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到听书

 hunt2016 2024-05-14 发布于江西

之前在很多地方听过各种类型、形式冥想练习,由于生在大山深处,从小对于山林鸟语、水流虫鸣比较享受,坐而看山,得山之意;此前对于佛学由于了解不深,只是依稀听到佛教和佛学的不同,听到辩证法对于佛学的一些驳斥,但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一直未曾深究;此次听书,打开了一扇窗子。 m:书中对于欲望、感觉的阐述,借助现代科学的实验旁证,道出了佛学中“空”的概念;利用冥想这一利器,解开了诸“色”纷扰的问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对于色与空的凝练,与此文有异曲同工之效。 l1:科学不是迷信,用科学来论证佛学,比我避而远之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l2:使用空色视角,来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去寻找事物中的真意、乐趣),这层应用也值得去深究、探索。 q1:(佛学)空色理论的研习,诚然可以让一个人通过冥想,实现更加深入的观察、或者更加宏大的视角。但它有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当你看万物皆“空”的时候,你很快就会失去了竞争意识,毕竟,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的处理,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接下来的处事方法,而这个方法论也会进而影响你的行为、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这对于寸时寸金的中年人来说,却是十分要命的。 q2: 人是社会动物,诚然佛学可以给你带来更高的效率,但是在社会参与中,你周围的人不可能跟你达到同样的视野和思维。那么你可以不在乎升值、加薪,你的妻子不可能不在乎,你的孩子不可能不在乎,你的朋友、同事不可能不在乎。 q3:视万物皆空的时候,就直接失去了刺激多巴胺等等的“低级乐趣”,但人生倘若连这种低级乐趣都感受不到,是不是完整有缺? 望能得到解答。

之前在很多地方听过各种类型、形式冥想练习,由于生在大山深处,从小对于山林鸟语、水流虫鸣比较享受,坐而看山,得山之意;此前对于佛学由于了解不深,只是依稀听到佛教和佛学的不同,听到辩证法对于佛学的一些驳斥,但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一直未曾深究;此次听书,打开了一扇窗子。 m:书中对于欲望、感觉的阐述,借助现代科学的实验旁证,道出了佛学中“空”的概念;利用冥想这一利器,解开了诸“色”纷扰的问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对于色与空的凝练,与此文有异曲同工之效。 l1:科学不是迷信,用科学来论证佛学,比我避而远之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l2:使用空色视角,来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去寻找事物中的真意、乐趣),这层应用也值得去深究、探索。 q1:(佛学)空色理论的研习,诚然可以让一个人通过冥想,实现更加深入的观察、或者更加宏大的视角。但它有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当你看万物皆“空”的时候,你很快就会失去了竞争意识,毕竟,生活中每一件小事的处理,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接下来的处事方法,而这个方法论也会进而影响你的行为、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这对于寸时寸金的中年人来说,却是十分要命的。 q2: 人是社会动物,诚然佛学可以给你带来更高的效率,但是在社会参与中,你周围的人不可能跟你达到同样的视野和思维。那么你可以不在乎升值、加薪,你的妻子不可能不在乎,你的孩子不可能不在乎,你的朋友、同事不可能不在乎。 q3:视万物皆空的时候,就直接失去了刺激多巴胺等等的“低级乐趣”,但人生倘若连这种低级乐趣都感受不到,是不是完整有缺? 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