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凝视——晋·王羲之《十七帖》

 三品美术馆v1 2024-05-14 发布于北京

《十七帖》是唐太宗所得王羲之的尺牍二十六通,合并而为总帖。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其文字都是交际性极强的普通书信甚至“便条”。由于卷首一通有“十七日”,故名《十七帖》。


《十七帖》丛帖第一通尺牍:《郗司马帖》
这些信件时间从永和三年(347年)至升平五年(361年),是王羲之晚年与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件,信中抒发思念之情、寒暄往来、赞美蜀中景色,可以说是他生活的真实记录。


《十七帖》丛帖第二通尺牍:《逸民帖》
《十七帖》实际包含29帖、1200余字(也有说法认为《十七帖》共27帖,134行,1166字。)洋洋洒洒、飘逸华美,在唐代便已被奉为法帖,是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

《十七帖》丛帖第三通尺牍:《龙保帖》

中国、日本很多书法家都是从此帖中学得大成,唐代的张旭、怀素、孙过庭,日本的空海、小野道风、藤原行成等皆是如此。

《十七帖》丛帖第四通尺牍:《丝布衣帖》


《十七帖》丛帖第五通尺牍:积雪凝寒帖

《十七帖》丛帖第六通尺牍:《丝布衣帖》

《十七帖》丛帖第七通尺牍:《知足下帖》

《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瞻近帖》

《十七帖》丛帖第九通尺牍:天鼠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通尺牍:《朱处仁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一通尺牍:《七十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二通尺牍:《邛竹杖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三六通尺牍:《游目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四通尺牍:《盐井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远宦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六通尺牍:《旦夕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七通尺牍:《严君平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八通尺牍:《胡母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九通尺牍:《儿女帖》

由于篇幅原因,仅展示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