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史丨唐朝名臣房玄龄:一生谨慎擅长谋略,身后却凄凉

 人文之光 2024-05-14 发布于辽宁

今天想写一篇关于唐朝名臣房玄龄的文章。说起房玄龄,小编想起少年时代的往事。那会儿是初中一年级下半年历史课,历史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当然,我的历史成绩很一般),当时记得提到唐朝初年课文的时候,老师还专门强调“房谋杜断”——即房玄龄很有谋略。

人生短暂,几十年的光景也就弹指一瞬间。有时候想起少年往事,真的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很多事情从一生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未必能看出胜败,所以,需要拉长到历史的长度。

比如,房玄龄:房玄龄一生擅长谋略,但是身后事却很尴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儿子不给力,毁了他的英名。

1、房玄龄的选择

相信有过相对大型民企工作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山头”的重要性。记得几年前,小编在一个群里和几个朋友还提到,一个人在30岁之前找工作或许可以单靠一张文凭。但是过了30岁以后,往往更多需要的是山头和内推。现代社会如此,古代其实也不例外。

房玄龄从一开始就是李世民山头的。当然后来的我们知道李世民是赢家。但是,房玄龄追随李世民的时候还是隋朝后期,当时李世民的前途并不明朗,甚至李渊也只是众多割据势力之一。除非是穿越者,否则很难看出李渊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当然即便是看出李渊是赢家的,也未必能判断出李世民就能在将来夺权成功。毕竟玄武门之变也有失败的概率。

所以本质上来说,房玄龄的希望可以视为一种赌。

唐朝完成统一以后,唐廷高层也发生分裂。名义上唐廷是处于太子帮和秦王帮对峙的局面,但本质上并非如此。因为太子帮的本身是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组成的,因此本质上其实是皇权帮,而李世民的秦王帮,本身就是军功集团。因此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对峙,可以视为皇帝和军功集团的冲突。皇帝需要清洗军功集团,完善皇权,只不过碰巧军功集团的首脑,是暂时没有皇位继承权的秦王李世民而已。

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房玄龄积极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几乎全程参与。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成王败寇。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李建成手下未必没有房玄龄这样的人物,但是因为李建成的溃败,所以他手底下的谋士或者被诛杀,或者被埋没。所以,说到这小编还想说一句:人类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反倒是能够发现人才、运用人才的人难得。

2、高阳公主案的影响

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对房玄龄十分信任。但是,房玄龄的身后事却比较凄凉。而这一切,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房遗爱所坑害。

当时是李治在位初年,李治在位初年,长孙无忌掌握大权。长孙无忌为了清洗朝廷里对自己不满的势力,于是开始利用高阳公主案来大做文章。

因为李治软弱,高阳公主等人觉得应该废掉李治,让李元景称帝。当然这个行为是谋反,也很快被长孙无忌发现。

当时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也参与了这一谋反事件。所以随着高阳公主谋反事件被粉碎,房家也少不得遭到牵连。房玄龄虽然已经过世,但毕竟按照唐朝法律,谋反的事情是要连累满门的。所以房玄龄配享太庙的资格,也被吊销了。

所以说,房玄龄在世的时候,擅长谋略,也为唐朝立下很多功劳,但却没想到,后人的昏聩,导致了自己一世英名尽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