄,辈辈封侯。

精美的木雕、彩绘琳琅满目。凤戏牡丹、喜鹊登梅、琴棋书画等图画组成窗户小景,淡雅,简朴淳厚。

在正窑和厢窑墙下方镶嵌有10块青石浮雕,这些墙基石既有防潮、负荷、装饰的作用,又有教化意义。上面分别雕刻有五子登科、指日高升、麒麟送子、乳姑奉亲、海马流云等典故。

桂馨书院是高级书斋,是家中少年读书的地方,两家共用。从前院到后院所经三组三级台阶,象征连升三级。

逃生的地道口。

兰芳居花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

红门堡与高家崖一座石桥相连,红门堡建筑群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一条竖巷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

堡墙四周连通组成一矩形,上面与城墙一样可以行走,也有垛口,4角和4边中间都建有亭子。

大院外的农居。

西侧大院的入口。

西侧城堡中的公共花园。
红门堡共用的花园,为前园后院布局。前面四座花园,连环紧套,后院环境幽雅。

西侧城堡的中间巷道,把城堡一分为二。

城墙,足有6、7米高。

站在围墙上,来个大院全景,才是一半还不到。

院中套院,每家一个小院。

西侧城堡的大门。

照壁正面,正中雕刻个貔貅,看着像,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吧。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