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经之首”《易经》还三书院西安读书会线下活动(2024.第三期第1季)圆满结束

 慧然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三书院西安读书会
(2024.第三期第1季)

图片

源于正、切于诚、践于行。铭记还三书院西安读书会宗旨,在大家的坚持下,开启了《易经》的第一次线下诵读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课前礼

首先是我们的课前礼环节,由领读老师带着我们向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行三鞠躬礼,紧接着大家一起诵读《伤寒杂病论.原序》、《大医精诚》。

图片《伤寒杂病论.原序》《大医精诚》部分内容

净手环节

图片
净手既净心

读书前净手的习俗是中国传统习俗。古人读书前必先焚香净手,甚或要沐浴更衣,然后正襟危坐、屛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小心翼翼地打开书本,恭恭敬敬地诵读。                                                             图片       视频回顾西安还三书院缘起、宗旨以及诵读经典的意义

                  诵读环节

图片

诵读环节-大家正心诚意地诵读《易经》序言、上经篇的第一至第十五卦内容。诵读分享环节

从一开始阅读,一知半解,好奇,到后来大家各抒己见,抛出问题,在老师的讲解中,慢慢体会到了《易经》的奥妙,每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新的理解和感悟......

                学员分享环节

活感悟——     张梅兰老师,讲述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来源于大学时期,张登本老师的一堂讲座。让她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就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让她在中医事业上坚持了36年。也让她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医从业者。从《内经知要》到《伤寒杂病论》及本次的《易经》读书会,张老师不管有多忙,都会准时参加。讲述了《易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医与科学,中医与数学,中医与易经,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紧密相关。

“阴阳”感悟——王艺晓 —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易经》让我理解了事物的两面性,以及如何平衡两者。在处理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甚至是身体健康等方面,阴阳的理念都给了我新的视角。
                                           
变化感悟——车胜涛老师-中医从业者:易经中“变化”的观念。易经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我们作为个体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这种观念对于我们处理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有着重要的启示。它让我明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并适应变化。 


                 
读书会总结
 图片

      然而,阅读易经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以一种敬畏和尊重的心态去对待。这本书中充满了深奥的哲理和智慧,需要我们反复思考,细心品味。同时,易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反思,才能真正领略其精髓。

总的来说,《易经》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书。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和自我,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研读这本书,用易经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

1、与天地相交,打开思维。

2、了解自己,了解天地、自然、万物与自己的关系。

3、古书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让自己立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窥探生命本真。

4、实实在在触手可及健康观念。

5、文字是文明载体,点滴的知识导师帮我们串联,找到真正的自己,感到发自内心生命的力量。

6、学习先放下我见,回归本我,再抛开本我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