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在端午前还是后?是灾年吗?

 三农小毛 2024-05-14 发布于湖南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在端午前,还是后?

2024年的夏季就这样到来了,你的家乡是不是已经入夏了呢?关于入夏在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看立夏节气,它是夏季的起点。

第二种这是气温平均法,当一个地方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现在南方基本都已经达到这个标准了,所以不管哪一种说法,夏季已经到来了。

说到夏季,就要离不开夏至这个节气,因为太多人也把“夏至”当做是夏季到来的意思。

而且由于夏至和端午节总是挨得很近,在民间也有关于它们的说法,即“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是哪天夏至呢?是在端午节前,还是端午节后呢?各有什么说法?一起来看看吧!

夏至节气简介

这里要纠正一点,夏至可不是夏季到来的意思,在《月令二十四节气》中记载了:“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这就是夏至之名的由来,因此这里的“至”不是到来,而是达到了极致的意思。因为在夏至节气当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了。夏至节气后,白天开始缩短了,而夜晚开始变长了。

夏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第10个节气。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午;太阳黄经90°就交夏至节气了,其时间是在公历6月20~22日,而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

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夜晚最短。夏至的到来,象征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万物生长进入旺盛期。

端午节的介绍

说完了夏至节气,再来说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它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但是时间都是规定的,而且由于它是传统节日,因此 是根据农历来的,即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是啥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气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不仅都是夏季的重要节日,而且都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这一说法,主要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先到,然后才是端午节,这样的年份收成不好,容易发生粮食歉收的情况。

那如果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后会怎样呢?在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说的是夏至节气比端午节后到,这样的年份即是丰收年,农民家家户户有酒有肉吃。那这种说法有什么道理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说法是基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气候特点而形成的。在古代,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

在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夏至在端午节之前,而夏至又是酷热的开始,认为此时就已经很热了,而且在端午节期间一般雨水很多。

但是五月雨水多对农业是不利的,老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因此就认为端午节时酷热多雨天气,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但是如果夏至节气是在端午节之后,这样的年份就意味着夏季炎热天气将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小麦成熟期、水稻分蘖期等)之后到来。这样也就不会耽误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于是就有了“农人吃酒肉”的说法。

而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而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公历是在6月10日,很明显就是端午节在夏至节气之前,这对应了谚语“夏至端午后,农人吃酒肉”,看来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也是讲究科学种田耕地了,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对天气条件的依赖程度已经大大降低。

因此,“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这一说法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已经大大降低。不过这也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今年是一个丰收,特别是对夏粮的生长有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