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数学,不开窍的真实原因!

 邓弘毅 2024-05-14 发布于云南
内容图片
之前我反复说过:所有的数学知识,甚至各个科目的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学明白的、想明白的,不是老师教明白的或讲明白的!
事实上对于学习,学生努力思考、让思维冲陡坡的过程,才是最费力气的!我们看今年高考数学,很多所谓的学霸,一下子败下来了,我都说了一句,经常不招人待见的话:我说这些看起来成绩不错的好学生,学习态度看起来是很端正的,但是在我眼里,其实都是,典型的用行为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
那熬更守夜的、整本整本地刷题,背了一揽子的解题套路,说实话,要我自己~这么勤奋~我根本做不到!首先,我觉得这么做,压根儿就没用!因为几乎所有的理科,特别是数学,最核心的是要把知识体系完整的建构起来。你看今年的高考数学,计算量特别大、题型特别新颖,它考的就是你的内功,如果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就做不到融会贯通、也就解不了题。
有些学生到了高中,真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天天那么刷题,最后把自己都感动了;但是一样的,考场,并不会为这些行为而感动!这些学生啊~他们虽然肯勤奋的去刷题,但是,往往不肯勤奋的去努力思考;而对于理科学习来讲,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前后后想明白,才是最费神费力的,真正按套路去刷题......不算累!
所以,我说他们是用行为的勤奋,去掩盖思维的懒惰;最困难、最累的那个环节,他反而是绕开了走的。这样他不是最累的,也是开不了窍的。但是呢,好像能够显得自己很勤奋......实际上有不少学生,真的就是这样选择的;他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家长、老师也觉得很勤奋、很满意。他就是避开思考,去拼命刷题,好多学生他不重视知识体系和基本功,也不愿意去自主探索;就愿意去背、去记住那些所谓的解题大招、二级结论。记住结论以后,去套用、去模仿,就去刷题了.......这样的话,我说实话根本不可能把数学真正学懂、学活的~只要考试灵活性稍微一加强、计算量一提高,立马就会现原形......
我一直提倡要把孩子引上自学自悟这条路,要给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的自主学习编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唯有个性化的学习编排,能够依据每个孩子真实的基础和能力特点,匹配个性化的、小步渐进的学习,从而确保孩子他不靠老师、只靠自己,能够完整的把对应数学知识体系学懂、学扎实。
除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观念和习惯以外,核心的是通过一套自学思维流的布局,去指引学生,让他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通过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方式,去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和掌握;全程无需任何形式的讲解、完全通过自学掌握。可以这么说,这几乎是真正把数学学懂、学活的唯一方式;也是通向开窍法门的唯一路径!
那么如果希望进一步了解,可以向我私信留言,我会发给你一篇《数学自主学习行动路线图》,你仔细研读一遍后,我想你就能了解到数学自主学习的内在原理和操作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