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儿子说要学会放手

 大虎妞日记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我跟我儿子说:
你自己开车回去我试着惦记得慌。
我儿子说:
要学会放手。

我觉得挺有趣,我们俩的关系从什么时候变为他安慰及开导我了?
我本以为这是第一次,后来想了想,非也,上次娘俩讨论工作的时候,他还曾说过:
不用管我,别让我操心就行了。

嗯,他说的这句话,我若一字不改地对他说,也完全不违和,而且我们之间也会有很多符合这句话的场景。
比如娘俩聊我的工作情况时,他有时会流露些微的担忧,我也会跟他说意思相类似的话,让他大可放心。

彼时的我决然想不到不久后的某天,作为孩子的他,竟也很自然地说出来不用老母亲惦记,别让他操心就行了。
那一刻,我有种他是我家长的感觉,也有种仿佛自己已老成了瘦小的老太太,需要监护人不时的关照。

那孩子倒不是怕老母亲麻烦,而是希望老母亲能照顾好自己,快快乐乐地生活。我有个例证说明,有次娘俩在车上聊天,我说很多父母因为怕麻烦孩子而不敢告诉孩子自己不舒服,他说那不好,那容易延误治病,不利于健康。
当时我有些小感动,也调整了一些母子如何相处的观点,便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应当告知孩子的要告知。

这些年来,我们娘俩的相处模式一直在不断调整中,我不知道自己的观念有没有影响到他,但我知道他的不少观点影响了我。
在我固有的一些观念在与他的观念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时候,我会静下心来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发生冲突的这部分基本是我们长久以来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思维,他的观念却是来自新生代在目前国内国际环境中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模式,很多时候真的无可辩驳。

于是,我便试着理解他的观点,而不是武断地否定。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孩子的脑袋里,那岂不是成了复制品?
况且作为父母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不同,和而不同,我们应该不同,我们本来就是不同年代不同成长及生活环境的人,怎能随便就用自己的观念把人家框起来呢?
在这种硬灌的指导观念里,利用家长的身份来强制的占比难道不重么?

在我收到儿子转发来的“你是第一次做家长,但是不是第一次做孩子”的视频时,我对着屏幕默默地笑,这与我写那篇“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的陪读日记时已经过去他的高中及大学时代的时长了。
是呀,我并不是第一次做孩子,为什么还用当初自己不喜欢的妈妈的语气来跟自己的孩子说话,甚至还像自己小时候最害怕的家长扬起的巴掌,吓唬或者打自己的孩子呢。

这并非是遗忘,而是理所当然地模仿自己父母教育孩子的模式,或者就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是没有耐心,是错误的方式。
于是我给儿子回复:
很有道理。

他的这个转发,是又一次让我思考家庭教育这个问题的机会,我也认真学习并感悟了,心里也感谢他,他让我又小小地进步了。
我很珍惜每一次与孩子的聊天,聊天记录都不舍得删掉,他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另一个大大的窗口,甚至无限大。

而且我也照着他说的“学会放手”来生活。
我们母子俩很多时候像朋友一样,除了他偶尔问我要个红包薅老母亲羊毛的时候我才有自己还是他老母亲的感觉。

我这样的老母亲受不受他待见我不去想也不去问,做好我自己即可了。
倒是他动不动就主动加入到我的旅行计划中,甚至主动“噶乎”老母亲我过年出去“逛逛”,不过此时又得薅老母亲的羊毛:
我出脑子你出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