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地区雨后出现这种样子大蜗牛,千万别伸手摸,严重的话可致死亡!

 塞外喵喵 2024-05-14 发布于陕西
大雨过后,城市里的喧嚣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但您可得留神,别去招惹那些路边的野花,更别碰那些慢悠悠、肥嘟嘟的大蜗牛!
这些大蜗牛,可不是您想的那样,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它们可是有来头的。它们有个学名,叫做“非洲大蜗牛”。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儿远,可不是咱们这儿的土著。
这种蜗牛,别看它们肥肥胖胖的,就觉得它们好欺负。告诉您,这非洲大蜗牛可不是善茬儿。早在2023年,它们就上了黑名单,成了外来物种里的“名人”。
非洲大蜗牛,老家在东非,到了咱们这儿,主要在南方湿热的地方安家。它们白天躲着不见人,到了晚上就拖着重重的壳出来觅食。
这些蜗牛,爱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它们住的地方,却是脏兮兮的垃圾堆或者烂草堆。您想想,整天跟垃圾、脏东西打交道,它们身上能干净吗?
非洲大蜗牛,对500多种植物、农作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们还是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超强,已经严重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
而且,这些蜗牛寿命还长,能活5到7年。繁殖能力强,寿命又长,这可不,它们对咱们的生态、农业的危害可大了去了。
2014年7月,福州的曹女士在路上看到了一只特别大的蜗牛,立马上报给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鉴定,这蜗牛正是咱们国家首批公布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
想当年,20世纪80年代,福建一带还流行养殖非洲大蜗牛呢。在非洲,人们喜欢烤着吃这种蜗牛,肉质肥美多汁。这种吃法也有人效仿,非洲大蜗牛早前是以食物的身份被引入咱们国家的。
但好景不长,非洲大蜗牛的危害性被揭露,被国家点名成了有害外来入侵物种。养殖户们纷纷把非洲大蜗牛扔到了野外,这可给生态和农业带来了大麻烦。
非洲大蜗牛的杀伤力,甚至能伤到人。它们在野外,长期跟垃圾、腐殖质为伴,连水泥都吃。因此,它们身上积累了许多有害物质。
相关研究也表明,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和致病菌。这蜗牛,不仅不能吃,连碰都不能碰,否则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被攻击,严重的甚至能丧命。
2022年,广东中山的一个10岁男孩小明,就因为玩弄了一只非洲大蜗牛,结果被感染了。医生一检查,发现小明患上了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 
别看非洲大蜗牛长得人畜无害,其实它们身上可是寄生虫的天堂。科学检测发现,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广州管圆线虫、深奥猫圆线虫、血吸虫、膜壳绦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有的能致命。
这些寄生虫,主要隐藏在非洲大蜗牛的粘液和粪便中。如果人用手接触非洲大蜗牛,这些粘液和粪便就会通过皮肤、口鼻等途径进入人体。
虽然非洲大蜗牛看上去体型惊人,容易激发人的兴趣,但它们对农作物、生态系统,甚至对人类,都有极大的威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