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下潘汉年

 昵称15596056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1925年江苏的一场追悼孙中山的筹备会。

19岁的潘汉年找到了18岁的交际股工作人员博古。

要参加追悼孙先生的筹备工作。

就是这次的见面改变了潘一生的走向。

有了这次和博古的联系,后面博古陪恽代英去无锡祭奠孙先生的时候。

博古就把潘汉年介绍给了恽代英。

恽代英看着两个江苏的精神小伙,一脸姨妈笑的看着这两个人说去上海吧,无锡三白比不上上海的草头圈子。

现在不怎么说恽代英了,主要是牺牲的太早,就提一句,牛皮哄哄的黄埔四期,政治部主任就是恽代

前辈的建议,两个小伙都听了进去。

博古考进了系主任是恽代英的上海大学,潘汉年考进了中华国语学校。

充分说明了上车早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仅仅过了半年,中华国语学校倒闭。

潘经人被介绍去了《小朋友》周刊当了校对员。

博古之后去了苏联中山大学留学。

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赢在起跑线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早上车差。

博古在苏联认识了苏联人王明。

潘汉年在上海看着自己犀利的文风,让郭沫若知道了上海文艺界有一个江苏来的棒小伙儿。

《小朋友》周刊,光看名字就知道不比《读者》、《意林》强多少。

潘在《小朋友》那待了半年后,在老乡的介绍下到了创造社旗下的《洪水》编辑部。

创造社是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一众大佬发起的。

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平台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就是有了这段在《洪水》的经历,27年的时候,大佬郭沫若才给潘写信,让他去南昌和他一块干事业。

你能理解皮带和一个卖房的小妹说,走哥带你飞,这个小妹是什么心情吗?

潘的感受和卖房小妹是一样的。

别说是南昌了,潘哥心里想,只要还在地球上,算爬也要爬到郭大佬那边。

潘是2月底到的南昌,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

上海纠察队也不遑多让。

潘跟着大部队一块来到的上海,潘是4月11日到的上海。

第二天发生的什么大家都知道。

当时武汉那边还没什么苗头,那就去武汉吧。

潘就和郭沫若4月底到了武汉,这次比到上海的时候好了那么一丢丢。

三个半月后,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清楚。

汪精卫不讲武德叛变革命后,郭沫若再次回到了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潘这次没和大佬一块,回到了上海。

冒个皮皮,现在流行骂郭大佬,说郭大佬那啥啥。

咱就说一个事儿,就是郭大佬是南昌起义失败后,马上要散伙的时候入的党。

南昌起义失败后,郭沫若从香港回到了上海。

到上海后,见到潘汉年,交代给潘一个任务。

领导说了,创造社和鲁迅吵的有点过火,小潘你处理一下。

潘找到鲁迅下了个矮桩,创建了左联。

左联成立之后,潘就成为了一名活跃在文艺界的战士。

果就这么着,工作之余和鲁迅逗逗闷子也挺好,毕竟他自己都说了自己当时是新流氓主义。

但是王明和博古一回国,一切都变了。

所以,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王明在他爹米夫的站台下,干上了江苏省委书记。

博古把潘推给了王明,当上了江苏宣传部长。

从记者到部长,潘只用了三个月。

现在都说潘是在顾顺章叛变后,开始搞情报工作的。

但是根据刘进中的回忆,早在1930年,他加入共产国际情报网时,我们这边的见证人就是潘汉年。

也就是说在潘干宣传部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介入情报工作了。

当时的他的老大正是王明。

这样的话是不是就稍微有点理解,为什么伍豪改组特科的时候,一个宣传部长能称为特科三巨头之一。

顾顺章叛变后,特科进行改组,会计负总责兼总务,康老师负责行动,潘汉年负责情报。

当时的老大是王明,王明上位后,留在江苏的位置是由会计接的。

会计之前是江苏的农委书记,潘是江苏的宣传部长,康生之前也是江苏省委的,并且王明润回苏联的时候,带的就是康生。

虽然之前特科是伍豪负责的,但是这次改组,你品,你细品。

是不是也理解了为什么运动后提出来重查潘的事情的是刚调任纪委书记的会计。

为啥没有人替饶主任说话,还是那句话,都是有因果的。

对了,就是这个时候,潘汉年介绍袁殊入了党。

记住这个人,这个人有用,有大用。

王明润到了苏联,国内的这一摊子留给了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那日子过的真的和王二小过年一样是一年不如一年。

王明是31年11月润的,博古在上海呆了一年多一点,

然后给王明写信,哥,上海房价太高,实在是混不下去了,我也去江西吧?

博古带着大部队去了苏区,潘小弟留在上海继续负责特科的工作。

没到半年,潘的堂哥被捕了,潘也就在上海混不下去了,也就到了润金。

到了瑞金,博古亲自接待,一句来了老弟,打开了话匣子。

博古扶了扶眼镜说,你现在的专业在瑞金也没啥用处。

干老本行吧,中宣部部长是自己人张闻天,要不你去三军团当政治委员吧?

怕不得行呦,没有在部队里搞过,再说彭。。。。。还是算了吧。

那行,让老杨去三军团,只是委屈你先干副部长吧。

就这么滴,潘虽然只是个副部长,但是也算半个脚进入了核心,他和张闻天住同一层,楼下就是博古和会计。

知道你们肯定会问,鲁师傅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因为鲁师傅就在现在,鲁师傅就是博古脸上的那个眼镜。

潘在苏区泛善可陈,没啥好说的,就是闽变、长征前参加了两次谈判。

遵义会议后,潘汉年和陈云去上海溜达了一圈,一看不得行,干脆去了苏联。

陈云去东方大学学习理论知识,潘在苏联进行了三个月的特训,为后续喋血上海滩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

西安事变后潘担任上海八办主任,没过多久上海沦陷就撤到了香港。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的袁殊吗?

袁殊是湖北人,他爹常年不着家,是个老革命党。

袁殊他妈带着他去上海找袁老爹的时候,一家三口变成了四口,袁老爹给他找了个小妈。

做为官二代的袁殊老娘那能受这气,就和带着袁殊一块回了娘家。

之后袁殊去日本留学,因为交不起学费,就去上海投奔了自己堂姐的女同学。

在堂姐女同学的帮助下,袁殊在上海搞了个报纸。

巧了,潘当时不就是搞文化宣传的吗?

经过潘三说两不说了,袁殊加入了左联,之后潘成了特科大佬,袁殊也就跟着潘一块加入了特科。

袁殊一加入特科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因为16岁的时候参加过北伐,先是通过黄埔的人脉加入了CC系的干社。

再利用记者的身份勾搭上了李士群和丁墨村,又利用会日语的优势链接上了岩井英一。

李士群和丁墨村是老汪的人,袁殊勾搭上的时候,他俩虽然背叛了共产党,但是还没到投靠日本人的地步。

当时两个人都在中统,至于岩井英一日本情报机关的。

向忠发、顾顺章叛变后,特科遭到严重的破坏,袁殊被别人给点了。

袁殊当时不忿,TM的节操呢?咋就把老子点了?那老子也点别人,然后就把自己的另外一个入党介绍人王莹给举报了。

后来岩井英一利用日本人的关系把袁殊捞了出来。

出来之后,袁殊重新找到组织,开玩笑,这组织还能接收你吗?

就当袁殊在琢磨究竟跟着国民党混还是跟着日本人混的时候,老潘回来主持上海的地下工作。

面对上海这一穷二白的局面,老潘开始给组织张嘴。

组织说滚,自己想办法,老潘回复,那我可就放开干了哈,就把袁殊给收了回来。

老潘找到了袁殊,你既然都拿四份工资了,也不在乎再多一份,给你指个道,找杜月笙去,再去军统那边搞个差事儿。

要说袁殊也是个人才,不光加入了军统,还干上了忠义救国军的总指挥,汪精卫的教育厅厅长,并且还是岩井公馆的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潘汉年就用袁殊一个人,在上海打开了局面,在袁殊的牵线搭桥下,潘和延井建立了联系,两人开始互换情报。

从后面的结果看,潘的职业操守还是有的。

理顺岩井的关系后,潘盯上了大名鼎鼎的76号,李士群在中统的时候不是和袁殊打过交到吗?

小袁要不去试试?

李士群呢叛来叛去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和袁殊一拍集合。

李士群的副手胡均鹤就成了袁殊和李士群之间的联系人。

潘汉年这才在上海打开了局面。

抗战后期,小日本也觉得自己的胃口有点大,这只雄鸡似乎要把他给撑死,所以开始和老蒋眉来眼去。

这边的汪精卫就不乐意了呀,咋滴,咱老汪美男子成了糟糠之妻了呀?说丢掉就丢掉?

这边小弟李士群看出来汪精卫多少有点吃味。

汪哥,共产党那边要不要接触一下?

老汪一琢磨,也不是不行,那就安排一下吧?

就是这么个事儿,潘汉年就和汪精卫见了这么一面。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老潘和汪精卫见面没给组织汇报。

建国后,处理饶主任这事儿的时候,胡均鹤被抓了。

老潘慌了,和老汪见面的事儿,胡均鹤TM的知道啊。

老潘心里面是越想越刺挠,实在憋的没办法,找了陈老总坦白。

陈老总觉得事情小不了,赶紧给主席汇报。

主席说,啥,还有这事儿?

潘就就成了那个集团的主犯,之后,潘在监狱里蹉跎了二十多年,直到去世。

至于潘有没有那些狗比吊糟是事情,李克农的报告是这么写的:

(一)中央一再发过打入敌伪组织,利用汉奸、叛徒、特务进行情报工作的指示
(二)潘当年利用袁殊、胡均鹤、李士群,利用日本户根木和小泉,都有正式报告。
(三)潘向中央提供了战略决策情报:
①关于德国进攻苏联的准确情报;
②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究竟是南进还是北进的情报;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情报。
(四)组织机密一直没有泄露,
(五)潘汉年所属的重要关系,当时还正起着绝密的现实作用,是毛主席、周总理所知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