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孩子刻不容缓的精神交流

 圣龙领主 2024-05-14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孩子到底该不该训,能不能打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不少“牛娃”家长。先大致说说结论吧。
甭管孩子在外人看起来有多优秀,这类家长普遍表示,自己时常会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而与之冲突。从普通的提醒、管教,到升级的训斥、惩戒,视问题的严重性都会用一些。
所以,即便是这些牛娃,也并不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自律、勤奋、耐挫、各方面都能主动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些家长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如果你完全不管不问,孩子的天性根本不像那些洗脑书里写的那么美好,极大概率是在“懒惰、贪玩、脆弱、撒谎、情绪化、无长性......”这些负面名词中选一些。
而大家公认的正面品格,无不是需要从小一点点纠错引导、管教训斥中,才能慢慢有所建树的。换句话说,你看到的牛娃,大概率已经是家长长期管束和引导的成品了。
但有些高水平家长,还会刻意提醒我一下,就是虽然你需要管教他,但又要特别注意,并不能时时刻刻管教他。
因为倘若家长化身成教官,日复一日的严厉管教就会透支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这样虽然小时候效果还不错,但只要孩子稍大点,其反抗情绪就会很严重,存在崩盘的风险。最好的建议是,要尽量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要成为教官。
那么核心问题就来了:你既要严格地管教孩子,帮他建立起那些正面品格;又要走进孩子心里,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二者难道不矛盾么?
表面看起来当然有矛盾,但大家已经有比较一致的解决方案了,那就是既要管教,但又不能只是管教。需在日常交流中穿插很大比重的“非目的性沟通”,才能弥补长期“目的性沟通”对亲子关系的伤害。
解释一下,什么是“目的性的沟通”呢?
比如对于学习的要求,大到成绩、小到改错,既包含没考好的训斥,也包含考好后的表扬,这些都属于对“学习”的目的性沟通。再比如各种生活习惯的叮嘱,大到不允许打人骂人说谎,小到起床拖拉、刷牙不认真、桌子不整洁,这些都属于对“生活习惯”的目的性沟通。
什么又是“非目的性沟通”呢?
比如聊聊今天见到的搞笑事,比如分享一下最近看的精彩剧集,比如一起去玩耍笑得嘻嘻哈哈,哪怕是两人躺在草坪上看着天,在将睡没睡中瞎扯两句......一句话,就是你跟真正的朋友、闺蜜之间,天天喜欢聊啥,喜欢以什么语气去聊,基本就可以。
道理很简单,多以朋友的口吻去沟通,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如果别人干啥说啥,你都要指导一下、要求一下、批判一下,那怎么会有人想要跟你成为朋友?
说到这里,大家大致能理解这件事的逻辑了吧?不妨简单总结一下:
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极为不靠谱,只要你希望孩子成才,是一定要多加管教的;
但如果只是管教,会慢慢透支亲子关系,孩子会慢慢把你当敌人,因此长期来看有崩盘风险;
为了对冲掉这种风险,我们必须要和孩子进行更多的非管教类的真诚沟通,这样才有可能在严格管教的基础上,同时成为孩子的朋友。


在座的家长们,大家对这么问题处理得如何呢?就我目力所及看到的,恐怕情况很不容乐观。
一类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任由发展(类似留守儿童),那除非孩子是真正的天赋异禀,否则大概率在学业和品格方面都很难有竞争力了。
另一类家长则用力过度,在他们与孩子的对话中,恨不得100%都在管教孩子(类似重视教育但缺乏方法的焦虑中产),孩子自然心里是烦得不行。因此最晚从中学开始,要么就完全不搭理你,要们天天吵到鸡飞狗跳。

在吸取了前辈家长的经验后,我时常在与孩子沟通时尝试贯彻这些思想。但我发现其中最难做到的,依然是人性的部分。
作为成人,我们确实发自肺腑地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是自己说的对,孩子哪哪做的都不太好,因此想要处处纠正她。这种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时常需要动用正念,去刻意压制这种想法,才能勉强把“目的性沟通”和“非目的性沟通”调配到平衡状态。
我经常在脑子里告诫自己,特别小的事情,就别叨叨了吧;不是原则性的事情,就当作没看到吧;有些事情其实我的习惯也不一定对吧?那就随她爱怎么干吧......
我还要有事没事想点什么有趣的事情和她交流交流,好玩的活动一起去玩一玩,否则事事在要求她,我自己都觉得很烦。而这件事最困难的事情在于,你自己首先得变成一个有趣的,否则你很难与孩子有共同话题,而当孩子慢慢长大,你可能还要去多学习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爱好事物,以搭建更多的沟通桥梁。这要求我们大人首先是一个充满耐心、善于学习的人。
这对很多人来讲,可能是极大的负担。但当你能真正走进她的世界,观察到她成长的细节,你反而会感觉,这些经历是如此转瞬即逝而又如此珍贵,错过了当下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那天,因为打赌输给金鱼同学一次按摩,按完之后我正想离开去忙点自己的事情,她抱着我的胳膊跟我说:“爸爸,要不你今天陪我睡一会吧,好久都没陪我了。”
我就躺在她旁边,看着她大眼睛上的睫毛,从忽闪忽闪地跳动、到慢慢失去力气、最后完全耷拉下来。轻盈的呼吸声萦绕在我耳边,而她像只小鸡一下蜷在那里,唯独仅仅抱着我的胳膊不愿松手。我突然觉得自己要做的那点事一点都不重要了,而当下反而是那种“如露亦如电”、一旦错过就永远失去的珍贵瞬间。
我以前时常认为,很多事情并不着急,错过也无所谓,反正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这是一种对“无常”体察不深的愚钝。
偶尔会看金鱼小时候的录像,不免感慨: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婴儿,那个满口“小老鼠上灯台”重复100遍的孩童,那个天天上学路上叨叨“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小班学生......都在我们不经意间永远离开,只存在于慢慢模糊的记忆里。
而现在,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满脑鬼点子、调皮又顶嘴”的小学生,但即便是此刻的她,也在无时无刻变化着。她昨天的身高、面容、情绪、想法,都与今天并不相同,而这种微小变化稍稍累积,就会质变成一种时间维度的永远失去。比如她很快就不可能再抱着我的胳膊求我陪她一起入睡了,你我都心知肚明这一点。
从这个角度去感受,其实我和她的每一次互动,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她和一个不断变化的我,在某个时间空间点的偶然相会。错过此刻,她也不再是她,而我也不再是我,那是瞬间就是唯一的瞬间,以后不可能再重现、也不可能再弥补。
在慢慢习惯了对无数微小瞬间“无常”的体察,人就会对宏观尺度极为敏感。像是我们今天所聊的主题,如果你此刻并不关注每日沟通的质量,天天把100%的精力都用在了言语上的苛责,那么你是否已经预计到,也许从他12岁的时候,你们就永远失去了朋友关系,他的精神世界离你越来越远,此生都很难再有真正的精神交流了?
如果孩子刚上小学,那么就还有5年时间。如果孩子已经三年级,就还有3年时间。如果孩子已经五六年级,你已经在快速失去他们了?各位家长们,不知道大家都意识到了么?
最后,我想做个小小的统计,大家平时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毫无目的性的随性沟通(闲聊、玩耍、扯淡)”在所有对话中的占比,大约能占到多少呢?
据我肉眼的观察,很多家庭可能甚至是0%,因为大家除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催促,几乎不谈任何其他事情......情况还是很严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