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要无中生有

 元祉心育 2024-05-14 发布于河北

文/元祉

我们大部分人的眼睛都盯着那些有形的东西,比如车子,房子,孩子的成绩等,对有形的东西执念太重,想死死的抓在手上,总是把那些无形的东西看的太无所谓,实际上压根儿看不见无形的东西,如果你不去发掘,就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最终源溯的核心问题不懂不去解决,那么有形的东西反而得不到。

朋友的孩子叫鹏鹏,他原本实力很强,尤其他的数学能力非常高,150的分数他总在100分上下浮动,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他反而没了动力,觉得80分上下就满足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状态。

你会发现,他的能力远远超过于他的目标,而他的目标又远远超过于他的现实,让人感觉特别可惜。

有些无形的东西父母可以多帮助孩子去指引,不要用说上好大学,挣大钱,住豪宅,这么肤浅的东西,而是站在孩子角度考虑当下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比如告诉他:你在考试的时候,考题越简单,你心里面越发虚对么?你心里面越害怕!

听到这话,孩子的内心是感动的,因为他觉得你懂他。

那么作为父母接下来要明白的是

一,父母懂得利用自己的认知帮助孩子解决心态问题。

把心态调整好,让他自己看看在各个学科上面做点什么动作。

孩子越临近高考,他越想死死的抓住有形的东西,比如说单词我还能背多少,我还能积累多少的历史知识,完了之后,数学我还可以解多少题,这是他能看得见的,但是他看不见的是什么?

他看不见的是自己的心态,已经把自己这个人给箍住了,他就像打满了气的一个气球,因为那个气冲的太过了,所以蹦来蹦去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能够落下来,安定下来,忐忑不安,害怕担忧,会担心自己今年高考是不是考不好?万一自己就只能考四百分左右,想要去的学校我就去不了了。孩子们太过焦虑,整个额头上面就会出现密密麻麻的疹子。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孩子其实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缺的是什么呢?

缺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说去掉智慧,他没有把眼前的这个局面看明白,你排5000多名也好,还是排3000多名也好,这个名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实力在哪里。

二,帮助孩子寻找自信

还有鹏鹏这个孩子缺点了自信,他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这个人放的比较低,然后总觉得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我得很努力,很使劲,我才能够拿到。

实际上他想要的那个东西,对于他来讲伸伸胳膊他就能拿到,但有时候用力过猛,面对简单题本来自自然然你就可以搞定,但是他是如临大敌,面对难题的时候呢,本来你把心态放平,这道题说不定也能拿到一些分数,结果呢他面对难题的时候,整个这个内心的恐慌发作,完全没有想法了。

所有考卷都是由简单题,中等题,难题,和思维创新题组成。

简单题考察的是你的细心,中等题考察的是你的知识的扩充量,难题考察的是你举一反三以及思辨的能力,思维创新题考察的是你整体逻辑关系能力。

当一个孩子没有自信,他看什么题都会发慌,就会因为一个紧张,本来已经懂的知识却忘掉了,下了考场会说“哦,不就是这个答案么”然后本来会的方法凌乱了,然后再遇到其他科目,脑子就容易一片空白,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三,观察孩子是否有平和淡然的心态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又要面临难关,我们又要拥有一个稳定的心态。

“稳”字中有个急,也就是说越着急的时候越要稳。

孩子的心态如果跳荡不安,他的神就没办法落下来,就像那个天上的鸟儿一样,该飞的时候就飞,该落的时候落,遇到一个树枝,放下翅膀安然的落下来,闭上眼睛,养养神儿,心性也就得到了滋养。

所以在帮助孩子调整平和的心态时,最重要的就是心性稳定,调整一个内核,需要让这个孩子觉悟觉醒,他就能看得见自己。

孩子现在如果看不见自己,他完全会被自己的这种不安,焦虑,害怕,忐忑给绑架,他没有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一种状态。

题目,单词,知识点这些东西是有形的东西,分数是有形的东西,排名是有形的东西,而心态,自信心,考场上临场发挥的一种状态,然后我们对于人生很多问题的认知,这个东西是无形的东西。

如果一个孩子只去追求那些有形的东西,而忽略了在无形的这些事情上面对自我的一种修炼,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形的东西也是抓不住的。

这种弊端就一定要追溯到父母身上,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这么多年里面,我们一直追求的就是有形的。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数学跟语文双百分,上了初中我们追求的是中考能考多少分,上了高中追求的是高考能考多少分,上了大学我们追求的是毕业之后你能赚到多少钱,然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我们追求的是多少年能买上房,什么时候能够买上车,什么时候能够升职,月薪能有多少。

这些都是我们眼睛里面有形的东西,但是无形的东西我们看不见,而那个东西才是最最关键的东西。

这就是大道至简的“无中生有。”

为什么有的人,每到大考的时候精神状态非常的振奋,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潜能调动出来,有的人每到大考的时候,大的考验的时候,自己原本有的能力跟才华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背后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对于考试的认知,对于学习的认知,因为我们的认知不到位,因为我们的认知比较狭窄,所以呢我们就认为说高考就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丢了一分儿,然后呢我就操场上已经站出一操场人去了,我高考考不好,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因为这种狭窄的短线的认知,导致我们把高考看的太重要了。

结果就导致我们在高考的考场上就散失了,就是你越把啥看的重,越搞不好,责任要追溯到父母身上,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眼光,才导致了孩子不由自主把这种歪曲的种子,传递到了孩子的身上。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点都不听我的话。

但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父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你不要看当下,你把这根时间线线拉长,三年,五年,十年,20年你去看,你觉得他会不会很像你。

本质上来讲,他还是你家人,真正的逆子,叛逆者很少见,所以一定要多观注无形的东西。什么叫育人?育人就是让一个孩子觉醒,觉醒了之后这个孩子就能看见自己。

当他能够看见自己之后,他才能够看见别人,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看见自己的人,他是明白人,那么他就可以去把握住自己,掌控自己了。

所以,父母先把有形的东西看淡点,帮助孩子先看到自己,掌控自己,他才能无中生有创造美好的人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