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医常说:精不足多欲,血不足多眠,气不足多食?一文讲清

 仰望岐黄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常听人说,中医里有句老话,叫“精不足多欲,血不足多眠,气不足多食”,这句话有啥意思呢?对不对呢?

笔者认为,短期来看,这句话是对的。

此话怎讲呢?

比如说这精不足为什么多欲吧,咱们举个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男人如果肾精充足的话,欲望会多么?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精足了肯定要泄,那欲望肯定多啊,不光男女之事,赚钱、发财、升官,一个也不能放过,要充分的把精力都释放到这个物质世界来。

的确,这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最后精气放光了,也就差不多嘎了呗。

其实从道家、佛家来看,真正精足之修行人,是几乎没什么欲望的,因为精气充满,人体处于一种无漏状态,就能保持一种平衡,甚至还要继续吸收天地之炁、明心见性,充盈更足的能量、达到更高的生命层次。

但是对普通人来说,精是不可能这么足的,精不足,就像那半瓶水一样,喜爱晃荡,心神不能得到肾水的制约,欲望会更加外散,各种欲望也就多了。

要想养生,健康少病,还是要逆着来,少耗精。

血不足,为什么多眠呢?

这个也好理解,比如那种外伤大失血的人,你看他们是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昏睡在病床上,还是活灵活现的起来蹦蹦跳跳?

那肯定是要多休养恢复了,血供养全身,全身才有能量去活动,血不足,一般来说,肯定要静养休息,《内经里讲:人卧血归于肝,人只有静躺在床上,卧着的时候,肝才会回血养血,血足了肝才强、筋骨才壮。

所以大部分病人,还是要静养在床榻的。

最后说说为什么气不足多食?

大家看看出体力活的工人,比如工地上搬砖的壮劳力,他们吃饭的量大不大?

有经验的读者肯定知道,不仅比普通人饭量大,甚至还大的惊人,因为不多吃一点,在重体力对气的消耗输出下,是撑不住多久的。

所以刚开始有点气虚的时候,人体自然是要多吃、多消化、多给身体补充气的,这是自然之道。

综上所述,这句话肯定是有道理的,但笔者认为,也不全对,也有个范畴。

当一个人失精已久,比如年老体衰之人,精肯定已经很不足了,还有多少欲望?老年人最喜欢的就是搬个板凳晒晒太阳,哪也不去了,哪还有什么欲望可言,这个时候要尽量少欲、少消耗,甚至应当用中药补补精气,比如鹿茸、熟地黄、黄精之类。

而长期阴血亏虚之人,已经过了短期的代偿,有的人进入了心肝血虚、阴虚阳亢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仅不会多眠,甚至还要精神亢奋、烦躁、多梦易醒了,此时就要补补心肝阴血,比如酸枣仁、白芍、阿胶之类。

最后这气虚之人,比如脾胃久虚、气虚,因为气血生化无源,这种蔫了吧唧的脾胃病人,有几个饭量大、特别能吃的(胃热除外)?吃的多、反而无力消化,此时就已经过了多食的阶段,此种气虚之人,当用人参、黄芪、白术等健脾补气药物补补了。

可见,在不同阶段,中医养生的侧重点和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十分玄妙哦,自己要多保持一分清醒。

每个人的体质皆不同,本文介绍之知识,也不会适用100%所有人,调理应根据个人情况,在使用时遵循医师指导,按照剂量和用法正确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