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王维同年出生,混同一圈子,却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龙庵绎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说起整个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文学,那非诗莫属。

唐诗宋词元曲,诗以唐称,唐诗不仅比宋词元曲的成就更高,而且影响比它们更大。

而唐代诗坛之所以影响这么大,除了有传唱千年的各种风格诗体的佳作名篇之外,还因为那些个性十足、创造力旺盛的天才诗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诗歌大家、名家,他们之间有一见如故的豪爽,也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淡如水的点赞之交,也有坚如石的死生契阔;有贫贱时的携手同行,也有富贵后的相忘江湖。

他们独行的人生路上又能构成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小圈子,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美谈。

然而有一点,历代文史学家们都感觉到奇怪,既然他们那伙人都在混文化圈,可同一年出生差点就同一年去世的李白和王维,二人好像没有任何交集。

他们两人没有诗歌唱和也就罢了,但翻遍古籍,在所有的正史、野史里,却查找不到他们二人来往过、聚会过、碰过头、见过面的任何资料。

要知道他们二人都喜欢游山玩水,也喜欢交朋友,他们二人的朋友圈里有大把的共同好友,比如孟浩然、杜甫、王昌龄都是他二人的共同好友,可为啥这两个人就跟陌生人一样,丝毫没有交集呢?

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白是诗仙,王维是诗佛,从“仙”和“佛”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二人的信仰是有差别,根据二人生平得知,也确实如此。

我们都知道王维号王摩诘,就是取自《维摩诘经》,茹素拜佛、克制内敛、静心清修、精致出尘这是王维内心追求。

王维伯乐张九龄因奸臣李林甫构陷而被罢相获罪荆州时,王昌龄都站出来骂李林甫弄权,并贬去岭南,而王维却缄默不言,由此可知王维做人做事还是比较圆滑。

而李白是和王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信仰,李白是拜在仙气飘飘的道门天师门下,他非常迷恋仙家范儿的炼丹养气,追求成仙,他为人处事放浪形骸,纵情任性,狂饮作乐,爽爽咧咧,打心底看不起那些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做派。

如此泾渭分明的行事风格和信仰,让他们二人成为不了一路人,也尿不到一壶,何况他们阶层圈子很有不同,自然不会刻意去认识。

圈子不同,没法硬融

王维出生于太原王氏,在门阀制度森然的唐朝,那可是实打实的上流贵族身份,所以王维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很高,仕途行得也是科举正道。他21岁就考上了进士,后来还成为了新科状元,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而且王维靠着自己的出身、才华、情商,官运一直不错,和他打交道的除了文艺发烧友的公主王孙之外,就是各级当权派、实力派、主流派、在朝派,和杜甫、王昌龄等诗人就是官面上相识的。

而我们来看看李白,虽有各种穿凿附会之说他也是贵族后代,甚至还李唐扯上关系,但改变不了的事实就是到了他这祖孙三代,居然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李白出生在遥远的碎叶城,出生时他家就是在丝绸之路上做生意,也就是说李白是商人之子,后来结交者,有文人墨客,更多的还是那些酒徒醉鬼,胡女歌伎,普罗大众。

再加上自古“士农工商”的观念,商人在那个年代的地位低下,李白想参加科举,政审这一关就过不了,所以他要想走上仕途改变命运,只能是靠别人引荐。

所以我们来看李白仗剑去国的这一路上,不是在求仙问道的路上,就是在做干谒公卿名流的事。好在李白才华横溢,最后也成功入了唐玄宗的眼,安排做了翰林供奉,当了一把官瘾,但这也就是御用文人,自然满足不了李白心比天高的壮志,不久后就被买断工龄遣返了。

唐朝的科举都存在鄙视链,就是进士鄙视明经,明经鄙视余下的常科。唐朝那些诗人除了李白,都正儿八经的参加过科举,连从来没当过官的孟浩然也参考过。

可想而知从不参加科举的李白,和王维虽然都是在文艺圈的,但圈子区别还是有的,就好像现在娱乐圈不也分京圈、沪圈嘛。

圈子不同,李白那种性格他也不会去硬融。

因才生嫉,文人相轻

我们结合李白王维的生平轨迹来看,虽说两人一般大,但人生轨迹大不一样,很大时间都难以产生交集。

王维无论在名满京华时,还是在仕途沉浮时,李白都在云游天下交朋友,李白和孟浩然、杜甫、高适、王昌龄等等相识都是在旅途中。

后来有一段时间同在长安,又绕不开一个女人——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是重度文艺发烧友,李王二人才华又是太阳和月亮的存在(诗圣杜甫当时比较透明,也是他们二人的粉丝),公主自然也是二人粉丝。

玉真公主作为二人的粉丝,免不了在李王二人面前相互提及起对方,这也让他们二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当初王维初到京城时就结识了玉真公主,公主也欣赏王维的才华和帅气,所以才会给他开了个后门,让他成了新科状元。

后来李白初到京城,也搭上了玉真公主这条线,正是如此李白才当上了翰林供奉。

两个人都是孤傲的才子,都能傲视群雄,也都拥有粉丝无数,但在二人彼此眼中那可不好说。

在王维这种公子爷的眼里,你李白或许很有才,但你就是个嘴里吹牛逼心里没谱的主,当个官都不走科举,还要靠炒作。而李白这种有个性的人眼里,你王维是有才,但你就是个深度装逼犯。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何况还是有竞争关系的两个顶级文人。

当然,以上几种原因也纯属猜测,毕竟我们也没生活在那个年代,不知道一千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没有留下任何交集二人,肯定听过对方的大名。

至于两个人其中关系这么干净,有可能是某一人刻意回避不见面,也有可能是有过见面,只是没有被记录下来。

我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件事能够真相大白,毕竟诗仙和诗佛这两位千古著名的诗人,在一起喝酒赋诗,在我看来也是诗坛一大乐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