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陈梦家遇见嗣子壶

 新用户8926AVU2 2024-05-14 发布于北京

▌高小龙 著

嗣子壶辗转多年回到中国的经历,倾注了一位名叫陈梦家的爱国学者的心血,乃至生命。

陈梦家诞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1932年便从当时的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还得到了律师执照。但是,他一天也没当过律师。陈梦家自幼喜爱文学,16岁时就已公开发表诗歌作品,不满20岁时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

在诗中,他成为荒原的野花、秋天的雁子、城市中受伤的狗,追求真理的殉道者:“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从来不问他的歌,留在哪片云上,只管唱过,只管飞扬——黑的天,轻的翅膀”。

正在他文学创作走向顶峰的时候,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十九路军奔赴抗日前线。1934年,他又考入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并在这一领域学习钻研了十年。而后,编写《剑桥中国史》的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教授推荐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1944年,陈梦家又踏上美国国土。

陈梦家之所以要去美国,一方面是为教学,另一方面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他在长期研究古文字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有铭文和可以考证出土地点的中国青铜器流失到美国,许多中国学者在研究古代史时由于缺乏这些一手材料而困惑。由此,他计划调查了解全美国收藏中国青铜器的情况,编一部全美国所藏中国青铜器图录,为后人服务。

陈梦家到美国后只在芝加哥大学教了一年书,就将全部精力转移到调查工作中。此项调查也得到美国罗氏基金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芝加哥大学在经费上的资助。

陈梦家以芝加哥大学为根据地,遍访美国藏有中国青铜器的收藏家、博物馆、古董商:凡是可能访问的私人收藏者,他必尽最大努力说服;没有照片的照相,有照片的记录寻问详细资料;不能亲自造访的人家,他就写信索要资料。他不仅访问全美所有的博物馆,还曾到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进行了调查。在博物馆中,他还注意收集各种关于中国文物的图书、印刷品。最终,他编撰出了《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一书。书中选录青铜器845件,资料来源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等公立收藏机构37家,私人收藏62家,古董商13家。

而这本书只是陈梦家调查成果的一部分,他的另一项巨大贡献就是从大古董商卢芹斋手中要回了嗣子壶,使之在流失美国即将被出售之时,又重返故土。 (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