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蠢妇日记(过去时)——最后一次

 韩怡 2024-05-14 发布于辽宁

最后一次

2009年9月16日 

       昨天我和玫去海华学院给09级的自考生做了个演讲。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都要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因为我们俩是自考毕业生,同时又是残疾人,赵秀山校长就看中了我们,让我们给那些学生讲自己求学的经历。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这样的演讲会有一些激励作用。校长说我们只要上了台,什么都不说,对那些学生都是震撼。校长会对同学们说,她们这样的身体情况都可以通过所有的考试,你们为什么不能?

        开始时我愿意配合,因为我确实觉得自己的求学经历有点可歌可泣的味道,讲给那些孩子听听,也许会让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发愤努力地完成学业。但是很难为情的是我无名无位甚至无业,我无法解释我学完之后为何一无所成。所以每年一进入九月我就要发一阵愁,懊恼自己怎么不成名怎么不成家。平时可以淡泊名利,此时却恨不能给自己头上弄几个光环。不过那时还有点底气,因为我一直在努力。没有名气,咱有志气;没有成绩,咱还有足迹嘛。

        可是今年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再讲了。因为志气没了,足迹也没了,这一年什么也没干,什么也不想干,再去给孩子们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是行骗吗?所以当赵校长通过玫通知我活动时间时,我说不想去。玫让我自己去和校长说,我不敢,只是让她传达。赵秀山是大连有名的演讲大师,那嘴茬子我可说不过,还不得被他批评一顿再拉出去?玫说不管,我想到时把手机关了,也就可以躲过去了。没想到原定17日的活动提前到15日了,我的手机也忘了关,赵校长的电话找到了我。果然,我又不得不出了场。

         在赵校长面前,我无法解释自己的消极颓废,无法为自己的不争气找寻借口。他不必说什么就让我惭愧。他十年前大面积心肌梗塞,活过来后,他依然充满激情地工作着,尽管心脏病时时困扰着他的生活。他不能坐飞机,坐车也不能时速超过四十公里,否则心脏就不能正常跳动。今年初,他又患了脑梗塞,说话也不利索了。这对一个以杰出口才驰名的人来说是怎样的悲剧啊!可是他又一次恢复过来了,对着他热爱的学生们,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声如洪钟,气若长虹。

        讲演结束,我拿到四百元劳务费,觉得自己骗了一次。我和赵校长说,下次真的别再找我了,我不配。

(附演讲稿)我的自学之路

这么热烈的掌声我真是承受不起。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我是个有份量的人物,成功人士,其实我就是个白丁。虽然我也很想出名,但几经努力,总是功亏一匮,也只好听之任之了。不过够不着那颗酸葡萄,我也能活下去。就在前几天我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成功。我成功地爬上窗台,钉了几个钉子把窗帘挂上了。你们也许在偷偷发笑,举手之劳的事,这也叫成功?但这却是我以前没能做到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我是怎样战战競競踩着凳子爬上窗台一只手把住窗框,稳住身体,只用一只手敲打钉子的情景。我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我超越了自己,战胜了困难,我感到自豪。虽说这是小人物的小成功比不得大人物的大成功。可我觉得当一只小燕子垒好了自己的小窝,它的喜悦和我们买到了三室两厅应该是一样的,狗尾巴草也有春天嘛。所以我常常为自己的一点小成功沾沾自喜,这能使我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不过就算是大人物比如香港影星周润发发哥近来也在广告里谦虚地说“成功?我才刚起步哎。”我知趣一点就不要奢谈成功了。我来这里是因为我曾经和你们一样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我们有着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期待同样的欣喜,我们走的是同一条铺满阳光的成才之路。只不过我的求学之路比你们多了些曲折,赵校长让我和你们交流一下自己在读书求学方面的苦辣酸甜。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自学经历吧。

我出生十个月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

在我七岁的时候,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报名入学,可等到开学时,我却被留在了家里。因为我家没有人送我上学,我自己也无法走到学校,那时感觉学校很遥远,好像在天边。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孩子排着队上学,唱着歌放学。为了能够上学,我积极治病,不管多苦的药我都一饮而尽,不管多疼的针我都一声不吭。为了将来能够插班上学不被别人落下,我跟妈妈学会了查字典,自学了一册又一册小学课本,我还常常帮邻居的孩子写作业,看到自己写的作业被老师批了个五分,心里暗暗得意,认为以后自己上了学一定是个好学生。不过,苍天也负有心人哪,我还是没能上学。

多年以后我有了摩托车,有一天我偶然路过金家街看到了曾经朝思暮想的金二小学,那里离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只有几百米。我把车停在路边,哭了好一会。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距离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从此在求知的路上我只能孤独地前行,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学校并不远,我想我自己能够走进去。如果那时人们对残疾人多一些同情,少一些围观谩骂,我也不会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连学校在哪里都不知道。

同龄人的世界离我越来越远,我只能独自走进书的世界,只有书能给我带来快乐。可是,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书是多么稀缺的东西!除了领袖写的以外,几乎所有的书都被看作是“封资修”的“毒草”被一把火给烧了。我的家中劫后所余,是扔在厕所里的一本小说《红日》,听说这是一本“大毒草”,看了要中毒的。我好奇地翻了翻,不想一看就被吸引住了,竟然躲在厕所里看到半夜。从此我就中了毒一样如饥似渴地搜寻,只要看到书的影子,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搞到手。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用一张书页在折飞机,我看到那上面有人名有对话,就问他从哪里撕下来的,剩下的能不能拿给我看看。那孩子见我贪婪的样子,就知道奇货可居,狠狠地敲我的竹杠,让我替他写一个星期的作业,并让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他听,这才给我拿来一本少头没尾的叫做《迎春花》的小说。

还有一次,我从小朋友的家里借了一部《水浒传》正看到宋江被绑在清风山上,就要被人挖出心来做醒酒汤的时候,人家的哥哥找上门来,讨回了自己的武林秘籍,从此决不示人。这可苦了我了,满世界寻找《水浒》,见人就问你家有《水浒》吗?人家就笑:有,在炉子上烧水呢。不知是逗我还是气我。有了这个教训,以后凡是借来的书,我都要不吃饭,不睡觉一口气看完,实在看不完就先把结尾看了,以免后会无期。

有一段时间我们家被赶到农村去了。那是一个偏远的山沟。当地农民家里居然藏着《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这样一些禁书。我就像猎犬似的四处搜寻,知道谁家有书就常去人家串门儿,一般总能搞到手。遇到不好说话的,不舍得外借的,我就多去几趟,今天看几页,明天看几页,直到看完。这种看法,逼得我必须一目十行囫囵呑枣过目不忘。这确实很锻练人的。后来参加自学考试,许多科目能够轻松过关,就得益于那时的苦读。

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守着一大堆书天天读,永远读不完。这段生活对我影响很大,我对书总有一种饥饿感和占有欲,到图书馆去借书也总是拣最大最厚的拿。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读书是幸福快乐的事情。如果有谁说他为了读书吃了多少苦做了多大牺牲,我可不同意。就算是苦其心志了,饿其体肤了,劳其筯骨了,难道他的书中没有颜如玉、没有千钟粟、没有黄金屋吗?就算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我这样,也不应该抱怨。读书是继承前人的智慧,是索取别人的经验,是积蓄创造的能量,是提高生命的质量,是在分享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何乐而不为?何苦之有呢?

因此一有机会,我当然要选择读书。我十八岁时到长春治病,那里有许多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青少年在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学业,医院里办起了患儿学校。我报名参加学习六年级的课程,这事儿把同伴们乐个不轻。像我这么大的人早就初中毕业了,居然还要去当小学生,很是让人瞧不起。我也有点不好意思地坐在了小弟小妹们中间,上了平生第一课。那第一课啊,我真是想忘都忘不了。老师先来了个摸底考试,让我们默写英语的26个字母,可怜的我,只知道,ABCD,不知道EFG,乱写一通,不敢交卷,想看看同桌的小妹妹怎么写的,没看着不说,还挨了一个白眼。这对我的刺激太大了,当即发誓:第一,从此决不偷看别人的卷子。第二,学好英语,找回面子。让那些小的们看看,老姐不是白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赶,我终于可以和同学们并驾齐驱了,他们也慢慢明白其实我并不笨。可惜,没等我出类拔萃,大家就分手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为了那一个白眼,我和英语拼了二十多年,至今还难解难分。

在我应该读大学的年代里,残疾人上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体检就过不了关。这极大地影响了残疾青年的学习积极性。残酷的现实同样也扼杀了我的大学梦。

后来我们国家实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让许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走进大学的青年圆了梦,也让我们残疾人产生了奋飞的希望。1988年春,我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汉语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开始,我没把握,只报了一科古代汉语试试,不想考了84分,于是信心大增,就两科三科起上,用了两年半时间拿到了大专文凭。读自考的两年半是我生命中最快乐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虽然我是边工作边学习很辛苦很累,每天下了班直接就去上课,常常饿着肚子,还要手脚并用爬楼梯。但那是为了理想而奋斗啊,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何况鲜红的大专毕业证书,离我越来越近,正在向我招手呢。那时,我的四季是为自考安排的,只觉得四月份一考完试,忽然,春天就来了,满眼碧绿;十月份考完试,才发现秋高气爽,满目金黄。冬天和夏天和生活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学习备考,为了春天的开花和秋天的收获。

我万万想不到的是毕业了,我却无法狂欢庆贺。办理毕业证时需要单位盖公章,可是我的厂长就是不给盖,他说你私自去考试,我没批准,毕业的事和单位无关。我这里只要糊纸盒的工人,不需要大学生。我苦苦地哀求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学历证明,是我两年半汗水和心血的结晶,我不能没有它。我保证不要求换工作,不要求长工资,不要求任何大学生待遇,他这才给盖了那个章。在我拿到毕业证之前它就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这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我一度灰心丧气,不再去想什么理想追求人生价值之类的痛苦的事。。我把书也扔了,笔也扔了,只想糊涂度日,老老实实做白丁。

但是我发现不读书不学习我更不快乐。不但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后来竟然了无生趣,活得没意思了。于是我明白了,读书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满足健康生命的需要。身体健康需要营养需要运动,头脑也同样,学习就是给头脑进补,让头脑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身体已经不太健康,就得好好保全头脑,要保证营养保持运动,不学习就完了。所以,不管社会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一些残疾人在学习上表现出超人的毅力得到了惊人的成绩,这不一定是他们头脑聪明智力超群,天生就是读书的材料,也不一定是思想境界有多高,而很有可能是除了学习,他们无事可干,除了头脑,他们一无所长,残疾人更需要知识的帮助才能站立起来。

所以,我又继续参加了自学考试,考了五年,拿下了中文本科毕业文凭。这一回,我考得更不容易,因为我已经人过中年,记忆力不如以前了。这一回我不再激动,毕业证书被压在了抽屉下面。我已因病退职,这东西没人要看。但我不再感伤不再彷徨,在自考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磨练的才能已经在帮助我改变着命运。

我写过一篇童话叫《知心鸟》在日本举行的蒲公英文学大赛中获得了银奖,这小小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决心用笔为自己开辟一条希望的小路。多年来我一直不停地写着,虽然发表的不多,虽然稿酬很少,我决不后退,决不放弃。不放弃,就意味着有希望。我一直在努力。

当年我参加自学考试,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具备一定的学历和才能进入残联,成为一个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这一理想我没能实现,但我要为残疾人做事的初衷没有改变。我参加了纪录大连残疾人事业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同行七千三百里》一书的编辑撰写工作,我为介绍大连残联成立十五周年成就的纪录片《远航之歌》配写了歌词。今年八月全国首次肢残人歌手大赛在大连举行,我参与了部分文案工作并为颁奖晚会《祖国,我为你歌唱》写了主题歌的歌词。做这些事情,既无名又无利,但我做得无冤无悔,我把这些活动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成功。当听到自己写的诗句变成歌声,在演播大厅里回响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都得到了回报。对于我来说,能够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当我在路边摩托车里哭泣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仁慈的人,满怀爱心的人,让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阳光,那么许许多多的遗憾就不会发生。我要为此而努力。那怕是蚍蜉撼树,那怕是精卫填海也在所不辞。因为我曾经是个弱者,我懂得阳光对于小草的意义。因为我有了一支笔,一支歌唱生活,歌唱自由,歌唱人间美好事物的笔,我能够用它呼唤温暖,呼唤春天,呼唤博大的人类之爱。我觉得这才是我的奋斗目标和幸福所在。

感谢自考,使我具备了奋斗的勇气和能力。

同学们,虽然同是自考生,但面对你们,我还是感到紧张,心虚气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谁知道在你们之中坐着多少豪杰,多少精英,多少风流人物?古人说后生可畏,就是因为你们年轻,你们健康,你们手中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你们有无数的发展机会。只要你们肯努力,想什么,就是什么。但是无论你们将来走到那里,成为什么样的人物,这几年的自考学习将给你们的一生带来重大影响,它会给你的成功加上重重的砝码,希望大家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珍惜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学好每门课程,用最快的速度通过所有的考试,早日成才,早日成名,早日成家。

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掌声和倾听。

蠢妇日记(过去时)——年方五十

蠢妇日记(过去时)——回到后花园

蠢妇日记(过去时)——电脑闹罢工

蠢妇日记(过去时)——我的电话不换号

蠢妇日记(过去时)——猫猫又丢一条命

蠢妇日记(过去时)——学琴糗事

蠢妇日记(过去时)——再见了,雨蝶

蠢妇日记(过去时)——过丢了的七夕节

蠢妇日记(过去时)——温馨一日

蠢妇日记(过去时)——怪事连连

蠢妇日记(过去时)——五日禁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