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件作品决定13届国展的高度?

 攸州刀郎 2024-05-14 发布于湖南

       一只由木板围起来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劳伦斯·彼得的“木桶定律”,也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短板”。


       按上面这位评委所说,十三届国展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水平。这并非一家之言,展览开幕之前各类、各级书法官媒就已经开始吹嘘铺垫,直至开幕后民间自媒体爆出各类代笔、抄袭、集字丑闻,官媒依然宏大叙事,形成正反两大正营。

       一位热心网友发来一组水平令他无法置信的国展入展作品问小编有何看法,小编没有到现场观展,手机上看大字作品还行,小字作品根本无法看清,以小编的经济实力也无法跨越三个地区逐一仔细观展。今日得闲,姑且借着网友提供的图片,结合“木桶定律”,看看十三届国展是不是如同知名书法评论人长安居所言之“跳蚤高度”。

       先看第一件:

图片

       小编断言,上面这件作品无论取法、形式、用笔还是线质,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县级入展水平。关注本号的都是书法人,不用小编分析,大家一眼就能看穿。

       如果说抄袭、剽窃折射的是作者的品德问题,那公然让老干体进届展是评委集体的眼力问题还是个体的品德问题?

图片

       这是妥妥的初学者,连结构都没处理好,行笔僵硬,这就代表“这个时代最高的水平”了?是不是中国书协为了鼓励更多爱好者投稿推出的刺激样板?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这些,实在是辣眼睛,你们让投稿者怎么平静?当然,也许是小编不识金镶玉,那帖后就搞个投票,看看网友们的态度。

       根据中国书协公布的数据,不算各省和行业书协的初评稿件,仅入围复评的作品就达到17368件,上面这些作品是怎么通过层层选拔、通过庞大评审团所谓“严苛”的评审进入展厅的?还有监审委员会、审议委员会、媒体观察团、面试考核评审委员会、面试考核监审委员会都成了摆设?这种作品能进入展厅也怪不得底层质疑评审的公正性,看你怎么说还要看你怎么做,关键是做出来的结果是否印证你所说。

       在“木桶定律”看来,哪怕一个评委徇私、代笔、结党,必将拉低整个评审团的逼格。

       技法磨练到敢于投国展的投稿者大多数都是以书法为职业,草根书法人的生存渠道异常狭小,手握权柄的评委和组织者们,你们或有的一次枉断、私念,乃至“走眼”,都足以改变或者葬送一个踏踏实实的基层书法工作者的前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至此不禁又想起左锦朝,一个猝死在冲刺八届全国展路上的年轻投稿人。所以,也只能以“举头三尺有神明”奉赠各位评委大人,你们能不能少宏大叙事,能不能少吹牛逼,端平一碗水,如果有良心的话经常摸一摸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