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江海博览 2024-05-14 发布于浙江
寻点趣味研究室
寻点趣味研究室
2024-05-06 21:55

来自中国的文物一直对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满清陷入衰落后,大量欧洲的文物贩子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通过偷盗抢掠的方式拿走了无数稀世珍宝。

如今欧洲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珍稀文物。

近些年,政府的相关部门和民间爱国志士通过各种方法收回了不少散落在海外的文物,其中就不乏一些稀世的珍宝。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文物都能顺利赎回,有些文物具备极高的价值,根本就是有价无市。

比如武则天的真迹《金刚经》,就被法国收藏100多年还被列为镇馆之宝,根本无法赎回。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武则天真迹

祭奠父母、抄写佛经

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书法发展的高峰期,先后诞生了无数名传天下的顶级书法家,比如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都对后世书法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因此,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名家书法真迹一向都是珍贵的文物,如果是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那更会被认为是传世之宝。

而前文提到的武则天书法真迹《金刚经》也具备不输颜、柳作品的价值,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武则天独一无二的女性帝王身份,另一方面其高超的书法造诣也是极大的加分项。

武则天之所以会留下《金刚经》的手抄本,首先是因为她极度崇信佛教,或者说对其寄予厚望。

这位女皇掌握权力之后,一心推动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像。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武则天崇信佛教

另一方面,武则天抄写佛经也是为了祭拜父母。

这位女帝登基之后,命人手抄了六千部佛经,包括三千部《金刚经》和三千部《妙法莲华经》,可谓是一项声势浩大的文化工程。

负责此事的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虞昶,武则天还专门为其设置了一个职位,即所谓的“写经使”。

凭借在抄经一事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虞昶之后被提拔为太中大夫,官至工部侍郎,并被赐封为永兴县开国公。

根据史料的记载,为了取得更好的祭奠效果,在这6000部佛经中,还有一本武则天亲书的《金刚经》真迹。

抄录工程完毕之后,武则天亲笔挥毫的作品与其他经文一起被送到了全国各地的寺庙中。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而当时甘肃敦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商业枢纽,还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的宗教中心。

大量来自西域的佛经从敦煌传入中原,于是这里成为很多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正因如此,敦煌的莫高窟在唐代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期,大量的壁画与造像被精心营造。

因此当朝廷完成6000部经书的抄写之后,有不少都被珍而重之地送到了敦煌,其中就包括武则天的真迹。

当时敦煌寺庙的住持为了表示对武则天的尊重,特意将其真迹和一部分抄录作品放入到正在修建的莫高窟之中。

也正是因为这个做法,让这些文物躲过了之后的战乱,安然保存到了清朝末年。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莫高窟壁画

机缘巧合被法国人买走

唐朝末年,西北地区连续遭遇吐蕃人的入侵,许多历史名城甚至因此而付之一炬。

但好在吐蕃人崇信佛教,因此敦煌莫高窟在战乱岁月中一直保存完好,几乎没遭受什么损伤。

在此之后,统治这片区域的游牧民族几乎都崇信佛教,很注意保护莫高窟中的一草一木。

只可惜到了明代,这片区域一度被荒废,莫高窟的存在也逐渐变得少有人知。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当地官员为了梳理敦煌地区的语言、民族和地形等内容,派出很多人对莫高窟周边区域进行了深入探究。

最后石窟在公元1815年被徐松发现,随后他公布了遗址的具体位置,这才让莫高窟重回大众视野。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敦煌莫高窟

不过,此时并没有人对西北之地的莫高窟感兴趣,自然没人进行全方面的勘测,因此被妥善保存在第十七窟中的大量手抄佛经以及女皇真迹并没有问世。

1900年,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莫高窟所在地。

在看到其中荒凉的景象后,王圆箓被深深触动,他决定把自己的余生奉献在这里,让石窟恢复往日的旧观。

就这样,王圆箓定居在了莫高窟,悉心对其进行打扫,一点点清除了其中的灰尘和杂草,还用心填补了石窟中的孔洞。

可惜的是,王圆箓对文物保护并不了解,因此在他修补和打扫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地方被损坏。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道士王圆箓

据悉,王圆箓在打扫第17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密室,其中存放着大量的佛家经卷、刺绣和法器等物件,零零总总的加起来数量在5万以上。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莫高窟金洞,其中保存了大量珍稀的文物。

发现这些经书后,王圆箓第一时间便向朝廷禀报。

可惜的是,当地县令派人勘查后发现,密室中只有大量经书佛卷和佛教器物。他顿时失去了兴趣,吩咐王道士自行处理。

但这件事还是被有心人注意到了,于是敦煌莫高窟发现大量古代佛教物品的消息悄然在文物收藏圈传播开来。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莫高窟金洞中发现的文物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个来到莫高窟,以考古的名义进行了偷盗和挖掘的工作。

斯坦因在中国敦煌获利不菲的消息很快被法国人伯希辗转听闻,1908年,他也借着考古的名义来到敦煌。

考虑到斯坦因已经进行了一轮挖掘,留给伯希的文物已经不多了,他几乎没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斯坦因卷走的大量文物

就在这个时候,伯希发现守在敦煌的王圆箓手中有不少从第17窟中收拢出来的手抄佛经。

其中有一本被珍而重之地保存在一个精致的匣子中,这顿时激起了法国人的兴趣。

当得知王圆箓的夙愿是修补和清扫敦煌莫高窟之后,伯希假装被感动,提出愿意资助200两纹银,只需要拿那本珍藏的佛经交换。

王道士不知道伯希的险恶用心,也不清楚佛经的价值,他开心的接受了这笔捐赠,并将保存的佛经交给伯希。

收到佛经后,伯希大喜过望,第一时间便满载着文物回到法国。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伯希带走的佛经

难以追回的“国宝”

伯希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从王道士手中买到的佛经全部都是精品,其中有一卷经书用金粉写就,保存地极为完好。

这份看上去价值不菲的佛经,恰恰就是武则天的真迹《金刚经》,一份珍贵的文物就这样流落海外。

而王圆箓收钱之后,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把这部分意外所得全部都投入到莫高窟修复中。

因此,学者们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对王道士的观感都很复杂,他虽然是文物遗失的“罪魁祸首”,但其本心却不坏。

如今这份武则天亲自书写的《金刚经》已经被收入到法国国家博物馆中,被公认为其中的镇馆之宝。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虽然后世流传下来的武则天真迹并不是很多,但这份《金刚经》的书写者确实毋庸置疑的。

因为其开头出现了“敕”和“臣虞昶奉旨校阅”的字样,这在其他手抄本中是完全没有的。众所周知,古代只有帝王才能够使用“敕”这个字。

而且“臣虞昶奉旨校阅”也说明这本金刚经是虞昶奉旨来进行校阅的,而能够让皇帝亲自下令的,自然只有她自己撰写的手抄本。

虽然对中文并不熟悉,但伯希在一开始就认定这本《金刚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宝贵的。

因为它通篇都用金粉来撰写,而且字体华丽且大气,虽然使用的是小楷却透露出一股秀美和凌然之气。

伯希对文物鉴赏是有一定功底的,因此他很快就判断这本手抄佛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当确认这本佛经是武则天所做之后,其价值就愈发珍贵了。

目前为止,全世界发现的唐代名家真迹极其稀少,而武则天的亲笔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这件文物的历史价值简直是不可估量。

综合来看,这本武则天真迹《金刚经》确实配得上镇馆之宝的名头。正因如此,国内的学者都觉得赎回它的希望渺茫。

一方面,专家们对这本《金刚经》做过估值,觉得它的价值最起码在100亿以上,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另一方面,即便有人出钱,法国国家博物馆也不会交出这件文物。

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博物馆的象征,一直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可见博物馆对它的重视。

法国惊现武则天小楷真迹,估价高达100亿,曾是中国顶级国宝

结语

总的来说,在清末到民国的动荡岁月里,我国有大量的文物遗失,它们被欧美国家的人以各种方式强取豪夺。

武则天真迹《金刚经》也是如此,它散落海外多年,每每想起都让很多专家学者痛心。

但是回过头来看,让当年的王道士背负骂名确实有些冤枉。毕竟他对文物的价值并不清楚,而且其所获的银钱全部用来修缮莫高窟,没有一分钱花在自己身上,也算是个可敬之人。

参考:

《藏经洞之发现——王圆箓的功过是非》

——沈乐平

《“云上”游敦煌,“再造”藏经洞》

——新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