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期流鼻血,分享2个靠谱方子。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14 发布于江苏

有不少女性朋友,在经期流鼻血,然后大姨妈就变少了,这个现象有点奇怪:难不成大姨妈能从鼻子里出来?这种现象,在中医这里叫做“倒经”,你没想错,从鼻子里流出来的,正是经血。

为什么会这样呢?

正常人体有升有降,井然有序,冲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女人来月经的时候会往下发力。经期前,人体积攒于胸部的气血,在冲脉向下冲力的推动下,气血往下走,气血到达子宫,然后把子宫里的代谢产物,通过经血的方式排出体外。

当身体升降失常,如果冲脉不能往下冲,反而往上冲的时候,气血也就不能往下走了,气血只能往上走,走到哪儿?气血上亢往上冲,就从鼻子里冲出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冲脉为什么不能往下冲呢?因为中下焦郁堵,身体津液虚,从而形成上热上亢上逆的局面。就好比城市里的水泥路面,把地气都隔绝了,空气中的燥热之气下不去,导致整个城市跟蒸笼一样难受,整个能量场也是热亢的。

城市里的夏天是非常难熬的,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减少路面硬化,恢复土地,要接地气才行。还有,下一场大雨,可以改善城市里的燥热。

在我们的身体里,要想让冲脉下行,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打通中下焦的瘀堵,相当于挖掉原来的水泥路面,改成土地路面,能量就可以下去了;一方面给身体滋阴,把上亢的燥热之气给扑灭掉。

用什么方子呢?最推荐张锡纯先生的“加味麦门冬汤”。

加味麦门冬汤:麦冬15g,党参12g,清半夏9g,怀山药12g,白芍9g,丹参9g,桃仁6g,甘草6g,红枣3枚。

来看“加味麦门冬汤”是如何破局的:

第一梯队,用半夏来降逆散结。半夏有降逆的功效,可以打通各种痰水之结,相当于把水泥路面全部挖掉,让身体的能量可以下行。换句话说,原本上逆的冲气,用半夏来破瘀下行。

梯队,用丹参+桃仁+白芍来开下行之路。月经能从子宫排出,一定要保证子宫的这条通道通畅,这3味药就是打通经血的下行之路,帮助经血往下排。

第三梯队,用山药+麦冬+党参+大枣来补充津液。既然是“热亢”的能量状态,势必就会用到滋阴降雨的思路,医圣张仲景常用的滋阴药,就是党参、麦冬、大枣这些,加上一味山药,效果就更好了。这4味药滋阴补中,相当于久旱逢甘露,燥热的城市终于迎来一场大雨,瞬间就清爽了。

在临床上,主诉是“倒经”的女士,首先考虑的便是这首“加味麦门冬汤”,如果确有“热亢”之象,这首方子是非常适合的,一般情况下,在流鼻血期间,服上3剂即可改善。

只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个方子不是唯一选择,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气机下陷导致倒经。我们先把原理弄清楚,气机下陷怎么会导致倒经呢?

当人体的气机下陷,上面的能量就更弱了,津液也更少了,抵御外邪的能力也更弱,如果在这时感受外邪,身体迫于无奈,只能被迫出血来排邪,从而出现了“倒经”。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身体迫于无奈,做出的选择。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能去止血的,也不适合用“加味麦门冬汤”的思路,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得去改变身体的气机状态,让能量分布均匀,把身体的气提起来,中上焦的防御能力增强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用什么方子呢?民国神医张锡纯的升陷汤: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5g,桔梗5g,升麻3g。

这个方子,其实是一个补气提气的方子,用于气虚气陷的人,如果辨证是气虚气陷,就用这个“升陷汤”。

好啦,关于倒经就跟大家聊到这里,这2个方子也基本够用,愿大家都用不上。

推荐学习

一、中医基础入门

图片

二、9大体质调理方案

图片

三、100味中药通俗解读

图片

四、100首经典常用方

图片

五、365种常见病调理

图片
图片

赤脚,一个中庸之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本号意在弘扬中医文化,不是求医问药的平台,本号分享的方子,供学习交流,切勿盲目试药。

最接地气的中医公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